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定坤:争端再起?印度“巴布里清真寺-罗摩庙”进最高院
关键字: 印度巴布里清真寺拆除印度宗教冲突印度伊斯兰教 印度教印度大选 2019印度总理 莫迪此外,印人党凭借在毁寺运动中建立起的影响力,加以 “反腐败”、“爱国主义”等政治口号,终于使得以“印度教特性(Hindutva)”为指导思想的宗教民族主义通过重建罗摩庙而具象化。
拉奥所在的国大党完成了从199年6月到1996年5月的一个任期后,在1996年的大选中印人党一跃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161席),领导人瓦杰帕伊被邀请组阁执政印度。虽然仅仅执政13天的瓦杰帕伊政府就垮了台,但是此时印度人民党的政治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1997年为了加紧拉拢地方盟党,阿德瓦尼领导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战车进军游行(Rath Yatra)”(第一次是毁寺前“进军”前往阿约迪亚),旨在改善印度人民党的形象。随后在1998年的大选中,印人党又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瓦杰帕伊第二次受邀组建政府。
BJP领导人阿德瓦尼乘坐的游行战车(图/India Today)
2014年莫迪领衔的印人党除了高举古吉拉特模式的发展大旗,更多地还是通过宗教民族主义的思想利器短暂地刺穿了阶级和种姓的隔层,最终赢得大选。
虽说莫迪带领的BJP执政后不久,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一连串宗教冲突事件,例如:
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指导者印度国民志愿团(RSS)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宗及再改宗活动(conversion-reconversion),规劝穆斯林、基督教徒等少数宗教群体改宗信仰印度教;
2014年12月至2月期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出现了多起基督教教堂被打砸抢烧的恶劣事件,而印度法庭将这几起事件定义为一般性偷抢犯罪,而不是宗教冲突;
2015年9月份,在离首都新德里不远的一个村子里,一位名叫阿赫拉奇的52岁穆斯林老汉被一群印度教暴徒殴打致死,起因是有人谣传这家人宰吃牛肉(印度教信仰中牛是神圣的,而穆斯林历来是吃牛肉的);
多个由BJP执政的邦通过了禁止宰牛的法令,引起了许多宗教群体尤其是穆斯林的不满等等,但是莫迪政府极少做出正面回应,一直以到访各国、宣传“印度制造”,推出废钞令,颁布GST法案的发展主义话语来回避谈及具体的宗教冲突。
一只牛在印度街头“漫步”(图/@视觉中国)
有人批评他沉默就是默许,有人支持他表示作为总理的他也很无奈,但是对于曾经狂热的印度教“铁杆粉丝”来说,莫迪政府的做法却令他们失望。
在12月中旬即将进行的古吉拉特邦议会选举以及2018年8个地方邦选举前,已经有不少莫迪的支持者表达出了对其刻意忽视和违背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的不满乃至怨恨,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古吉拉特邦的帕蒂达尔种姓(Patidar,多以Patel作为其姓氏)。
稍加浏览印度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关于古邦选举前的讨论则不难发现,Patel群体公开表示会支持国大党,因莫迪刻意忽视了那些为“印度教特性(Hindutva)”奋斗一生的教徒,并呼吁其群体成员转而支持国大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看出,若印人党重新并尽快地挑动“巴布里清真寺-罗摩庙”这一敏感神经,再次强化印度教民族情绪,那将很大程度上稳固其票仓,助力各邦议会选举甚至2019年的大选。从这点来看,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何印人党的Swamy如此积极请愿最高院批准重建罗摩庙并迫切希望尽早听证的做法,而国大党的Kapil Sibal则一味恳求应推迟到大选之后的说法了。
压力再一次转移到最高法院,2018年2月的最后听证以及之后的判决也许会给这个争端画上一个句号或感叹号,只是不知到时候的社会代价又会有多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雷定坤:争端再起?印度“巴布里清真寺-罗摩庙”进最高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