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巡航飞行员刘锐:首次远赴西太平洋遭外军挑衅
关键字: 南海巡航飞行员挑衅特级飞行员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月13日报道,2016年7月15日,中国空军公开发布了一张颇具爆炸力的照片一架涂装中国空军标志的轰-6K飞机,正在飞越黄岩岛上空,照片一经公开发布,立即抢占各大媒体头条,被众多网友转发点赞,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名叫刘锐,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特级飞行员。
刘锐:看到了泻湖一样的环形岛礁,我们的黄岩岛,非常兴奋,我当时突然有一个想法,既然我们来了,我为什么不能用我的相机,让我们的轰-6K,让我们的黄岩岛,在一个画面出现。
照片记录了刘锐他们南海战巡的瞬间,这一瞬间标志着中国军队有能力对南海实现有效管控,标志着中国空军,为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迈出实质性步伐,从2012年开始,我国空军对南海的战巡已成常态。
记者:什么叫战巡?
刘锐:战巡就是南海,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一片海区,我们军队去巡航。
记者:这是一种宣示。
刘锐:彰显我们的军事实力存在。
记者:这是我们的地方。
刘锐:向周围国家,向全世界宣示,我们中国军队的军事实力存在,这是我们的领海。
记者:以前有飞机、战机抵达过吗?
刘锐:以前没有,没有抵达过这么远。
记者:你第一次抵达的时候,当你完成这么一个国家使命,军事任务的时候,你心里什么感觉?
刘锐:那种感觉真的很荣耀、很自豪,这么一件事情,以前新闻里头也经常说。这是我们世世代代,我们中国人栖息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领海、领地,经常听,经常说。但是真正当你去履行,这么一个使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中华民族,这么一个使命性的东西,能够交到你的个人身上,那时候你的内心当中的,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你会觉得,我原来在做一件这么神圣的事情。
刘锐驾驶的轰-6K,有着“战神”之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中远程轰炸机,信息化程度高,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打击能力,是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的标志性装备之一。
记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刘锐:你会很强烈的归属感,一看到它,这就是我们国家的,这是我的家,我来干什么我就是来捍卫它的,我就是来守卫它的,心里就是这种感觉。你不是作为一个观光者,如果说从这种欣赏的角度上来说美极了,但是当你带着我这个身份,到这个地方来的时候,在这个美极了,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我在这里干什么,我要去干什么,我在这里就是捍卫,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的领海,我要去捍卫它,我现在在这里,就是我的实力在这里,你们谁也不要觊觎它的存在。
记者:刘锐这个飞机,你最长飞了多久?
刘锐:最长飞了将近10个小时。
记者:那这10个小时,你就要在飞机上吃、喝。
刘锐:对。
记者:如果你要是吃东西的时候,谁在开飞机,副驾?
刘锐:我们俩就会沟通一下。
记者:交替。
刘锐:交替,你接操纵,我来吃,我接操纵, 你来吃。
作为目前轰-6战略轰炸机的最新改型,轰-6K的看家本领是长途奔袭和远程精确打击,最大航程数千公里,飞行速度快,飞行时间长,这意味着“战神”的驾驭者们,要具备超强的耐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记者:这10个小时作为空军的飞行员,会像坐客机那么舒服吗?
刘锐:这个跟民航客机那种沙发式的座椅,肯定是差了很多,因为它本身是从作战的角度,来设计和考虑的,再一个本身弹射座椅,我们坐在这上面,安全带我们的保险带,必须要按规矩,按要求,要系紧,系好。
记者:你从坐在这儿就不能离开了,从上机到下机?
刘锐:不但不能离开座椅,而且是必须要保证一个正确的坐姿才可以,你才能够保证你在特殊情况下,你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离机。
记者:你想想坐客机,坐十几个小时坐在那不动,都受不了,更何况你们这是全神贯注。
刘锐:全神贯注,可能好一点,全神贯注感觉时间过得快一点。感觉时间过得快一点,可能要好受一点。
刘锐,今年38岁,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在一个军用机场旁长大,飞行梦就此萌芽。高中毕业他考入长春飞行学院,那时他的理想是驾驶着歼击机自由翱翔在蓝天之上。
记者:你为什么就认准了想飞歼击机?
刘锐:我觉得这个飞机,在空中自由度更大一些,在上面我可以随心所欲,我可以飞我想飞的任何一些动作。
记者:当时在你去考飞行学院的时候,那个轰炸机跟歼击机相比,它不如歼击机这种灵活。
刘锐:机身本身也很庞大,它也不可能像歼击机这么轻身如燕,在空中可以自由翱翔,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想飞多帅的动作飞多帅的动作。可能都飞不出来,当时也就这么简单的认识。
记者:你是从耍帅、耍酷的角度去想的。
刘锐:对,就是想耍帅、耍酷,那时候年轻也是这么一个心态。
然而,出于对飞行安全的考虑,刘锐的父亲坚决反对儿子开飞机,临近分配专业的时候,他强烈要求把儿子能分配到后勤保障部门。为此,刘锐和父亲僵持不下,最终在母亲的劝说下,父子各退一步,达成了飞轰炸机的共识。在哈尔滨飞行学院再进行几年专业学习之后,刘锐被分配了基层作战部队。当时,轰-6K尚未装备部队,刘锐飞的是轰-6老型战机。
刘锐:这种差距非常大,在飞行学院里头,我那时候的目标没有想别的,就是飞出来。当我飞出来以后,下到部队一看轰-6飞机,对它的这种理论学习,包括上飞机实际操纵以后,心里头的落差感非常大。
- 原标题:南海巡航飞行员刘锐:首次远赴西太平洋遭外军挑衅
- 责任编辑:何书睿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69“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45“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1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70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64最新闻 Hot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
议会选举落幕总理小胜,极右翼抬头:葡萄牙两党制结束了
-
拜登还能活多久?美专家预测
-
“飞车党”紧追小女孩将其吓哭?当地警方通报:两名初中生认错道歉
-
数学家赢下罗马尼亚大选,曾两次获得国际奥数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