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上观网|关于香港的繁简字之争,这几位读者有话说
关键字: 香港香港简体字繁转简繁简之争有读者分析,香港的“反简体字”,归根到底是部分港人的“反中华”意识形态作祟,也是守旧的心理和想要展示优越感的欲望所交织的复杂心态。
lamy1987解读香港有那么一部分人是认同“中华民国”为正统,极端反共,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执政地位,事实上香港政局或多或少和台湾有密切的联系,港台拥有共同的文化、文字、价值观,同出一脉,而且香港人的中国观受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影响深远,世界观受英美等英语系国家影响,这两者结合就是本土派所谓的“真香港人”,亲反对派阵营人士的基本特点,极端反共、反赤化(反对与大陆相关的一些制度、甚至日常用语),能学贯中西,通晓西方,优越感十足,自诩高质素华人
南木山解读简繁互换是word的一个功能,老师应该考的是学生会不会用这个功能。这家长已经完全政治脑子了。
后生解读我不反对那些反对简体字的人,三体中曾经预言未来的语言是汉语和英语相互混杂的语言,假如是未来我的母语真的要和英语混在一起,我也会毫不犹豫举起反对英语的大旗,毕竟我很珍惜自己从小学到文字和语言,那是我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但我不会因此攻击英语,毕竟那也是别人的宝贵财富,我更不会因为英语而去攻击那些使用它的人。实际上,我反对的是那些将繁简之争政治化的人,那些人才是真的可恶,假借文字之争肆无忌惮的伤害内地与香港人民的情感,他们才是真正的害虫。
上善若水解读很多人一直在争这个问题,但是都争的不太明白。
简体和繁体都是中国文字,为何有人会拿这个做文章呢?最根源是来自于日本人的中国非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培养框架,以字体来作为符号化的象征进行“同心圆”式的自我认知塑造。
大家经常听到简体被称作是残体字,共产文字,繁体是正统。这么引导有何好处呢?
于港台而言,将简体作为残体字来宣传,可以在无形中起到切割的作用,“残体字”代表的是中国,繁体代表的是港台的在地化文字,与中国是不同的。
于大陆而言,港台以正统来进行切割,不会引起大陆人的警觉,会认为那还是站在大中华的的角度,会认为那只是单纯的文化误解。
一方面有人以繁体是正统来攻击简体,一方面又宣传繁体是“清体”字,当很多大陆人不知道怎么去发言时,就会在其引导下来攻击清朝,以此来为简体发声。
日本人的这些引导非常高明,可以说是一箭多雕,一雕为培养港台人士在地化的意识形态,培养繁体是不同于当今中国的“我们”的文字的认知,一雕是利用大陆人来攻击繁体,将繁体与其一直宣传的
“元清非中国”的大框架挂钩来进行误导,伪装成“皇汉”来挑拨。
还有网友指出,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有问题的只是部分香港人。
汉字简化自古有之,繁简体各有其优劣,而简体字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这是民众的共识。关于这个话题,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肖晟仕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