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超: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最后更新: 2021-03-09 10:29:46导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这些都体现了如今我国对于降低碳排放的重视。那么,“碳中和”是什么意思?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哪些措施可以做?
【文/鲁超】
早在2019年底,我国就表示: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2020年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这次,我们更是提出了“碳中和”的惊人承诺,我们会如何实现这个“小目标”呢?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长文预警)
简单地说:碳中和=碳排放-碳汇。我们搞经济,要“开源节流”;而碳中和,讲究的是“减排增汇”!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个“碳汇”(Carbon Sink)的概念,意为: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储存含碳化合物,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碳汇”三部分:海洋(Ocean)、植被(Forest)、人工技术(Artificial technique)
自从全球变暖变成共识之后,各界对于“碳汇”这个概念认识越来越深入,自然界里两个最重要的碳汇是植被和海洋。每年人类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碳中,有一半左右被自然界的“碳汇”吸收,在自然碳汇上做文章,显然是很聪明的想法。
2018年4月16日,像是“串通”好了一样,我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7篇论文,从各方面介绍了中国的生态系统,但关键词都围绕着“碳汇”、“碳库”(Carbon pool)。
这似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绝对是有备而来!”
还记得2019年2月份NASA的报道吗:来自NASA卫星的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正在引领陆地绿化的增长,影响主要来自中国雄心勃勃的植树计划和两国的集约化农业。
好吧,都被卫星看到了,咱实在瞒不下去了!2020年10月份,《Nature》上发表刘毅团队的文章《根据大气二氧化碳数据估算的中国大型陆地碳汇》(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论文链接如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49-9
根据他们于2009-2016年之间在6个观测点的数据,表明:
1,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人为碳排放的45%。
2,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以及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省)的碳汇之前被严重低估了。
3,我国的人工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过去的10-15年里,每个省份(自治区)每年增加4-44万公顷森林面积。这还促进了木材出口和国内纸张的生产。
比较一下2000年和2017年,世界上哪些地方变得更绿?
回想一下,世界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有鲜明的对比?
2019,巴西亚马逊森林大火,“地球之肺”危在旦夕!
2019-2020,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导致30亿动物死亡。
2020,美国加州山火,面积超过12500平方公里,打破了历史纪录。
其实,山火全球到处都是,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在“碳中和”问题上,森林是宝贵的“碳汇”。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碳汇”,我们的消防战士曾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向林业工作者和救火队员们致敬!
2019年3·30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救火队员牺牲
除了自然碳汇以外,在“人工碳汇”上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比较深入,不外乎下列关键词:
标签 碳中和- 原标题: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港澳与内地文史基础教育交流
2021-03-09 09:49 2021两会 -
韩正:解决香港住房问题难度大,但总要有开始的时候
2021-03-09 09:43 香港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11日下午出席记者会
2021-03-09 09:37 2021两会 -
代表建议: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及网络、软件
2021-03-09 08:37 2021两会 -
31省份新增确诊8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3-09 08: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疆部分企业和民众将起诉德国人郑国恩
2021-03-09 08:36 -
热解读|三次“下团组”,总书记都强调了这个主题
2021-03-09 08:32 2021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
2021-03-09 08:06 养老与社保 -
代表给总书记看“猫”:雪豹荒漠猫归来,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向好
2021-03-09 07:42 2021两会 -
什么时候能摘口罩?张伯礼这么说
2021-03-09 07: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籍委员:出台《国家统一法》十分必要
2021-03-09 07:26 两岸关系 -
陆东福代表: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今年开进西藏 实现31省全覆盖
2021-03-09 07:12 高铁世纪 -
今日看点:人代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2021-03-09 07:08 2021两会 -
“解放军战机7分钟到台北上空”,台媒又紧张了
2021-03-08 23:15 台湾 -
习近平“下团组” 这些话震撼人心
2021-03-08 22:26 2021两会 -
机长与乘务长飞行中互殴?民航局通报
2021-03-08 22:09 航空安全 -
今年两会,习近平点到了这些问题
2021-03-08 21:56 2021两会 -
习近平: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
2021-03-08 21:48 2021两会 -
和总书记面对面|青海团代表这样说
2021-03-08 21:44 2021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1-03-08 21:37 2021两会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