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出海墨西哥,发展情况如何?
几乎每个中国工厂都经历了痛苦的磨难,不断寻找合适地融入本土的方式。而一旦在这里落下脚跟,工厂就会发现新的价值。它会呼叫上游供应商来这里落地,共同建立一条新的价值链体系。而当更多供应商落地的时候,整个链条的每个企业都会变成受益者。[全文]
-
看待中企出海,不能停留在能否守住“世界工厂”的层次
2004年,美国对中国蜡烛大幅加征反倾销税税率,使得大批中国蜡烛企业迁到越南。20年过去了,有的蜡烛厂仍在给美国市场供货,然而,当年发起贸易战的主体——美国蜡烛协会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全文]
-
新能源出海“大时代”,我们要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再次设计
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优势是在一个加速通道里面发生?这跟供应链有关。“中国大出海”的“大”不是好大喜功的“大”,而是“大航海时代”的“大”,我们要用全球视角去看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用全球格局进行包容化的布局。[全文]
-
我在越南看中企大出海,“成色”究竟如何?
利润、市场、中美关系都正在驱动着中国和国际企业向着越南涌入,但中企现在也面临着来自当地管理、文化、服务等国际化挑战。建立企业国际化能力,而非只是将产品卖出去。有些企业,即使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依然没有真正的国际化的能力。[全文]
-
华强北的无人机和合肥的机器人,不同供应链模式有何启示?
这就是生态,产业生态越繁荣,分工可以越细。在华强北有很多只有两三人的小公司,他们只靠设计环节,就能得到大量订单,得以生存下去。但如果这样的企业搬到内陆城市,周围没人去找他们设计无人机引擎或其他零部件,它的这种单一技能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全文]
-
中国是不是还有一种力量,来抵御美国对供应链的控制力优势?
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只留在本土,任由新的供应链成长。当一个新的力量正在成长时,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已有的能力参与格局重塑,以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呢?[全文]
-
德企的务实与正在形成的新供应链秩序
在产业游离的供应链大分流之下,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当下也处在微妙的商业关系之中。当前供应链大变局之下,无数新的可能都值得尝试。[全文]
-
缝衣服这件事惊动了美国最神秘的机构......
为了缩短供应链,使产品更贴近消费者,躲开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都是一些服饰运动鞋品牌商选择离开中国的原因。然而,这一次,有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理由:在美国工厂,是为了更低的成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