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叙利亚变局或为国际恐怖组织创造一个危险的先例
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最新停火协议后,1月16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也喊话以色列,要求其撤出其占领的戈兰高地军事缓冲区。
自2024年底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以来,叙利亚过渡政府领导人沙拉(原名朱拉尼)持续努力抹去其过去与极端组织的关联,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温和”一面,并力图表明其所领导的政府,已转型为一个包容且现代化的温和政权,代表全体叙利亚人的利益。
然而,叙利亚过渡政府任命“东伊运”叙利亚分支骨干为政府高级军事领导人,无疑再次向我们发出警示,提醒我们关注沙姆解放阵线的极端主义历史。关于叙利亚过渡政府核心成员是否能够真正与其过去的极端历史切割,以及“东伊运”分子担任叙利亚高级军事领导人是否会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等问题,观察者网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反恐专家李伟,请他为我们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本轮叙利亚政权完成更迭后,我们注意到叙利亚过渡政府发布了其新的军事领导阶层任命,从您专业的角度看,本轮叙利亚过渡政府的任命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李伟:随着巴沙尔政府被推翻,叙利亚过渡政府的各主要派别均有代表加入其军事领导层。这一方面表明叙利亚过渡政府希望消弭不同派别之间的政治分歧,减少短期内耗;另一方面也是叙利亚过渡政府将各武装派别统一在一面军队旗帜下的第一步。
在沙拉看来,推翻阿萨德政府后,各派别已无必要继续维持各自的武装力量。因此,除任命军事领导人外,他还宣布解散包括沙姆解放组织、叙利亚国民军在内的一系列前反政府武装力量,并将各支武装力量统一纳入过渡政府的领导之下。
此外,沙拉还根据原有武装的规模及力量强弱,将一号、二号、三号军事实权职位分配给先前各武装派系的代表,旨在实现对不同武装力量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
观察者网:“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在谈及叙未来政治进程时说,制定新宪法可能需要3年,举行选举则可能需要4年,不接受联邦制。他还表示,将在全国对话会议上宣布解散“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为什么需要这么久?对于叙利亚来说成立新政府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困难?
李伟:新政府面临的困难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内部方面,各武装派别在过渡政府成立后尚未实现领土名义上的统一,且武装力量的职务分配尚未完成。叙利亚过渡政府已宣布将进行覆盖全境的直选,为实现这一承诺,沙拉需要时间来稳定国内局势。
在外部方面,过渡政府同时面临多方地缘政治挑战。以色列占领了部分叙利亚领土,而美国支持的库尔德聚居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政府如何处理这两部分领土问题,仍需时间进行内部讨论。此外,叙利亚过渡政府还需处理与伊朗、俄罗斯、美国、欧洲、海合会等的关系,其中与土耳其的关系是当前叙利亚最为核心的问题。
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高度介入。一方面,土耳其希望叙利亚政府在政治上亲近土耳其;另一方面,土耳其期望叙利亚政府能够遏制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甚至怂恿新叙利亚政府以统一为由,直接打击库尔德人的叙利亚民主军。因此,库尔德问题成为叙利亚过渡政府在推进全国宪法制定和全国直选过程中的一大阻碍。
叙利亚局势图(2025年1月13日) liveuamap
考虑到叙利亚政府所面临的上述内外矛盾和挑战,以及沙拉需要时间树立个人威信并提升其嫡系组织在议会选举中的胜算,制定新宪法需要三年时间,举行选举则需四年,这一时间安排并不算过长。如果过渡政府能够在此期间内真正实现叙利亚的稳定与发展,那么这一进程对于叙利亚而言,依然可以被视为一个积极的进展。
观察者网:此前有评论说,叙利亚过渡政府近期一直希望通过建立面向西方的较好媒体形象以降低朱拉尼其统治的国际阻力,并且尽可能减少国际制裁。您能否介绍一下沙姆解放阵线在伊德利卜的统治模式?这与其试图打造的温和形象差距有多大?
李伟:沙姆解放组织在伊德利卜的实际统治状况,与其所塑造的媒体形象之间显然存在巨大差异。该组织长期掌控伊德利卜,并在当地执政过程中,严格按照沙里亚法(即伊斯兰教法)制定和实施相关政治规章。因此,沙姆解放组织的统治常常引发伊德利卜居民的抗议和示威游行。
在伊德利卜统治期间,沙姆解放阵线采用沙里亚法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这一行动旨在保持其原教旨主义的基因;另一方面,该组织致力于在伊德利卜省持续清除其他圣战组织。尽管在统治伊德利卜过程中严格执行伊斯兰教法,沙姆解放阵线仍试图展示其温和的一面,甚至相关展示给人以一种伊德利卜可能会往世俗化方向发展的媒体印象,其目的是避免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将其与恐怖组织等同起来。
现如今,随着沙姆解放组织成功主导叙利亚过渡政府,并掌控长期以来由高度世俗化的阿拉伯复兴党执政的叙利亚,无论是出于全国团结、经济发展还是解除制裁的目的,沙拉都需要在媒体面前树立一个偏向世俗化的形象。因此,沙拉现以身着西装革履、推动宪法改革和选举、开放言论自由的形象示人。然而,这种媒体形象依然无法掩盖沙姆解放阵线本身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意识形态背景的组织的本质。
在中东这一宗教氛围极为浓厚的地区,未来叙利亚过渡政府究竟是仅在媒体上保持温和世俗化的形象,还是将进行由内而外的深刻温和化改革,仍需时间观察。然而,鉴于其为与海湾国家及西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的需求,试图塑造包容性、温和政府形象的方向预计不会改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丁薛祥将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并访问瑞士、荷兰
2025-01-17 15:35 -
特朗普请了中方没请他,“谁还会在南海站马科斯一边?”
2025-01-17 15: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2030年中国这一领域将超过欧美”
2025-01-17 14:55 能源战略 -
“相比去年同期,学中文的美国用户激增216%”
2025-01-17 14:39 -
“布林肯你是罪犯!你为什么不在海牙?”
2025-01-17 14:18 巴以恩仇录 -
“如果中国真向俄提供军事补给,战场局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2025-01-17 14:11 乌克兰之殇 -
“中国首超美国,走势截然相反”
2025-01-17 13:23 观察者头条 -
公安部硬核发声:对跨境电诈犯罪“紧盯不放、穷追不舍”
2025-01-17 11:54 -
“星舰”第七次试飞:助推器成功回收,飞船空中解体
2025-01-17 11:34 航空航天 -
针对中俄,拜登作出“最后一击”
2025-01-17 11:00 中美关系 -
美发布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报告,商务部:强烈不满
2025-01-17 10:59 中美关系 -
普京签署命令,征召集训
2025-01-17 10:58 俄罗斯之声 -
“光会灭风会停,不烧化石燃料,美必输中必赢”
2025-01-17 10:33 中美关系 -
“英法密谈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2025-01-17 10:32 乌克兰之殇 -
土耳其多次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商务部介绍最新起诉情况
2025-01-17 09:45 -
特朗普准国安顾问:TikTok能活,有个条件...
2025-01-17 09:34 -
以色列推迟投票,拜登“震惊”
2025-01-17 09:18 巴以恩仇录 -
“中国不公平贸易”?他扬言关税、制裁、审查一起上
2025-01-17 08:37 中美关系 -
美国有人急了:威胁更大,也得禁
2025-01-17 08:23 -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韩正,将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2025-01-17 08:17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62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2“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8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