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哲元: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观察者网:陈先生是“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他一生所遭遇的迫害,恰恰能够驳斥“民国想象”的种种论述。此外,也有一些历史论述会把蒋经国塑造成一个同情底层、擅长经济建设的贤明政治家。从陈先生的生平故事出发,您觉得我们该如何评价“两蒋时代”的台湾政治?
林哲元:我觉得是这样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为了把国民党维持下去,所以直接采用了戡乱戒严的方式进行高压统治。而且蒋介石败退台湾,政权的不稳定、残酷的内战记忆和国际冷战形势等因素,所以他那个时代要用很多直接、暴力的方式来维系政权。左翼的力量在当时也是完全被镇压的。
但是蒋经国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所谓的反攻大陆已经无望了,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维系好自己在台湾的“小朝廷”,这也就决定了他需要维护好和台湾本地精英的关系。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可能有人觉得蒋经国时期的台湾政治很开明,但应该看到蒋经国开放戒严、开放党禁,多少带有受客观形势所迫的意味。台湾在70年代经历了经济的腾飞,跃居“四小龙”之一,这固然有国民党经济政策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另一个背景——资本主义核心国家希望把他们国内的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而台湾正好抓住了这样的机遇。
当然,蒋经国在台湾确实也有一些政绩。比如,他喜欢穿着便服到民间走动;他依靠着美国的援助,推动台湾经济建设的发展;他提拔台籍精英,使之成为国民党统治基础的一部分。但这些只是表象层面的转变,国民党整个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而“反共”的思想也是一以贯之的。对于蒋介石来说,“反共”的形式是直接屠杀共产党。对于蒋经国来说,“反共”又换了另一种形式,也就是坚持与社会主义中国隔离,而今天的“台独”则是进一步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仍然延续了这种逻辑。
“民国想象”最大的问题在于,持这种观点的人看到了大陆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将国民党想象成另一个可以形成对比的正面例子。这种幻想,在我们从台湾过来的人看起来是很荒谬的。至少在70年代以后,我们都基本不相信国民党的那套宣传了。
蒋经国(右一)与蒋介石、宋美龄的合影 资料图
观察者网:“二二八”事件带来的历史伤痕似乎至今仍然存在,而民进党不时也会为了自己政治利益去揭这个历史伤疤。现在,台湾的“统左”人士就“二二八”事件是否形成了某种认知上的共识?
林哲元:“统左派”不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所以大家在具体问题上会有不同的意见。不过,我想大家对于“二二八”基本上是有一定共识的。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导致了民变,然后进一步扩大为一场悲剧。对于这样一个事件的性质,大家争议不大。
“二二八”成为一个问题,除了它带来了历史的伤痕以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后来台湾的各种政治势力对这件事情施加了扭曲的解释。比如国民党最早是把它说成共产党的煽动导致了事件的失控,民进党的一些势力则将之说成是“中国人屠杀台湾人”。
陈明忠先生就曾经在书里提到,据他回忆某些人在某场战役的时候其实已经偷跑离开了,但这些人现在又会出来说这场战役当时是他们领导的。这里面的问题非常复杂。
可以说,“二二八”事件真相如何,已经不完全是一个历史研究的问题了,对“二二八”的历史解释背后实际上是当前台湾政治力量对比的反映。
陈明忠先生回忆童年时的心路历程 影像资料由“夏潮联合会”提供
观察者网:您之前提到了红色力量在台湾的消长情况。我们知道林书扬先生与陈明忠先生是台湾“统左派”中最受尊敬的两位前辈。现在,两位先生都已经去世了。您能否为我们分析一下未来台湾“统左”运动的走向、趋势?
林哲元:在经历过50年代“白色恐怖”的这一群老先生里面,林书扬先生与陈明忠先生是大家公认的领袖人物。他们的个性、思维方式很不同。举个小例子,林书扬先生在监狱里面34年又7个月,一次都没有跟人吵过架,他是一个思想细密、严谨的人。而陈明忠先生是个很率真、剑及履及的人,他坐牢第一天就跟人打了架。出狱之后,林书扬先生主要负责劳动党的工作,陈先生则主要负责夏潮联合会、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队的工作。但是他们一直有着共同的理想并合作着。他们两个始终为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目前短期内来看,台湾“统左派”的力量没有得到壮大,尤其当“台独”的力量不断强大,“统左派”的处境是很困难的。“台独”说到底不是台湾一岛之内的问题,它实际上有着更宏观的地缘政治背景,也关涉到中美之间的博弈。所以仅凭“统左派”的力量,可能很难在岛内抗衡“台独”。
那么“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觉得或许用“死守待援”这个词可以概括当下“统左派”在台湾的价值。劳动党、夏潮联合会、人间出版社、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队在不同的岗位上奋斗,至少让大家知道台湾自日据时代以来的左翼香火没有断。“死守待援”的“死守”不能理解为因循苟且,而是在斗争中坚守旗帜。“待援”不仅是期待全体中国人民的携手努力,更关键的是等待台湾内部社会主义力量的复兴。
尽管短期之内台湾“统左派”势力大发展的概率不大,但是大家还是会继续往前走,就像陈老他们那代人一样,不计短期的成败,坚信自己长远的目标,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同时,大家也尽可能地在岛内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比如,劳动党就参与了今年的“立法委员”选举,在明年初的投票里面,我们也会看到有一个劳动党的政党票选项,这也是劳动党第一次参与全岛层面的选举。劳动党会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发声,同时也会发出两岸统一的主张。台湾社会应该有一个更进步的转变,或许这就是开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黄传说背后的上古史实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
升温10度曾灭绝95%的物种,我们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这个动作羡煞网友
2019-06-03 13:46 暖心闻 -
《切尔诺贝利》热播,中国女生走进了真实的辐射无人区…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骇人视频,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战争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荡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军露宿街头”照片拍摄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7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5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