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超: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最后更新: 2021-03-09 10:29:46下面介绍主流的几种:
一、火电厂胺吸收
采用化学吸收法(比如乙醇胺)对煤化工行业、火电行业、天然气厂以及甲醇、水泥、化肥等工厂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
二、深海存储
前面提到,既然海洋是一个很大的“碳汇”,为什么不把二氧化碳注入深海里呢?确实,在海底的高压下,二氧化碳将变成液体,与水形成固态笼形水合物。
问题是,这种做法有潜在的风险,如果发生泄漏会导致海水酸化,进而引起不可预测的生态灾难,所以有一些国家已经达成共识,不允许对二氧化碳进行深海存储。
另外,还有研究人员指出,在海底深埋二氧化碳,可能会将海底可燃冰里的甲烷“挤压”出来。兴义利必生一弊,要知道,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可厉害多了。
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海洋里不断交换
三、灌注油田
将二氧化碳直接注入油田,将原油“挤出”。这项技术已经有40多年历史,最早是为了提高采集效率。但二氧化碳会溶解于原油,在燃烧后还是会释放出来,无法达到“碳中和”的目的。
四、地下封存
往油田里注入二氧化碳给了科学家一些启发,我们可以将二氧化碳注入到一些密封的地质结构里,将它们封存起来。
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卤水层中
五、生物降解
将二氧化碳用微生物降解。这项工作可以和上一种方法配套进行,先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同时注入可降解二氧化碳的微生物。
细菌:二氧化碳?美味啊~~~
六、矿物吸收
碳酸盐的能态低于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在地质圈里,二氧化碳最终会转化成碳酸盐,人类只要加速这个进程,即可大大降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
从热力学上,橄榄石(硅酸镁、硅酸亚铁)、蛇纹石(水合硅酸镁)等矿物都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如下:
2009年,美国科学家指出,这种方法可以至少储存现在美国500年的碳排放。
个人认为,对于各种人工碳汇,一些成熟的技术,我们当然要大胆应用。但对于一些不成熟的技术,我们仍然要持观望的态度,经过足够多的实验,观察后续效果。
尤其应该注意,不能光把眼光局限于一个点,而是要整个产业链来看问题。比如用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确实,火电厂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了,但生产乙醇胺的碳排放有多少,开展这些技术的配套设施如何,储存吸收物的方法等等,都必须被考虑进去。
从目前来看,人工碳汇远远不能与自然碳汇相比,老老实实地种树,在当下仍然是主流。
说完“碳汇”,再来看看“碳排放”。
标签 碳中和- 原标题: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港澳与内地文史基础教育交流
2021-03-09 09:49 2021两会 -
韩正:解决香港住房问题难度大,但总要有开始的时候
2021-03-09 09:43 香港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11日下午出席记者会
2021-03-09 09:37 2021两会 -
代表建议: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及网络、软件
2021-03-09 08:37 2021两会 -
31省份新增确诊8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3-09 08: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疆部分企业和民众将起诉德国人郑国恩
2021-03-09 08:36 -
热解读|三次“下团组”,总书记都强调了这个主题
2021-03-09 08:32 2021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
2021-03-09 08:06 养老与社保 -
代表给总书记看“猫”:雪豹荒漠猫归来,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向好
2021-03-09 07:42 2021两会 -
什么时候能摘口罩?张伯礼这么说
2021-03-09 07: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籍委员:出台《国家统一法》十分必要
2021-03-09 07:26 两岸关系 -
陆东福代表: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今年开进西藏 实现31省全覆盖
2021-03-09 07:12 高铁世纪 -
今日看点:人代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2021-03-09 07:08 2021两会 -
“解放军战机7分钟到台北上空”,台媒又紧张了
2021-03-08 23:15 台湾 -
习近平“下团组” 这些话震撼人心
2021-03-08 22:26 2021两会 -
机长与乘务长飞行中互殴?民航局通报
2021-03-08 22:09 航空安全 -
今年两会,习近平点到了这些问题
2021-03-08 21:56 2021两会 -
习近平: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
2021-03-08 21:48 2021两会 -
和总书记面对面|青海团代表这样说
2021-03-08 21:44 2021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1-03-08 21:37 2021两会
相关推荐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62“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8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