-
罗仪馥:关税大棒袭来,新加坡、越南、印尼、泰国各有各的想法……
最后更新: 2025-04-08 11:19:18【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罗仪馥】
4月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具体方案,加征关税的范围与额度超出诸多贸易伙伴的预期。曾经在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中坐收渔利的东南亚各国此次也难以幸免,高居所谓“对等关税”对象国榜单。
东南亚国家的经贸与产业及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乘着上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东风迅速崛起,又在“对等关税”重锤之下面临跌落风险。这种大起大落的遭遇是对东南亚国家经济韧性与外交能力的全方位考验。
特朗普“重拳”击中东南亚
东南亚是特朗普施加“对等关税”的重点区域。在加征税率最高的10个对象国中,就有4个来自东南亚地区,依次是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和缅甸(45%)。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被征收税率也较高,分别为37%和32%,文莱(24%)、马来西亚(24%)和菲律宾(18%)处境相对较好,新加坡则是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幸存者,仅被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
根据特朗普计算税率的逻辑,即“对等关税”目标在于使贸易均衡或者说双方进出口额的对等,东南亚国家之所以成为此次加征关税的重灾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对美贸易不平衡程度更高。
以越南为例,自2018年越南对美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开始,每年贸易顺差额迅速扩大,2024年已达到1235亿美元。对美国而言,越南是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的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国,难免会成为特朗普的“眼中钉”。
工人在越南工厂的流水线上组装产品 资料图:越通社
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三国对美贸易规模虽远不及越南,但贸易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如2024年柬对美出口额为99亿美元,自美进口额不足3亿美元。泰国和印尼对美贸易顺差也分别达到550亿、101亿美元。
相比较之下,新加坡之所以免于被特朗普征收高额“对等关税”,直接原因在于其长期对美国保持贸易逆差格局,而究其根源,主要是新加坡本土制造规模有限,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分流效应并不明显。
除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外,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对美贸易顺差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全球产业链重塑的结果。
2018年特朗普掀起对华贸易战,迫使全球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地区。纺织服装、电子制造等代表性部门的跨国企业蜂拥至东南亚投资建厂,从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等)进口中间产品或零附件,在东南亚加工组装后出口至美国,成为过去数年间最典型的产业链分工模式。东南亚各国由此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的新中心和中美经贸往来的“桥梁”,不仅通过接收大量的制造业投资而实现产业崛起或升级,而且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举足轻重。
当然,东南亚之所以可以依托这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实现对美国出口的大幅度增长或者贸易的繁荣,从根本上看是源于美国作为全球消费中心与东南亚在加工制造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条件互补。
高关税或重创东南亚产业链
如果特朗普对东南亚国家高税率的“对等关税”如期落实,将引发东南亚产业链的大震荡。这里的“东南亚产业链”,既指涉东南亚国家基于各自产业发展进程共同形成的区域产业格局,又包含东南亚各国对全球产业链的参与。
参照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产业联系与贸易结构,高企的“对等关税”税率对东南亚产业链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打破长期以来东南亚国家高度依赖出口和外资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格局。
例如,越南通过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制造业迅速崛起,也为此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出口依存度和对美依赖度都很高。
2024年,越南出口额占GDP比重约为90%,前五大货物出口对象国依次为美国、中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对美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超29%,作为对比,越南对中国出口额占比约15%,仅为对美出口规模的一半。越南主要对美出口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零部件)、纺织品、家具、鞋类等,这些也是近年来越南的支柱性产业部门。
对美出口渠道畅通还成为跨国企业赴越投资、带动当地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前提。若美国对越南加征46%“对等关税”措施落地,不仅可能极大地削弱越南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导致越南对美出口出现“腰斩式”缩减,而且将降低跨国企业对越投资的积极性。
在特朗普公布关税新政之后,在越南拥有130家工厂、布局50%的鞋类产品产能的耐克股价一夜暴跌14%,随后又被迫宣布涨价策略等现象,都是越南相关产业链可能发生变动的前兆。这些变化将明显阻滞越南既有的产业发展进程,但也可能倒逼其发掘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迫使其加速推动国内生产要素的转型升级,并更加注重开辟国内市场。
耐克股价近期走势
第二,再度重塑东南亚各国深度嵌入的全球产业链。
新一轮的产业链重塑可能包含两个方向:一是维持东南亚国家在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者角色,将产业链下游的消费端由美国转移至欧洲和东亚地区;二是东南亚国家被剥离出既有的全球产业链,位置空缺由美国本土和墨西哥等替补。
对于前者,东南亚国家与欧盟签署的贸易协定如欧越自贸协定(EVFTA),以及东亚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东盟自贸区等区域自贸安排,为最终消费品从东南亚进入欧洲和东亚市场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
对于后者,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关键目标在于“制造业回流”,再加上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存在某种产业竞争关系的墨西哥获得了特朗普“对等关税”新政豁免,可能引发在东南亚跨国企业的撤资转移潮,削弱东南亚在全球产业链的参与。
总体而言,由于东南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相比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特朗普对东南亚施加“对等关税”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干扰可能更加直接和显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越南递出零关税“橄榄枝”,美国不屑一顾
2025-04-08 11: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马斯克劝说特朗普,“失败了”
2025-04-08 10:40 特朗普 -
中方出手后,“美国六代机还有戏吗?”
2025-04-08 10:17 -
苹果市值三天蒸发了一个阿根廷
2025-04-08 10:0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央视财经:时间在我们这边,在公正这边
2025-04-08 09: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欧盟反制“大棒”来了,“试图塑造强势形象”
2025-04-08 09: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方威胁再加50%关税,我商务部强势回应
2025-04-08 09:0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否认“暂缓”,美股“过山车”
2025-04-08 08:4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4-08 08:29 -
泽连斯基首次承认乌军在俄别尔哥罗德州作战
2025-04-08 08:11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放话:欧洲必须从美国购买能源
2025-04-08 07:1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对等关税“留后门”,这些都在豁免之列
2025-04-07 23: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德国副总理:这是软弱的表现,马斯克怂了
2025-04-07 23: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万斯用词“中国乡巴佬”令人震惊,网友:粗鲁且无知
2025-04-07 23:10 -
特朗普考虑暂缓90天征关税?白宫否认:假新闻
2025-04-07 23:0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经济衰退倒计时”
2025-04-07 23:0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2025-04-07 2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澳两党候选人均呼吁出售中企控制的达尔文港,中方回应
2025-04-07 22:27 -
欧盟计划对美征收两部分关税:本月15日和下月15日分别征收
2025-04-07 22: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57“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0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51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