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雪萍:中国是不是还有一种力量,来抵御美国对供应链的控制力优势?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28:42印度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无论是人口还是市场发展,印度都有很大的优势。许多跨国企业对印度抱有巨大的期望值,尽管印度存在一些问题。无论如何,印度仍然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对手。
墨西哥是一个近岸制造的典型受益者,特别是在与美国和加拿大签订北美新协议后。墨西哥的制造业进入美国市场没有关税要求,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制造业选择在墨西哥设立工厂。这也是一个供应链转移的现象,我将其称为中国制造在出海。
墨西哥汽车组装生产线 图源:新浪科技
我们过去比较熟悉供应链“溢出”的概念,这是说,制造业就像游牧民族,会自发地按照市场规律和比较优势,向不同地方进行转移。日本和韩国过去的供应链转移和产业的迁移就是典型的“溢出”。
然而,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在自然过程之外有很多被人为设计出来的迁移。
对于中国供应链流失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供应链视为一种能力,而非简单的工厂形态。对中国制造来说,需要应对的是全球化局部加速化,以及“全球化2.0”新秩序的构建。
供应链大分流已经在发生了,中国的供应链已经很成熟了,现在是新的平行供应链正在成长,尚未定型。很多已经迁移的企业要求我们必须跟随他们去越南或印度,否则就会失去订单,这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只留在本土,任由新的供应链成长。当一个新的力量正在成长时,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已有的能力参与格局重塑,以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呢?虽然从具体工厂来看,转移到国外可能是一种损失,但从能力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可以在新的供应链秩序下成长并发挥主导作用。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制造仍然拥有庞大的连接基础,原有的体系仍在高速运转。这使得我们能够继续成长,具备新的造血能力和创新机制,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制造模式,了解它们的运行方式,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供应链能力出海的过程中,这样,才能再次把握自身的能力和命运。
我认为,一个有效的做法是,中国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缠绕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形成一种不可分割、不可脱钩的供应链体系。
观察者网:供应链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可能都不太一样,能不能谈一下本书写作当中遇到的难点?
林雪萍:供应链传统上被视为一个商务话题,主要涉及的是公司内部采购环节。但是断供和卡脖子现象,实际上是国家力量对供应链上某个环节施加影响,这使我们意识到,供应链不仅是企业话题,更是国家话题。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供应链的话题扩展到了行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是有难点的。
一个企业往往与各种规模不同的公司进行连接,即使是苹果、华为这样最大规模的公司,也会与最小的企业发生直接关系。构建这种关系非常复杂,而且有时是隐藏起来的。
你会发现,供应链实际上是一个折叠的社会关系。
因此,写这本书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往往你手里有一条线索,当你想沿着这条线索去调研,摸向下一个连接点,真正摸清对方的人和事是怎么运行的,这时线索往往会断掉,像悬疑片一样。你需要挖掘出更多隐藏的线索,并将它们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发现供应链的奥妙。
观察者网:有没有定稿以后还不太满意,或者说想要进一步写的地方。
林雪萍: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不愿意收尾,因为当下的全球供应链正处于快速流动和重塑的阶段,每天都有新的事件、形态、雏形出现。制造业的全球格局正在重塑,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观察,我当然希望用更长的历史视角去验证一些结论。
写作可能是一个遗憾的艺术,但书中揭示的一些意义和基本的运行机理是成立的。我写这本书也不完全只是想写供应链问题,还希望通过这本书提供一个视角,来观察中国制造或全球制造的复杂系统,帮助读者构建系统思维,完成一个对基本盘的认识。
观察者网:在写作时,您预想了哪些类型的读者,如何平衡专业性和科普性?
林雪萍: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包括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大众。
首先,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希望他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和书中的模型,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复杂供应链背后的机理。供应链的脆弱性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而随着供应链在国家间“武器化”,以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上升,更好地认识其运行机理变得至关重要。
其次,希望能够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启发,帮助他们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审视工业运行的逻辑。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后,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复杂的工业和制造格局,包括供应链与产业集群、城市创新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形成系统认识对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这本书也面向大众。因为制造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供应链也成为一门显学。网上有很多关于供应链的讨论,包括对外企的态度和对一些企业的认识。这本书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来认识这些企业不同维度的价值,希望能提供一种较为冷静和长期的参考。
预告:《供应链攻防战》林雪萍对话(下)将复盘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和中国地方政府的经验教训,并关注企业和个人应如何从供应链视角思考等问题,敬请期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行贿、受贿案已当庭宣判
2024-05-08 22:54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相关推荐 -
强硬反制!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 评论 990“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评论 204“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评论 161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评论 9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说好的“帮助”,结果却是没有一家美国科技公司能幸免
-
“全球超半数船队对美国却步,亚洲买家避开美农产品”
-
打痛点,欧盟准备的反击瞄准美国“红州”
-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正崩溃,美国号令别国的时代终结”
-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
离大谱!特朗普经济顾问:建议各国直接给美国开支票打钱
-
特朗普吹嘘:我一威胁征100%税,台积电乖乖就范
-
“非常严重的科学事件”,美国又对华下黑手
-
“特朗普可能最先低头”
-
同时换掉心脏和肝脏,台湾歌手TANK发声:感谢祖国
-
美媒警告特朗普:关税换不来尊重
-
“中国已占上风,但美国仍有优势”
-
“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
内斗升级!“问关税怎么办,四个人四个说法”
-
特朗普粗鄙羞辱谈判各国
-
“你个共和党人,想造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