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谴责张本智和是中国人太敏感?要尽快把我们的规矩立起来
最后更新: 2024-08-19 18:20:13三、参拜神社是日本“民俗”?莫怪我红线高,明明你太作妖
正如上文所说,日本是20世纪唯一一个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热战、且至今仍未彻底反省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与我们一衣带水。从历史角度看,理性有红线;从民族感情说,感性会敏感。造成这种现象,并一次次干扰中日关系,根子在于日本,而不是我们中国人的问题。
当看着当年的日军在东北肆虐、在南京屠戮、在长江黄河深入荼毒,一直打到贵州独山,我们自然会去追溯他们是怎么来的。日本军国主义走过的每一步、形成期的每一个重要人物,自然都会被拿出来审视甄别。
由于日本战犯里兽类甚多,各类抽象行为大赏层出不穷。在这“群阴荟萃”、“群猩闪耀”下,东乡平八郎被衬托的罪行相对轻了那么一点,“一分为二”的空间更大了那么一点。但是,如果否认其罪行的根本属性,甚至去掩盖其罪行,却是万不能向死难的国人交代的,对他的顶礼膜拜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这正是引燃这次舆情的根本原因。
对此,不要说中国人狭隘,其实相比起某些以“政治正确”为名,行瑕眦必报之实的国家,我们已经非常大度了。
我们不断地在官方材料、媒体宣传、历史教科书中以大篇幅肯定日本近代崛起的意义,以及日本国民性中的积极成分,甚至承认这种积极成分也激励了我们当时的仁人志士,也对如今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国内官方媒体甚至都参与过《坂上之云》的制作(在参与制作的同时,新华社也批判了该剧原著的错误史观)【8】。这桩桩件件都体现了我们对历史客观、对问题理性、对一切先进经验愿意采取拿来主义的大国胸怀。
所以,与某些人试图解构历史的态度不同,我们国家并没有盲目排外,大多数人民并非逢日必反,曾经的侵略者与某些网军对此的指控,只是在它们爪牙无法肆虐情况下,为了甩脱罪责对历史和现实的再次颠倒黑白。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神社遍地都是,东乡作为日本的民族英雄,靠着对马海战的惊天大逆袭,被视为是翻盘大胜的象征,向其参拜正是日本的一项民俗。更有甚者,还向前更进一步,冷嘲热讽咱红线灵活,是不是神社都要禁掉。
但细看这一观点的提出者们,对中国的一点小问题便要上升到“为民请命”,却在此刻又对民族情感不管不顾,集体秒变成兼怀异国民俗的国际兼爱人士。
巧得很,笔者当年也是温总理“融冰之旅”后组织的中日青少年互访团成员之一,也拜访过日本国会、外务省和多个地方政府,住过好几个日本住家,还曾与明治神宫擦肩而过,相对多了解一些里面的机关。
简要来说,神道教提倡万物皆有灵,因此日本国内神社密布,在文部科学省统计范围内的便有8万多座,如果含上地方上的小型神社,可能要超过10万座。这其中不仅是供奉人物,连同河流、山岳乃至树木都有可能供奉。在这样庞大的规模下,近代史人物的比例并不高,远远达不到“逢神社必反”的高度。
对于近代史人物的神社,最好则是事先做好功课,如今网络很发达,了解他一生作为,再决定行止无疑是最理性的选择。
当然即使进入了这样的神社,除非是像靖国神社这样极端敏感、并且强制参拜才可进入的场所,其他神社也都还有我们外国游客的操作空间。因为参拜要进行一系列仪轨,鞠躬、走道、洗手、投币、上供……这就注定了参观旅游和参拜大为不同,不至于一棍子打死。
所以,我们的红线有那么高压么?
以此再来看这二位的表现,这就属于明确的参拜,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杜绝了上文一系列解释的空间。
张本智和、石川佳纯参拜东乡神社
至于还有开脱言论,把这种参拜视作是“日本民俗”、“孩子们升学考试都要拜”的观点,结合上两章的逐层分析,其实恰恰暴露出一个问题——日本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大量残余和日本人民生活黏连在了一起。
东乡的神社演变成一种民俗,对明治天皇这样作古上百年的古人还要用封建社会才有的敬语,三笠号战舰下现在还摆着甲午侵略战争带回的战利品炫耀……桩桩件件都是军国主义在日本遗存的活证据。
中国人反对这些又有什么不对的呢?
再回看这些人普及的“日本民俗”,东乡神社真有“板载必胜”的奇效吗?历史可以证明,“板载”(日语“万岁”的音译,经常作为军国主义驱使士兵上阵的口号)早已成为余毒。奥运会的赛场更是证明,“必胜”就是诈骗。
神吗?反对军国主义、顺手打破封建迷信,没毛病。莫怪我们红线高,明明是你太作妖。
巴黎奥运会上的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张本智和,他虽然出生在日本,但直到11岁才加入日本国籍。他父母曾和中国媒体介绍,入籍时在名字里加入一个“本”字,是要他“不忘本”
四、我们发声的意义是什么?立规矩!
某些攻击国人对参拜近代人物神社“过于敏感”的言论,本质上是缩小了对军国主义遗迹的认定范围。正如上文所说,军国主义残余渗透溃疡一片,绝不只是光拿一个靖国神社就能打包。而且我们在过往岁月中对此挖掘、揭露都有所不足,哪怕是真对中国友好的日本朋友,都未必能够清楚为何参拜一些遗址是对中国的冒犯。
因此,对于这样的话题,我们更加不能温良恭俭让,就该发现一起,声讨一起,并且汇成强大的舆论潮流,不断向所有人亮明我们的态度。
伴随着国家崛起与国际影响力的加强,我们这样的行为就是从舆论开始,一点点把我们的规矩立起来,把军国主义蹦跶的空间缩小。
这种事情没得让,必须讲清楚自己的主张,只要表达清晰、论证全面、有礼有节、态度坚定,真正的朋友会理解我们,虚假的朋友会瞬间暴露。
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
笔者还记得当年访日时,见过一位“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老同志(可惜因笔记本遗失没记住他姓名,姑且以此称呼)。这个联络会是旅顺获释战犯回国后的组织,老同志就是为他们居间联络的秘书组成员。
我幼年时就知晓这群战犯的故事,某些人试图解构我们对日本战犯“以怨报德”的行为,孰不知当年我们的改造真的是对日本战犯的灵魂洗礼,出现了全世界审判战犯时罕见的痛悔流涕、跪地忏悔,乃至不要辩护、请求枪毙的事情【8】。战犯们获释回国后组织的这个联络会,为推动中日关系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不该被忘却的动人一页【9】。
而就在那天的见面,笔者有幸现场窥见了这动人的一幕,领略到真正的中日友情。
在参加“中国归还者联络会”前,老人并没有来过中国,在与联络会这些前战犯的相处中,渐渐了解到从过往战争直到新中国何等模样的点点滴滴。当老人回忆起首次随团访华见到周总理的时候,在喊出总理名字时一度停顿,调整了下感情开始和我们回忆那天的现场,描述的生动甚至让笔者觉得总理就在眼前。
高潮还在末尾。当回忆结束时候,这位老同志甚至不顾外务省官员就在现场,开始放大音量带着哽咽:“小弟不懂事,现在还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中国是大哥,大哥一定会成长得很好!到时候要原谅小弟,要帮帮小弟!”
哪怕过去快20年了,那句带着哽咽的“帮帮小弟”,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记忆里,仿佛是昨天刚刚听到一样。
划定红线、表面态度、切割“民俗”与军国主义,这又何尝不是在“帮帮小弟”呢?上付青史,如此方为仁至义尽。未来可期,至少没有不教而诛。
8月15日刚刚过去,就在这两天,发生了两件事情,宛如镜像。一个是日本国乒队员被曝,在奥运赛前向着东乡神社合十行礼;一个便是原“731部队”少年兵清水英男先生,来到故地鞠躬谢罪。
8月13日,清水英男(左)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忏悔谢罪新华社记者 王松
某些人想要当好日本人,在侵略者的神社前净身礼拜,在我们国力还没法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前,去一趟暂时还是他的自由。恰恰是张本智和的华人血缘,让这件事情更加敏感。
某些人想要当好日本人,回到不堪回首的故地安魂告悔,在我们国力还没法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前,来一趟没那么自由。恰恰是他的遭遇,让这件事情更加感人。
想着这戏剧性的两幕,让我更是感慨。
对于前者,我们唾弃这种行为,从此将与他形同陌路,并为他的血缘而加倍厌恶他的行为,这不仅是我们的自由,也是我们的公理。
对于后者,我们感佩这种行为,从此会将他永留史册,不因为他的出身而再纠结他的过往,这不仅是我们的自由,也是我们的正义。
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的自由一定能剥夺前者此类行为的自由,又能解放后者此类行为的自由,这一定是公理昭彰、正义闪耀的时刻。
我期待着这一天。
注释:
【1】JAPANESE GARDEN OF PEACE,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011072624/http://nimitz-museum.org/JapaneseGardens.asp。
【2】陈悦《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p39-40,2008-5。
【3】戴东阳,高升号事件爆发后两位英国国际法学者的舆论宣传,2020-7。该文转引的日本防卫省研究所《高陞号の始末及論評 汽船益生号の件》《高陞号の擊沈》对此进行了描述。
【4】李安民,日本在甲午海战中粗暴践踏国际法,https://www.sastind.gov.cn/n10086205/n10086403/c10259839/content.html,2014-4。
【5】杨津涛,日本海军大将,真说过“一生俯首拜阳明”吗?,http://weixin.100md.com/html/tengxun_lishi/201804162877.htm
【6】详见笔者对济南事变的复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011530/answer/3574875292
【7】文热心,青年毛泽东之路(11):问苍茫大地,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0929/c85037-23071459-2.html,2013-9。
【8】 新华社述评:危险的“荣耀” 危险的复活,https://www.gov.cn/xinwen/2014-07/25/content_2724151.htm,2014-7。
【9】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n/2015/0830/c347407-27532044.html,2015-8。
【10】胡新民,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立碑忏悔——改造日本战犯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https://new-qq-com.observersnews.com/rain/a/20220915A04C5S00,2022-9。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朝鲜三池渊将向外国旅行者重新开放
2024-08-15 12:4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相关推荐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143“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267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7“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