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聪廷:通用大模型被少量科技巨头掌握,AI能带来技术和知识平权吗?
最后更新: 2023-05-23 08:48:51观察者网:物联网能采集到的信息,模态是非常丰富的,有物理上的声、光、热、电信息,还有各种化学、生物、地理信息。因为我们生活的场景本身就是多模态的环境。过去AI只能解决一些标准化的问题,比如人和车的识别。而通过大模型,这些沉睡的多模态数据如果盘活,是否意味着,未来更多复杂业务都有可能落地实现了?能设想几个过去还难以想象的案例吗?
李聪廷:我觉得未来肯定会有一些复杂的业务会被实现。例如,GPT-4举的例子非常典型,它可以理解“VGA端子插入手机充电口的笑话”,这在过去是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学习,识别VGA端子、识别手机,但我们很难具有“VGA不能插入手机”这样的常识。大模型的理解力非常惊人,意味着过去一些技术难以实现的需求,可能被实现。
多模态,引入更多信息,这些信息的引入,在过去大部分时候是无效的,准确的说,是“无力”。因为过去,AI无法理解视频中的内容,只是对视频中的人和车的检测识别,更不用说多模态的理解应用了。举个例子,跌倒检测,躺在地上的人,和靠墙站的人,在相机画面中,通过人本身是很难区分的。他们都是头朝上,脚朝下。但引入大模型技术后,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判断周围环境如桌椅的摆放等,区分人是躺在地上还是靠墙站。多模态引入更多信息,意味这将来能实现更复杂的AI需求,精度更高。
观察者网:因为各种安全和隐私保密限制,物联网数据不像互联网数据那样容易公开获取,要唤醒沉睡的行业数据,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张开怀抱去拥抱人工智能,目前在顶层设计上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李聪廷:首先,合法合规是所有商业和产品落地的前提。顶层设计上,国家、国际上都出台了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法律。
第二,数据隐私是有分级的,像人、车牌等信息是高度涉密的,厂商不能轻易获取、留存。但有一些数据,如行为动作类、物体识别类、缺陷检测了,在经过合规评估后,是可以进行使用和训练学习的。
第三,我们前面提到的梧桐行业大模型,他本身是开放能力的。对于设计安全和隐私的场景,我们会交给客户自己去定义算法,数据在客户自己手上,我们只是提供能力。
观察者网:物联网的另一个特点是边缘的算力有限制,计算放在云端又有时延,这会制约AIoT+多模态大模型吗?最后会撮合出不那么大,但更适合行业的“大模型”吗?
李聪廷:现阶段,云边端都有大量AI落地,分工上,普通的AI任务在边和端落地为主,这样做更经济;一些复杂的AI任务在数据中心侧落地。
AIoT行业目前大多数AI应用的时延在可接受范围内。随着AI算力的提升,时延会越来越小。
AIGC大模型一开始在数据中心侧落地为主,加上本身计算量比较大,一定程度上会加大这个时延。这个时延大部分场景是可接受的,毕竟不是自动驾驶这类对时延极其敏感的场景。
另一方面,行业大模型的参数量没有通用大模型的参数量那么大,在边缘侧的部署应该很快就会到来。时延会比数据中心侧进一步降低一些。
总的来说,时延在AIoT行业应用,绝大多数场景,不是关键问题。
观察者网:您预计一下边侧是要全部升级改造吗?
李聪廷:从长线看,一定会升级,全部换代掉。但周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AIoT行业是比较碎片化的,它的款型都是有几千款甚至上万款,这个周期我觉得会非常像上一个12年到22年这样的10年周期,像深度学习对行业的第一次变革那样。预计10年后,几乎所有的AIoT产品都或多或少用了AIGC行业大模型的能力或技术。
观察者网:现在各家都在宣传模型的参数量,特别是语言模型,从AIoT行业的应用落地看,模型的参数量是越大越好吗?
李聪廷:这需要结合场景和应用来看。传统的人、机、非检测识别,周界类行为分析,小模型已经做的非常成熟了,够用了,短期内使用大模型必要性不大。对于其它长尾AI需求,大模型很有意义。但大模型也不是参数量越大越好,AIoT行业用自己的行业大模型就好了,参数量几十亿规模,不需要通用大模型动辄上千亿参数规模。最终,还是效果为王,不是参数量越大越好。另外,产业落地,成本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要结合成本去定义产品和应用。
观察者网:如果你们去选不同的大模型底座,去接入,那么你们会用什么角度来评判和选择?
李聪廷:结果说话、实验数据说话。现在的“千模大战”,整个环境比较乱,大家很难看清真相。原创的通用大模型主要还是掌握在少量的科技巨头手里,前面也提到,算力、算法和数据的门槛很高,绝大多数企业无法企及。因此,也有不少企业是做行业大模型,构建在通用大模型之上。宇视是AIoT行业最早提出并发布行业大模型的厂商。当然,也有一些可能是基于插件或开源模型做应用的。不管哪种模式,最终都是以谁能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谁能最先落地为考量项。
观察者网:在AI的应用落地中,容错率是一个关键考量。车辆识别假如说我们做到99%的正确率可以接受,技术上也能成立,那么落地就比较容易。AI帮我们听写一篇文章,再生成大纲,可能80%的正确率用户就比较能接受,而在80%这一档的潜在应用可能不少,许多事情能够替代最繁琐机械的一部分,用户可能会接受20%的错误率,因为检查出这些错误额外投入的精力依然是划算的。而80%在技术上会大大增加可行性。互联网的思维一直是找到更多这样的应用场景,让技术先用起来,在使用中迭代改善体验,但物联网的容错率一直是很严苛的,很难用这种思路落地。AIGC+AIoT产生的新生态,能改变这种局面吗?
李聪廷:很好的问题。精度越高越好,这个没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只有99%甚至更高的精度才能落地、才能商业化。很多场景,AI作为人工的辅助工具、效率的提升工具,也是很有意义,也可以商业变现。特别在我们这个AIoT行业,很多场景对精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不像自动驾驶应用那么的苛刻。当然,精度太低也不行,那就不是效率提升工具,而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工具。
技术提升,一是效率提升,二是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回顾车牌识别应用,早期在交通违法上应用,哪怕只有30%的违法捕获率,对交警人工现场执法来说也是巨大的效率提升。后来,园区和商场出入口得到应用,识别率98%,已经很高了,但是仍然离不开人工,因为每100辆车就有2辆车需要人工处理异常。而今天,识别率已经可以做到99.9%,很多出入口场景已经是无人值守了,偶尔几起异常通过远程呼叫可以解决。这是效率提升。从商业机会来说,以前没有出入口产品、解决方案、配套运维、服务等,是因为AI车牌识别这个工具的出现,创造了这个市场。
AIGC大模型技术也不例外,工具的提升,带来效率的提升,进而创造更多的商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2023-05-21 16:34 科技前沿 -
我国煤制烯烃催化剂研制取得重要突破
2023-05-19 06:39 科技前沿 -
张勇发布全员信:阿里云未来一年将分拆上市
2023-05-18 21:2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我国成功研制超低温“温度计”,用于量子计算机
2023-05-18 15:51 科技前沿 -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李彦宏:AI抢不走人类饭碗
2023-05-18 14:47 观网财经-科创 -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2023-05-18 13:00 航空航天 -
“谁杀死了欧盟翻译?”
2023-05-18 12:46 人工智能 -
全球首例!国产“介入式”脑机接口让猴子通过意念取食
2023-05-18 08:47 -
我国最大海水提铀海试平台亮相
2023-05-18 08:21 -
丁肇中评价对撞机:“非常重要”“非常赞成”
2023-05-18 07:50 -
“俄北极天然气项目或进口中国产燃气轮机”
2023-05-17 22:32 -
欧洲手机也卖不动了,出货量降至10余年来最低
2023-05-16 23:14 观网财经-科创 -
工信部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
2023-05-16 17:09 -
中国载人航天:向全社会征集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
2023-05-16 14:26 航空航天 -
全国首例!心脏不停跳,微创植入人工心脏
2023-05-16 13:47 -
这个中企打造的智能工厂,被匈牙利当成吸引外资的典型
2023-05-15 08:11 观网财经-科创 -
投稿Nature两个月即发表,南大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研究
2023-05-13 16:55 科技前沿 -
谷歌打响OpenAI反击战,最新大语言模型PaLM 2直指GPT-4痛点
2023-05-11 10:16 科技前沿 -
转基因作物能留种吗?农民日报解答
2023-05-11 08:38 转基因 -
量子处理器上首次“造出”任意子,有望提升容错能力
2023-05-11 08:32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5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3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9“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7“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