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莫迪政府为何造谣“尼赫鲁放弃印度入常机会,首先支持中国入常”?
最后更新: 2024-05-28 15:25:47观察者网:“莫迪的保证”主要涉及穷人、青年、农民、妇女等几大群体,包括承诺实施妇女保障名额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电力等等。结合过去两届的表现,您认为“莫迪的承诺”是一个实在的承诺,还是只是在“画大饼”?
刘宗义:不完全属于“画大饼”,他们在过去两年确实有在推动这些事情,让底层民众得到一些好处。当然,他们也是在为大选做准备。尤其是针对穆斯林女性推出的一些措施,带有分化穆斯林的意图。
观察者网:莫迪让印度底层民众得到好处,有意思的是,包括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内的经济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却显示,在莫迪执政的10年里,印度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最富有的1%人口(约920万人)现在拥有全国40%以上的财富。这是自上世纪20年代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比例。他们写道:“以印度现代资产阶级为首的‘亿万富翁种姓’现在比以殖民主义势力为首的‘英国种姓’更不平等。”——有媒体直接将这话简述为“今天的印度比英国统治下更加不平等”。您如何看待这一现实?有哪些因素推动了这一局面的形成?
刘宗义: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莫迪政府及其西方支持者一直吹捧莫迪执政十年期间印度经济取得的显著成长。确实印度经济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长,然而,我实际算了一下,发现莫迪执政期间的GDP增长率其实并未超过前任辛格政府时期。莫迪政府通过修改GDP统计口径,虽然使得每年GDP增长的绝对值增大,但增长率并未达到辛格政府时期的水平,至少低了一个百分点以上。
其次,莫迪政权实质是婆罗门和巴尼亚的联盟,其政策主要代表这两个阶层的利益。莫迪上台后,扶植了多个垄断寡头,特别是在其第二个任期内,所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被垄断寡头所承包。当然这些寡头以前也是他的金主,例如阿达尼的资产,在莫迪任古吉拉特首席部长期间是100多亿美元,现在如吹气球一般膨胀到1000多亿美元。
因此,印度过去多年的经济增长呈现K型模式,尽管整体经济有所增长,但垄断寡头成为了主要受益者,普通民众并未从中获得太多实惠,甚至有些人比以前更加贫困了。
印度新德里的一处市场(资料图/新华社)
观察者网:现实来看,似乎这些问题并不会对他的选情带来多大负面影响。比如有一些青年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回答为什么投票给莫迪时表示,“虽然工作不好找,但国家发展得很好。”
刘宗义:老百姓对于就业率、贫富差距以及通胀等问题非常敏感。而在选民群体中,青年是一个特别大的部分,且随着人口增长率上升,每隔五年就能新增几千万有投票权的青年。这些年轻人大多刚获得投票权,大部分仍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没有经历过他们父母所体会过的生活的苦难。因此,他们听到莫迪的许诺,觉得国家有前途,认为自己将来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现实来看,不可否认的是,印度这几年在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等基建上的确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像智能手机制造这样的产业也迅速崛起,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出口国,仅次于中国。
正如印度的创世论“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创造的”这一说法所体现的那般,印度人特别相信语言和叙事的力量。莫迪特别能吹,特别能蛊惑民心。莫迪给年轻人“画大饼”,承诺将来会继续为他们创造优质的工作机会,这使他们很容易被这些光明的承诺所迷惑。我们最近与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梅农会面时,他也提到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观察者网:莫迪一路高歌猛进,相应地,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及其所在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还能如何突围?
刘宗义:拉胡尔·甘地的策略主要是从莫迪政府执政期间的弱点着手。他观察到普通老百姓在就业、生活困难和通胀上升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提出了“均贫富”的倡议。
拉胡尔·甘地的关键问题在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力量不足。印人党拥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这使得印度社会在过去十年中整体右倾。而国大党作为传统中左翼政党,且以家族为核心,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拉胡尔·甘地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始终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对抗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仅他个人没有,整个反对派联盟也没有。他们虽然聚集在一起反对莫迪和印人党,但由于内部利益协调不一致,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因此,可以说,虽然反对派联盟会对莫迪阵营带来冲击,但构不成根本性威胁。
不过在地方层面,如果他们团结,还是能对印人党造成比较大的威胁的。比如在西孟邦,草根国民大会党力量较强,如果他们能和其他党派进一步协调,就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有效应对印人党的扩张。南部拥有131个席位,如果印人党的席位不能进一步扩张,拿下400个席位的设想就很难实现。
草根国大党旗帜(资料图/印媒)
观察者网:您在咱之前的对话中曾提到,西方想让莫迪看到,“如果他不听话,西方完全有能力影响印度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稳定,甚至西方可以考虑‘换马’。”就目前选情来看,西方似乎难以做到“换马”这点?
刘宗义:西方和莫迪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自去年起已呈现白热化状态,其中有几起标志性事件,包括我们曾谈过的收割阿达尼、BBC推出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国内的锡克人发起所谓“卡利斯坦运动”等等。直到今年,印度和加拿大、美国的相关外交斗争还是很激烈。而阿达尼接受美国好几家公司的入股,这一现实表明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仍在进行中,而双方都在这一过程中寻求某种程度的妥协。
莫迪当前也在不断提及外部问题,试图激发民众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借此拉高选票。西方国家对莫迪大选的影响,特别是英美两国,确实并不大;如果有影响的话,对莫迪来说可能还是一种较为正面的效应。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菲律宾内斗升级:他对“亲杜”警察下手,防政变?
2024-05-28 15:19 -
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决定正式生效
2024-05-28 15:02 -
埃及总统塞西抵达北京
2024-05-28 14:48 中国外交 -
“北约秘书长这位先生,太危险”
2024-05-28 14:20 乌克兰之殇 -
欧盟下黑手之后,中国新能源车最大出口国易主
2024-05-28 14:20 金砖国家 -
菲官员喊话美国:你们说我们处在前线,那就打钱
2024-05-28 13:35 南海局势 -
以谈判代表抱怨“本届政府令人非常绝望”,内塔尼亚胡怒了
2024-05-28 13:33 巴以恩仇录 -
黑利宣称“中俄伊应为袭击负责”,现场以官员否认:没证据
2024-05-28 11:17 美国政治 -
多国震怒,以总理“认错”但誓言继续战争
2024-05-28 10:54 巴以恩仇录 -
中美举行第二轮海洋事务磋商
2024-05-28 09:54 中美关系 -
“去中国,学技术!”
2024-05-28 09:40 观察者头条 -
胡塞武装袭击两艘美国驱逐舰
2024-05-28 08:30 巴以恩仇录 -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反霸权公共意志正快速形成
2024-05-28 08:27 -
“朝鲜宣布发射失败”
2024-05-28 07:11 朝鲜现状 -
绝了…以色列极右翼竟对加沙救援物资车辆打砸抢
2024-05-27 23:21 巴以恩仇录 -
世卫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国台办、外交部回应
2024-05-27 22:27 台湾 -
“西方正抓紧最后一秒冲进非洲,但下场是…”
2024-05-27 22:26 非洲之窗 -
拉法口岸发生交火:一名埃及士兵丧生,以军无伤亡
2024-05-27 21:59 巴以恩仇录 -
拉法难民营遭袭,马克龙怒了
2024-05-27 21:35 巴以恩仇录 -
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
2024-05-27 21:20 台湾
相关推荐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140“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8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1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