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科多:明星补课教师 他们正是香港英式教育的最佳产品
关键字: 香港补课教师补习教师补习明星高薪补课教师英式教育8500万港元1935年,冯友兰到牛津、剑桥,发现英国大学“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训练学生怎样生活,生活包括玩耍,明显一点说,就是教学生怎样享福。这是封建贵族传下来的风气。”(《三松堂自序》)80年后,BBC记录了到英国支教的中国中学教师的课堂遭遇,似乎印证了冯友兰对英式教育“享福”的观察。而最近,香港知名补习社开出8500万港元的年薪招募补课教师,又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观察:所谓的英式教育没在香港生根,开花结果的反而是应试教育。
香港实行小学六年、中学五年、预科一或两年、大学三年的英式教育制度。香港的大学基本采用英式教学体系,全英文教学。学生的会考成绩,可用以进入与英国教育体系互认的所有国家的大学。英国人留下了制度,却改变不了亚洲人的文化。
英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有很大不同,英式教育到底是冯友兰说的那样“教享福”,还是如中国教师所说本质上也是“考试工厂”,姑且不论,根据香港人自己的经验总结,英式教育注重训练冯友兰所说的“怎样生活”,或者“怎样生存”。一位香港市民最近在大公网刊文题目就是《英式教育》,文中说,美式教育注重启发,英式教育以严格为特点,较善于培养医生、律师等专才,这些专才谋生没问题,但挣的是辛苦钱,没一个像库克、扎克伯格那样善于创新,甚至连中国的马云、马化腾也比不上。“你举个英国IT名人的例子来听听!”
但如今的香港学生,所忙于的不是享福,而是补课。
在香港高速公路旁耸立的广告牌和商场的外墙上,明星家教的广告比比皆是。当地的名师们几乎都是年轻人,魅力四射,而且身着流行明星们穿着的设计师品牌时装。很多补习天王都拥有其自己的音乐录影带,甚至文件袋和便利贴这类衍生产品。这次获高薪挖角的林溢欣,是星级中文科导师。与内地的补课教师不同,他要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吸引粉丝,要同乐队合作,翻唱K歌拍MV。
香港补习教师广告:一张身着红色鸡尾酒裙的露腿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2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85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89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