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如泽:黎信仍在,雷锋去哪儿了?
关键字: 西点学雷锋李竹润黎信雷锋雷锋精神谣言辟谣与此同时,老先生从没放弃过对“西点学雷锋”的辟谣,无论是采访、教学还是微博上的言论,都抓紧每个机会大声承认:雷锋没进过西点,是我搞错的。
李竹润(@老李头06)微博截图
“西点学雷锋”的这个“谣”,黎信先生其实十多年前就开始辟了,即便是在微博里,李竹润也不是第一次爆自己的料。据微博搜索,最早一次在微博上谈及此事是在2013年2月28日。按照李竹润自己的说法,他是在阅读了1993年《读书》杂志上李慎之的文章后发现自己弄错事实的。顺带提一句,李慎之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有《被革命吞吃掉的儿子》等书。
李竹润最早一次公开辟谣是在2003年《新闻爱好者》杂志上以“黎信”笔名发表的《责任、情操和学习——我做记者的经历和感悟》一文。
2014年4月1日,坚持辟谣的李竹润在愚人节当天,再次发微博提及“西点学雷锋”的事件。2015年年初的这一次已经是其在微博上的第三次辟谣了。此 外,笔者搜集的资料中,李竹润最早一次公开辟谣是在2003年《新闻爱好者》杂志上以“黎信”笔名发表的《责任、情操和学习——我做记者的经历和感悟》一 文。
雷锋去哪儿了?
遗憾的是,查了一通资料,看了一堆报道,最后发现李先生辟了这么多年的谣,竟然有了几分罗生门的气息。用网友@微博网友_23873101的话来说:“本来不是谣言,却被搞成了谣言,又被当成谣言来辟谣,辟谣本身也成了传播谣言。”
从现有资料看,西点军校确实没有像中国人民那样“学雷锋”,但许多西点人发表过赞美雷锋的言论;西点军校确实没有雷锋塑像,却在招生手册上用了带雷锋像的照片。
如果我们能从李竹润老先生的口中,听到这个完整的故事,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质疑他辟谣多年,却从未对“雷锋与西点”有过更为详细的考据和论述。毕竟,只辟谣道歉不查证考据,仅凭第三方(《读书》杂志上李慎之的文章)言论为准,就对自己的新闻报道进行推翻辟谣,多少也有违新闻职业精神。
李老先生在与某些网友交流时颇为激动,或许是忽然得知辟谣本身也需要辟谣,一时间接受不了,这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缓一缓,从职业精神的角度再冷静思考下。
回头想想,舆论场上争得不可开交的人们,真的关心新闻职业精神吗?关心雷锋塑像或照片在不在西点吗?
作为中国军人的雷锋,有没有在美国西点军校被学习,未必那么重要。正如网友@不怕输怕书所言:“中国老百姓爱雷锋、学雷锋已经50多年了,我们不需要用西点军校是否挂雷锋画像、是否学雷锋来证明什么。”
那么,舆论何以如此激动?愚人节的谣言与辟谣无数,为何偏偏是“雷锋进西点”成了大新闻,还带着一股浓浓的“真相大白”味道?
众所周知,雷锋作为从革命年代走来的时代人物,他的身上承载了太多记忆,甚至是某种符号。这些年在网络上关于雷锋的谣言不胜枚举,最著名的要数早已入狱的@秦火火当年造谣称“雷锋6元工资穿90元行头”。
笔者愿意相信李老先生十几年的辟谣,虽然有瑕疵,但还是出于新闻理想的。然而其他跟风坚称“雷锋不在西点”者,有多少是为新闻,有多少是在消费雷锋,消解雷锋呢?
关于辟谣的辟谣,引起了太多人的不适。对雷锋的宣传或许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烙印,未来很可能引起新的争议,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比起雷锋相片在不在西点军校,雷锋精神在不在国人心中恐怕更重要一些。至少有一点应该感谢李竹润老先生。伴着“西点学雷锋”大讨论的展开,离3月5日还有两个月,雷锋叔叔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多少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只在纪念日想起雷锋,也难怪,剥离了特定时代的政治语境,曾经“秋风扫落叶般”对待阶级敌人的雷锋,走到今天只剩下了一件件单薄的好人好事,难免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隔着乌烟瘴气的各种段子,雷锋当年的模样渐渐模糊。岁月流逝,黎信先生仍在新闻领域,在新媒体上一口一个“疯狗”的回击对手,而雷锋去哪儿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