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美国“芯片法案”打上门来,构建“红色产业链”时不我待
放弃幻想构建红色产业链
近些年来,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颇为不菲,据彭博社曾报道,我国计划投资规模达1万亿美元。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技术政策项目主任詹姆斯·刘易斯表示,“中国对半导体的投资可能是美国的1000倍,这样的实力对比无论如何都没法赢。”
诚然,这仅仅是外媒和学者的猜测,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募集资金1387亿元,二期募集资金2000亿元,加上投资撬动的社会资本,最终的总投资额是大基金募集资金的数倍。
正是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过去几年,中国企业乘着政策的东风,在设计、设备、原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多个细分市场逐步蚕食外商市场份额,有计划地推进国产化替代。但从总体上看,差距依然存在,而且还不小。
就半导体设备而言,即便是中国大陆市场,自给率也仅有5%左右,美国应用材料、泛林、科垒三家公司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份额就超过50%。就半导体设计而言,在商业上相对成功的企业普遍对境外技术有较高依赖,设计行业的领头羊海思公司就高度依赖ARM技术授权,因美国制裁的原因营业收入断崖式下跌。几十年磨一剑专注自主研发的芯片设计公司大多数只能在低端市场艰难求生,或者是在信创市场谋求一席之地茁壮成长,商业市场基本被外商垄断。
就原材料而言,虽然本土企业发展迅速,但中芯国际、华虹、长江存储等本土晶圆厂的原材料大量依然进口,其中12英寸晶圆严重依赖进口。在制造方面,中芯国际、华虹的市场份额合计仅8.8%,不足为台积电的五分之一。大陆唯一发展的比较好的是封装测试,技术上基本追平国际主流水平。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最大教训就是过于依赖技术引进,轻视了自主研发。直接导致大量资金被技术引进派反复空耗,大量时间和金钱被浪费到重复引进国外淘汰技术上。同时,丑闻也往往如影随形,如早期的汉芯造假事件、以及济南泉芯、武汉弘芯、贵州华芯通等一批关门或烂尾的半导体项目等。
另外,无论是核高基还是大基金在资金分配使用上都存在不足之处,闹出过自主研发芯片靠风投融资,技术引进芯片从核高基拿钱的怪事。大基金在投资上过度商业化,过度重视头部企业,轻视了产业的培育,忽视了一些在技术上非常扎实,但尚处于萌芽期的中小企业。加上运作过程中缺乏外部监督,很容易诱发腐败,最近多位高管接连被通报严重违纪就是证明。
铁流认为,困难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中国人杰地灵,市场广阔,人才、市场、资金都不缺,缺的是独立自主的决心,缺的是发展技术的时间。就这几年贸易摩擦来看,一批大量进口欧美日韩芯片,严重依赖国外技术授权的公司日子非常不好过。相比之下,一些对外技术依赖很低,高度独立自主的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高速发展,得益于特朗普和拜登的神助攻,自主技术在坐冷板凳几十年后终于被重视,迎来发展机遇期。
总的来看,美国527亿美元芯片法案有助于提升美国在芯片制造行业中的占优比重,会吸引台积电、三星等亚洲公司在美投资,以及吸引英特尔进一步扩大产能,并继续改进其制造工艺,使其制造工艺上追赶台积电,保持在第一梯队。但对我国未必全都是坏事,因为一旦欧美日韩大公司选择站队美国,自然不可能在中国大举投资,甚至在美国政府的逼迫下不得不与中国市场划清界限,这等于是把广袤的中国市场白白让给我国企业。
必须说明的是,中美技术脱钩只是时间问题,与其等到美国打上门来脱钩,不如循序渐进培育红色产业链。这几年来,把国外技术包装成自主研发的事情屡见不鲜,从美国的一系列举动来看,技术脱钩是大势所趋,那些依赖国外技术授权却被包装成自主技术的芯片被美国釜底抽薪只是时间问题。
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修炼好内功,补全在设计、设备、原材料、制造环节的短板。只要构建完成“红色产业链”,哪怕技术比美国落后2至3代,就能够依托本土市场实现内循环,不惧怕美国制裁。
铁流希望,一些企业能够及时改换车道,把资源投入真正研发不怕制裁的技术上,莫要继续在洋人地基上盖房子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一鸣 
-
中国商飞: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
2022-08-01 08:46 -
我国首个大型对日定向装置亮相
2022-07-30 14:45 航空航天 -
一箭三星成功!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3组卫星
2022-07-30 07:06 航空航天 -
巴基斯坦外长:愿积极探讨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
2022-07-29 14:05 巴铁 -
-
一箭6星!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2-07-27 12:42 航空航天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完成
2022-07-27 12:07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将于7月27日再入大气层
2022-07-26 17:55 航空航天 -
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2022-07-25 10:25 航空航天 -
插足谷歌创始人婚姻后下跪道歉?马斯克连发多条推特否认
2022-07-25 10:05 -
13小时、6次变轨…太空“握手”将面临这些挑战
2022-07-24 20:57 航空航天 -
问天实验舱发射圆满成功!
2022-07-24 12:07 航空航天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今加注液氢液氧,问天实验舱即将发射
2022-07-24 07:48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发现小麦增产新基因
2022-07-22 15:32 吃货俱乐部 -
问天实验舱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
2022-07-22 15:20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高产早熟可同步实现
2022-07-22 12:29 吃货俱乐部 -
“问海1号”6000米级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正式交付
2022-07-20 10:25 -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外休眠黑洞
2022-07-19 20:39 -
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2022-07-18 10:52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03/04卫星
2022-07-16 07:2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75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3“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