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对美国LPG不回头了”
-
曲乔乔。
【文/观察者网 齐倩】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反噬其身,让美国丙烷一度失去中国市场。
据彭博社5月26日报道,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缓和后,许多中国塑料工厂仍不愿重新进口美国丙烷,已转向加拿大和中东。报道认为,这凸显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恢复原有商业联系的难度。有分析指出,考虑到当前关税,使用美国丙烷的利润“并不丰厚”,除非价格出现波动,否则“不会有大量丙烷从美国运往中国”。
丙烷是一种液化石油气(LPG),可用于取暖和生产塑料制品。
数据显示,2024年,特朗普政府上任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进口来自美国。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中国是日本之后美国LPG的第二大买家。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LPG进口量3568.21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1800.77万吨,占比过半。
特朗普上任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进口来自美国 彭博社制图
随着美政府又抛出所谓的“对等关税”,中方实施对等反制。报道称,这实际上使美国对华能源销售变得不可行。特朗普在硬挺了一个月后,终于撑不住了,决定后退一步。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同意在90天内降低关税,将税率下调115%。
但美国贸易商告诉彭博社,在中美关税“休战”后,买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他们仍对恢复购买美国丙烷保持警惕,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继续朝令夕改。
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贸易商表示,截至上周,中国的丙烷脱氢装置(PDH)仍在从加拿大和阿拉伯海湾进口货物。据介绍,该装置是将丙烷转化为塑料基础原料的设施。
他们还透露,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对替代供应感到满意,全球丙烷交易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的溢价正在收窄。报道称,这可能表明美国以外的卖家愿意长期抢占中国业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也是欧美等全球主要消费市场的供应国。
贸易商们还称,沙特最新公布的基准价格是在4月份设定的,约为每吨600美元。上周,一名中国买家以每吨比沙特7月合约价格高出3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批阿拉伯海湾地区的丙烷。本月早些时候,丙烷价格曾溢价每吨70美元,相较之下溢价有所回落。
他们表示,中国买家还在继续抢购来自阿拉伯海湾的液化石油气。
货物追踪和分析公司Vortexa美洲市场分析主管萨曼莎·哈特克称,考虑到当前关税,使用美国丙烷的利润“并不丰厚”,大约每吨仅20美元。她表示,除非美国丙烷价格下跌,或者替代供应的价格上涨,否则“不会有大量丙烷从美国运往中国”。
早在4月份,就有美媒注意到了中美间丙烷贸易变化。当时彭博社报道称,高关税迫使中国买家用中东的LPG取代美国产品,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正在显现。据透露,多达7艘载有美国LPG的运输船原定于5月和6月抵达中国,但现在正前往印度和东南亚。与之对调,卖给这些买家的中东LPG将供应给中国。
航运咨询公司德路里分析称,中国的反制措施将给美国出口带来问题,美国终端扩建计划可能面临延误,库存积压,这都将推高成本,导致LPG找不到买家,从而迫使生产商以低价出售产品或限制产量,这种情况将导致美国LPG生产商持续亏损。
其实,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的不仅是LPG,更是整个美国能源出口行业。
4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已暂停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彭博社制图
报道还称,由于美国滥施关税,美国LPG、乙烷、液化天然气和原油对华出口成为关注焦点。中国已停止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对于LPG和乙烷来说,美国出口量巨大,中国对这些燃料的需求又很高,预计LPG和乙烷市场将受到最为严重的打击。
此外,自中方反击美国关税政策,对美国进口LNG加征关税后,外媒一直紧盯中美间能源贸易往来。4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航运数据指出,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时间不断增加,截至当时已持续超过70天,不断刷新五年以来的间隔纪录。
“这将产生长期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天然气专家索菲·科尔博当时表示,“我认为,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商再也不会签订任何新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合同了。”
美国高关税对于石油行业的影响也在显现。去年5月,加拿大跨山输油管道(TMX)扩建工程开始将阿尔伯塔省的石油输送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太平洋沿岸港口,至今已投入运营一年。5月16日,路透社援引数据称,因特朗普挑起全球贸易战,中国已成为通过该管道运输的加拿大石油的最大客户。
船舶追踪机构Kpler的数据显示,自扩建后的TMX管道全面投入运营以来,加拿大平均每天向中国出口约20.7万桶原油。而截至2023年的过去十年间,加拿大对华石油出口量平均每天仅约7000桶。同期,美国从该管道每天输送约17.3万桶石油。
路透社称,中国成为TMX管道石油最大买家,打破了一些人最初的预期。他们原本预计,这些石油将运往美国西海岸,美国将成为最大买家,因为亚洲可以获得更便宜的俄罗斯石油。
美国特纳梅森能源公司首席能源策略师斯基普约克表示,鉴于中国越来越渴望找到新的、稳定的原油供应,TMX管道新增产能的大部分可能流向亚洲,而不是美国西海岸。他说,“我认为,你会看到几乎所有新增的运油船只都只会朝西驶去”,出口到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液化气- 责任编辑: 曲乔乔 
-
印度腿都要跑断了,“胜利大宣讲”整了个寂寞…
2025-05-27 21:14 印巴冲突 -
特朗普放出“好消息”?“这回,我们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2025-05-27 20: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达尔文港,美企又想来插一脚
2025-05-27 19:53 -
“谈判失败!跨大西洋制裁协调彻底破裂”
2025-05-27 19:31 欧洲乱局 -
中国共产党同周边国家政党对话会在京举行
2025-05-27 18:37 中国外交 -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2025-05-27 18:2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设想的世界秩序:美中俄三分天下”
2025-05-27 17:08 -
澳智库妄称中国或利用他国欠债增强影响力,外交部驳斥
2025-05-27 16:13 -
“日本要求中国科考船停止作业”,中方驳斥
2025-05-27 16:11 -
“美日韩把资源用到别处,导致落后中国,如今要努力啊”
2025-05-27 15:59 -
乌方称中国向俄军工厂供应重要产品,外交部驳斥
2025-05-27 15:31 乌克兰之殇 -
“澳军机舰艇逼近中国友善吗?先反思你们对中国做了什么”
2025-05-27 15:13 中国海军 -
默茨警告美国:升级贸易战试试
2025-05-27 15:1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2025-05-27 15:11 观察者头条 -
澳媒主持人挑事,中国学者:你们必输无疑
2025-05-27 15:04 -
34年后,日本失去最大债权国地位
2025-05-27 15:04 日本 -
李家超:遭美国歧视,欢迎来港求学
2025-05-27 14:51 香港 -
哈马斯接受停火方案?美以否认
2025-05-27 14:25 巴以恩仇录 -
王小云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25-05-27 14:16 -
有中国游客死伤,我驻意大利使馆发声
2025-05-27 14:11
相关推荐 -
-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评论 57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评论 138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 评论 402欧洲央行行长呼吁:这是欧元替代美元的机会 评论 289“仅一代人时间!中国重新定义土木工程极限” 评论 145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放出“好消息”?“这回,我们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
印度腿都要跑断了,“胜利大宣讲”整了个寂寞…
-
“谈判失败!跨大西洋制裁协调彻底破裂”
-
达尔文港,美企又想来插一脚
-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
“特朗普设想的世界秩序:美中俄三分天下”
-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
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
-
莫迪再威胁巴方:要么吃你的饭,要么吃我的子弹
-
刚输了空战的印度,批准“自研五代机”框架计划
-
34年后,日本失去最大债权国地位
-
“美日韩把资源用到别处,导致落后中国,如今要努力啊”
-
“澳军机舰艇逼近中国友善吗?先反思你们对中国做了什么”
-
默茨警告美国:升级贸易战试试
-
“没这国,金穹会漏!”批特朗普短视,又扯上中俄
-
原中候委李石松被公诉,贪腐长达20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