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钟:以“英达事件”为例谈谈复杂的美国税制
关键字: 英达逃税财产申报税务协议【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这几天网络上爆出不少热点新闻,其中一个就是英达在美国被起诉逃避现金申报罪,被罚款17.6万美元。按照新闻报道的事情经过看,英达在2011年携带46万美金现金进入美国,入境时据说在海关申报了这些现金。到了美国居住地以后,在多个银行开立账户,然后分50次将这些现金分批存入账户中,每次存款均小于1万美元。此事被查出以后,被指控逃避现金申报罪的英达承认罪名,接受罚款并补齐税款。
从美国法律的角度来说,1970年的银行保密法规定银行等储蓄机构必须将1万美元以上的存款上报到美国财政部。在1986年美国通过的反洗钱法案中规定,超过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存取款将在电脑网络中自动生成一个货币交易报告(Currency transaction report)上报给美国财政部下属的一个叫金融犯罪执法系统的机构(FinCEN),该信息会与美国税务署(IRS)、联邦调查局、海关等等机构共享。
而像英达这样将大笔现金化整为零的在1万美元之下分批存入的行为,在1986年就被美国法律明确规定为非法,这也是英达这次被指控和定罪的主要原因。
英达在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出具的认罪书上签字
一般来说,采取这种手段规避这个货币交易报告的动机通常有两个。第一个是收入来源非法,规避该报告可以避免政府执法机构注意到账户所有者的非法活动。在信用卡、支票和网络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手段的今天,不法分子则成为现金交易的主要使用者,这里面尤其以毒品贩子最常用现金。有熟悉美剧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前两年非常火爆的一部美剧《绝命毒师》中毒品交易现场频频出现的那一卷卷美钞。
而第二个动机则是逃税。1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存款被上报以后,这些信息会分享给美国税务署,到了报税的时候,美国税务署会关注货币交易报告中提到的存款人的申报收入,特别是这些存款人是否将这些存款来源解释清楚并计算税款。
美剧《绝命毒师》剧照
美国税法比较复杂,但是不考虑各种抵扣的话,46万美元收入粗略计算估计应当缴纳15万美元以上的税款。
平心而论,如果不违法,为了节省这10几万美元我也会多开几个账户,一次次的跑个50趟银行去存款,实际上有许多国内到美国的投资移民也都是像英达一样这么做的。
但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在不违法的同时,仍然获得合法避税的结果。以英达的事件来说,相信他的收入是来源于国内合法的演艺事业,在国内也都依法纳税。那么他完全可以依照中美两国签订的税务协议中避免双重征税的条款,提供中国的纳税凭证给美国税务署要求税负减免(Form 1116)。
在新闻报道中提到了英达补齐税款,但没有提到具体数额,我想这很可能就是因为按照合法避税方式计算的他应该缴纳税款其实并没有多少,反倒是由于违法逃避现金申报导致了17万多美元的高额罚金。
说到这里我联想起另一个刚刚从国内投资移民到美国不久的朋友,他也在处理自己税务时产生了与英达类似的问题:明明可以合法合理减免税负的情况,偏偏一定要采取错误的申报方式来获得同样的税负减免的结果。
当然那个朋友犯的错误还没有达到英达这样违法的程度,但是当我问起来他为什么犯这种错误的时候,他说了两个理由:一个是他不懂美国税法,听信了中介的律师向他们推荐的这种名为“合法避税”实为非法逃税的操作方式,第二个就是他以前按照这种方法免掉税负没有被税务署发现,心里觉得自己或许不会这么倒霉恰好被查出来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26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1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6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94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