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善彤:拯救“塌陷”的县中,要警惕教育资本无序扩张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善彤】
县中,近些年来愈发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议题。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谈道,我国有近60%的高中学生是在县级中学,今年要推出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
就现实来看,当下的县中教育不容乐观。尤其是当前县域高中正遭遇多维挤压,生源流失严重,叠加骨干师资持续外流、在竞赛选拔机制中被边缘化等现实困境,导致县中发展动能持续衰减。
近年来笔者所在团队调研发现,全国范围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县中塌陷”,而当前振兴县中的努力大致有两个方向——“节流”和“开源”。
具体来看,“节流”即在省域范围内出台限制性政策,禁止超级中学跨区域掐尖招生,以便把好生源留在县域内;而“开源”主要是为县域留下的学生引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体现为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云班”热潮,以及引入超级中学分校,希望实现优质资源的普惠和县中的振兴。
问题是,这种“节流”和“开源”,真的可以拯救日益“塌陷”的县中吗?
资料图:央视新闻
一、禁止跨区域掐尖,好生源留住了吗?
以笔者调研的B省为例。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规范招生管理的通知》,要求禁止跨区域招生政策从2021年开始执行,每年缩减30%跨区域招生名额,到2024年全面禁止跨区域招生(下文将该项政策称为“禁跨令”)。
“禁跨令”的推出,是为了限制超级中学无序扩张、全省掐尖,虽然仍然无法阻止部分家庭通过迁户籍、提前在超级中学所在地上初中等方式进入超级中学,但以前那种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扼制,邻市的大部分优质生源外流的现象得到大幅改观。
不过,“禁跨令”限制了超级中学的同时,县域学生进入市区顶级高中的难度也更大了,这间接增大了县域尖子生在初中阶段就离开县中、进入市中的离心力。
为了能上市区的高中,县域家长想法设法送孩子进市区。虽然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就近入学,市区的初中一般不允许学生住宿,但市区部分初中仍开设了住宿班,主要目的就是接收县域的优质生源。
根据笔者对几所市区初中的调查得知,市区优质初中在最近十年迎来了扩建潮,这既包括并校热潮,也包括招生热潮。比如一所初中的行政班由16个扩招至34个,行政班的建制越来越多,非辖区内的生源能占到三分之一。
此外,“禁跨令”的推出,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市区初中阶段的内卷。
“禁跨令”的实施使得本市尖子生无法外流,市一中自然就成了尖子生们的最佳选择。在市一中每年招生名额固定的情况下,市内初中阶段的竞争也就愈发激烈。
一位尖子班的班主任表示,现在孩子上辅导班,尤其是课外“一对一”辅导的现象明显增多。据该班主任统计,该班学生选择日常课外辅导的比例高达90%。学校方面也在加力,早读的时间愈发提前,为此有一线老师表示,现在不能叫早读了,应该叫“早早读”。上高中的难度越来越大,初中生之间蔓延着中考焦虑。
二、“开源”,成了谁的“开源”?
超级中学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一系列教育产业的总和。对于禁止跨区招生的政策,不少超级中学想出了新的对策。
北方T市一位招生办老师观察到,2021年至2024年这三年是政策的缓冲期,不少超级中学在此期间将发展战略由“收割”转变为“渗透”,由“招进来”变成“走出去”。
具体来看,超级中学采取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积极到周围邻市开办分校;第二步,则是高价输出自己的“云班”。
(一)“不让招生,就把分校开过去”
T市区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表示,“禁跨令”颁布之后,超级中学的钱挣得不一定比以前少。这自然离不开“渗透”式的战略转向,而超级中学能顺利“渗透”进邻市的县域,离不开“被渗透”的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站在县里的角度,这点不难理解:超级中学分校的入驻,既可以帮本县保留乃至吸引优质生源,同时分校入驻本身也属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对县委班子的工作考核可以增色不少,因此县里甚至会许以优惠政策,以示对超级中学分校入驻的欢迎。
现实会如期待这般美好吗?
笔者调研了解到,超级中学的分校为了能顺利入驻,往往也会拿出一些“诚意”,比如在最开始做出对本县非常友好的承诺。如一位县中的老师所表示,“他们来之前会把话说得很漂亮,比如‘我们是超级中学的分校,掌握先进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在你们县开学校,势必会吸引周围其他县的学生,而且我们会给你们本县的学生免除学费’。”
这所学校的收费标准为一学期9750元,因此如果能够免除本县学生的学费,对本县学生而言将是一项很大的福利。然而,“等他们在本县立足、扎下根来、发展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就会再重新收费”。这种诈骗式的宣传与运作手段,引起了当地家长们的极大不满,为此学生家长还堵过县教育局的大门。
不少超级中学属于私立学校,而有县中的招生办老师表示,私立学校发展得越猛,这个县的老百姓就穷得越快、“因教返贫”的现象就越严重。
调研得知,这些超级中学的分校,三年高中的费用至少需十万元。一位县中副校长表示,如今家长的心态可总结为“掏不起也要掏,倾家荡产也得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对子女很重视,丝毫不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合不合适,也不考虑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应,”“别人家的孩子能去,我家的孩子也必须得去”。
“之前不限制私立学校招生,私立学校的学生可以占到全县的一半,而本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位副校长补充道,“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家庭为了子女教育在负重前行!”
此外还存在私立学校对公立学校“背后捅刀子”的现象。县私立和县公立学校存在竞争关系,私立学校宁让尖子生流失县外,也不愿意让尖子生流向县公立高中。“最可气的是,他们招不到也不想让我们招到,他们(私立学校)的胳膊肘往外拐了好多年了”,这一点让县公立中学的老师尤其不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河北廊坊发生4.2级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
2025-03-26 06:49 地震 -
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3-25 21:23 -
菲欲借美防长访菲强化同盟关系,外交部:甘当棋子,只会沦为弃子
2025-03-25 16:06 -
浙大赢麻了?“大学的价值远不止培养几个创业者”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不要太悲观!技术每次创新都没让人类走向终结”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大家都跟着所谓的‘风头’走,这恐怕不行”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2025-03-25 15:44 中国经济 -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未当庭宣判:男方两度哭诉冤枉
2025-03-25 15:36 人间百态 -
广东廉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谋逝世,终年53岁
2025-03-25 15:00 -
“同中国合作,同亚洲合作,是俄罗斯的重要前景”
2025-03-25 13:47 博鳌论坛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船体涂装揭晓
2025-03-25 13:42 -
上官正义曝17岁女孩代孕生下双胞胎续:三地回应称正调查
2025-03-25 13:35 -
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
2025-03-25 12:27 -
张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新的发展,必须做好应对严峻挑战的准备
2025-03-25 11:53 博鳌论坛 -
山西订婚强奸案今日开庭,男方母亲:儿子坚持自己无罪
2025-03-25 11:34 依法治国 -
东亚经济增长将弱于去年?“国际机构对中国预测显著偏低”
2025-03-25 11:11 博鳌论坛 -
又一“国之重器”启动建设!
2025-03-25 10:25 -
正部级齐同生,被逮捕
2025-03-25 10:19 廉政风暴 -
静养百天!大熊猫“福宝”今日与公众再度见面
2025-03-25 09:54 -
最高50万、最长7年,银行密集“松绑”消费贷
2025-03-25 09:19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