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议员执意要去海底挖矿:美国要是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文/观察者网 王一】围绕是否应该去海底挖矿,美国两党一直争执不休。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反对、执意签署行政令允许海底采矿5天后,美国众议院自然资源委员会于当地时间4月29日就此事召开听证会。
一些矿业高管和共和党人在听证会上对特朗普的行政令捧起了臭脚,宣称这对打破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特朗普政府一直不懈努力地释放美国的自然资源,恢复我们国家的能源和矿产收入,”美国亚利桑那州共和党众议员保罗·戈萨尔(Paul Gosar)称,“没有什么比减缓美国的进步更让我们的对手,比如中国,高兴的了。”
亚利桑那州共和党众议员保罗·戈萨尔 视频截图
重返白宫百日以来,特朗普确实在盘算着世界各地的矿产资源。他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交出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来支付美国的军事援助;他谋夺格陵兰岛,盯上了其广袤冰盖之下未经开发的丰富矿产储备;他动用紧急战时权力,计划增加美国关键矿产和稀土的产量。
就在4月24日,他还签署行政令,开发美国近海的关键矿产和资源,以重振美国在海底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对抗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香港《南华早报》30日报道称,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约60%的关键矿产产量,90%的加工和75%的制造。许多土豆大小的多金属结核蕴藏在海底,其中含有镍、钴和锰等关键矿产,已成为美国试图打破中国对关键矿产控制的一项工具。
在24日的听证会上,加拿大金属公司(Metals Company)首席执行官杰拉德·巴伦(Gerard Barron)也“盛赞”了特朗普的“带头作用”,称他们专门给特朗普送了一个多金属结核摆在他桌上。
巴伦宣称,“中国在陆地上的关键矿产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海底采矿明显也会成为他们的核心战略之一”,“美国正处于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结点”。
该公司试图向众议院自然资源委员会注入这样一种观点,即相较于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海底采矿可以给美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大,可以让美国打破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金属公司声称,他们已经进行了十年耗资巨大的环境研究,可以支持这一结论。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一带的结核矿,其镍、钴和锰的含量,超过了陆地所有储量的总和。这片区域位于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间的公海,面积约为美国大陆的一半。
多金属结核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
但是,金属公司的论调迅速被听证会上的科学家和民主党“打假”。他们认为在海下1.3万英尺(约等于3960米)或更深的深度作业所需的技术尚未获批,而且这样做也不经济、不环保。
俄勒冈州众议员马克辛·德克斯特(Maxine Dexter)批评称,“我们不需要推平海底来为我们未来的清洁能源提供动力”,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是不民主的,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安抚。
“经济论点只是海市蜃楼。财务风险巨大,对生态系统、渔业、原始社区以及我们当地气候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德克斯特称。
一些人还指出,实施这些项目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但与此同时,矿产回收利用技术也在进步,这些技术创新可以大幅减少对镍、钴、铜和锰等多种矿物的需求。比如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制造公司特斯拉近年来就已将其电动汽车中的镍和钴含量减少了一半。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或许不需要再生产那么多新矿产。
“这是补贴掠夺,”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贾里德·霍夫曼(Jared Huffman)抨击称,“我们不应该追求这种不计后果的幻想,而是应该扩大我们已知的有效解决方案——电池、创新、回收、基础设施、产品重新设计,构建真正的循环经济,确保材料持续使用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他指出,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已开始生产不使用钴和镍的电池。
一直以来,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经济利益不应凌驾于环境风险之上。海底采矿可能损害渔业和海洋食物链,影响海洋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美国《华盛顿邮报》此前提到,目前海底采矿活动已被禁止。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其他167个国家正试图就如何监管此类活动达成一致,但美国由于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此没有投票权。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对其海岸200海里以内的水域拥有专属经济权利,但国际水域受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管辖。ISA有权对国际水域海底资源的开采进行规范管理。根据该机构的规定,在他们颁发采矿许可证之前,不能对深海进行开采。这意味着,如果一直没有立法,矿业公司就不能开始深海采矿。
特朗普“冒世界之大不韪”执意允许矿产公司在海底挖矿的行政令,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和谴责。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此前批评称,这是给“国际合作的一记耳光”,是“对多边主义的侮辱”。
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学家丽莎·莱文警告称,生态系统在全球主要循环中至关重要,它们使海洋富饶,孕育鱼类、贝类,为人类提供食物。所有这些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其中一个系统遭到破坏,影响恐将难以预料。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9日也在一份报告中告诫道,海底采矿可能会违反国际法,还会让美国被孤立。
该公司称,如果美国这样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会被鼓励采取类似的行动,在公海进行海底采矿,美国率先采矿的做法带来的“地缘政治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会加剧争议,甚至可能引发冲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赖家琪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2025-04-30 13:43 -
王毅发出5连问:各国都应作出选择
2025-04-30 12:59 中美关系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2025-04-30 11:52 印巴冲突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2025-04-30 11:42 观察者头条 -
国台办怒批:一错再错,只会让台湾更加任美宰割
2025-04-30 11:10 台湾 -
-
法国也来,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2025-04-30 10:36 法国见闻 -
韩国打脸美财长:没这事
2025-04-30 10:25 三八线之南 -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2025-04-30 09:33 中美关系 -
“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中国仪仗兵”
2025-04-30 09:26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2025-04-30 09:2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例行巡航:情况尽在掌握
2025-04-30 07:10 南海局势 -
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多项武器试验,金正恩观摩
2025-04-30 06:37 朝鲜现状 -
美国发生两起小型飞机坠机事故,致2死1伤
2025-04-30 06:33 美国一梦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2025-04-29 23: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2025-04-29 22:4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2025-04-29 22: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2025-04-29 21: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2025-04-29 2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53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153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60“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
法国也来,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韩国打脸美财长:没这事
-
蔡澜回应“入ICU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