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鸣: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如何解读中国经济新趋势?
春节过后,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日常。而作为观察全年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刚刚过去的2024年龙年春节再次延续消费热潮,旅游数据和电影票房均刷新记录,创史上新高。
除此之外,春节旅游呈现出文旅结合、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给地方政府的文旅经济带来哪些启示和经验?在一二线城市“消费降级”与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现象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针对这些问题,观察者专栏作者、政信金融从业者鹿鸣讲述了自己的观点。
·春运数据背后的新趋势
观察者网:2024年春节假期呈现前所有未的火爆局面。首先是春运人次预计超过90亿,其中自驾、租车出行大约占到80%,自驾出行人次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居民过节方式、出行方式和汽车消费市场哪些新的变化?
鹿鸣:疫情三年期间,出行受阻严重,春节回家、走亲访友的意愿都不强烈,大家基本都是选择在工作、生活的常驻地过年。
2019年疫情之前,更多人还是选择回家乡过年,过年期间短途走亲访友居多;部分高收入家庭也会有选择境外或境内出游,且这一人群在2020年以前逐渐增加。
图源:界面新闻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民俗的淡然,更多将春节看成是一年中少有的“普通长假”,节日的意味更淡了。
今年自驾和租车出行比例的激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自由流动”的向往,更是对疫情三年的弥补。
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更多考虑方便、实惠等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降价和普及,以及汽车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租车成本较以前明显下降;同时,异地换车、事故定损等服务也同步跟上,租车不再成为麻烦事。
其次,春节出游以家庭单位居多,考虑综合成本、方便性及私密性,租车和自驾是要优于高铁、飞机等传统出行方式的。
春节期间,自驾或租车出游减免掉的高速费是很大的吸引点。比如从西安开车到重庆游玩,单程七八百公里,过路费差不多有四百多元,和油费差不多,这样一下子省掉一半的费用。
汽车对于家庭而言,属于大件消费品,不太会因为几次远途出游计划便决定购买汽车,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充换电设施的普及、安全性的提高,尤其是价格的下降,会激发更大的购买需求。
目前,租车市场前景广阔,这也会间接增加汽车消费需求。目前国内几家大的租车公司运营数据都较之前有显著增长。携程、飞猪、神州、一嗨等公司,电车的占比不断提升,租车企业对电车的采购比例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本质上和自购考虑的因素一样,诸如安全、续航、价格等因素。
过年期间,各地堵车的新闻也频频上热搜,尤其是起假和收假的两个时点,出城和进城路段拥堵,热门城市、景点处拥堵。这种集中出行导致的拥堵,不可能一味通过多修路、拓宽原道路来缓解。最本质原因还是因为出行选择比较单一,叠加疫情后首个春节,造成了拥堵。
后续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油车和电车并存会增加城市交通拥挤,这点值得有关城市和道路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从电影旅游看中国经济的正向势头
观察者网:根据文旅部数据,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行4.74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亿元。除此之外,春节档票房再次刷新记录,总计超过80亿元票房,约1.63亿人次。票房和观影人数平稳恢复,且三四线城市票房份额再度上升到52.6%。电影和旅游数据创新高,是不是说明了一种正在延续的经济正向发展的势头?
鹿鸣:今年春节假期“人从众”,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我国的春节经济或旅游经济一向不差。回看2023年十一黄金周,出行和消费数据都不错。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不是常态化消费,居民需要更多假期来进行消费和放松。电影也是如此,上映时间很讲究,同一部电影在春节档和平日档上映,吸睛效果就有差别,票房反映更是如此,当然这其中也有宣传和影片类别的因素,但本质上还是选择好的消费档口,以抓取流量。
电影和旅游数据创新高,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在恢复,但仍需要观察这一趋势能否持续下去。除了上述的“补偿性消费”或“报复性消费”的特征外,旅游和电影消费的人均价格在下降,电影票价是发行商根据市场需求及竞争环境测算确定的,票价下降剔除掉促销作用,反映的就是真实的消费水平,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下降。即使片方为了促销而降价,那也反映了当下消费的疲软。
观察者网:旅游消费火爆还体现在“尔滨热”,哈尔滨在春节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在最新公布的31个省份GDP目标中,13省的目标均高于去年,其中黑龙江省的目标从去年的2.6%到预计今年5.5%左右,这背后有文旅经济带给当地政府的信心。从淄博到哈尔滨,其他地方政府如何挖掘文旅潜力,将特色旅游发展成可持续性项目,提升中国经济温度?
鹿鸣:淄博和哈尔滨是两个不同的案例代表。淄博属于“无中生有”,创造热点。淄博很合时宜地抓住了这波热度,各部门通力合作为文旅添彩。但这种可持续性有待观察,淄博想借助旅游热度增加城市知名度,从而助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前者实现了,但后者没实现。原因很简单,区位优势不显著、配套政策没有跟进。
哈尔滨属于“再造辉煌”,维持流量,再创新高。凭借冰雪资源禀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旅游项目每年都能吸引很多游客。为什么今年特火?想必是哈尔滨学到了淄博善用流量的精髓,以及各地文旅部门制作视频“花式宣传”的招式。
哈尔滨春节期间实现旅游总收入164亿元。图源:澎湃新闻
最根本的还是哈尔滨旅游资源丰富,搓澡、热炕、雪村、大花棉袄、二人转等等,每一个对于游客而言都是新鲜的,都是消费点。
前些年,地产如日中天时候,各地都在搞“欢乐世界”,规模大小,不一而足。项目品质参差不齐,有些存在设施安全隐患,部分项目较为偏远,周边配套不齐,无法形成消费集群,况且消费人群不清晰,导致运营不善。至今,荒废的游乐设施遍布各地。
再比如各地的古镇、古街,缺乏特色,招商项目基本没有差异化。到处都有臭豆腐、到处都是火锅,更多沦为普通的商业街。
挖掘文旅潜力,首先得了解当地特色,明确文旅的本土化、特色化定位,进行差异化运营,才能吸引到流量人群。其次是想办法维持住流量,这就需要持续投入创新、精力、时间,而不只是资金。研究当地的历史沿革、名人事迹、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用创意延续本土文化,既是传承与保护,又是弘扬和发展。
在这些案例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浙江丽水的古民居保护结合旅游发展,既有民族文化和生活特色,又能源源不断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驻足。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文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要想通过文旅来持续拉动经济增长,难度比较大,除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时常创新。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可借鉴性不大。
文旅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引子,可以实现地区差异化定位,之后的发展还要靠其他产业带动,之间的关联值得探索,探索得好,就能让文旅发挥出更大的附加值。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被问询4天后,这家公司“闪退”IPO
2024-03-04 18:01 观网财经-金融 -
关于芯片、AI大模型、高清显示等,两会代表委员提了哪些建议?
2024-03-04 17:04 观网财经-科创 -
微信也能加入钉钉会议了?腾讯阿里再“拆墙”
2024-03-04 16: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上海电影发布iNEW战略,AI时代影视行业新一轮巨变开始了
2024-03-01 18:39 -
AI PC将催生“超级换机周期”?
2024-03-01 17:18 观网财经-科创 -
传言“蚂蚁集团收购方正证券” 求证:不实消息
2024-03-01 16:44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3日破万亿
2024-03-01 16:36 观网财经-金融 -
央行: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将提高到5000美元
2024-03-01 15:39 人民币国际化 -
俞永福即将卸任,80后年轻化团队将接棒饿了么
2024-03-01 15: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1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5.64亿元,同比增长73.3%
2024-03-01 15:20 -
三大股指小幅上涨,沪指近一个月反弹15%
2024-03-01 12:34 观网财经-金融 -
2月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024-03-01 09:59 -
“靠大搞基建带动,印度上季度GDP同比增长8.4%”
2024-03-01 09:32 印度惊奇 -
今起2023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需要注意什么?
2024-03-01 08:52 -
阿里云在打一场关于社会效率的价格战
2024-02-29 22:28 -
沪指重返3000点,个股涨回来了吗?
2024-02-29 22:22 观网财经-金融 -
8连板后再度澄清暂未涉及Sora,这两家公司大跌
2024-02-29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价,引发云计算价格战?
2024-02-29 17:50 观网财经-金融 -
年GMV首次突破2000亿元,唯品会涨超12%
2024-02-29 14: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I芯片第一股”去年亏损8.4亿,上市4年亏超33亿
2024-02-29 12:41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