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是对的,泽连斯基对美援的天真幻想导致灾难”
-
柳白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遗憾的是,特朗普关于乌克兰的看法是对的。”美国《国会山报》3月18日发表评论员艾伦·库珀曼(Alan J. Kuperman)的文章认为,尽管特朗普关于乌克兰的言论具有争议性,但大多是正确的。库珀曼称,西方公众长期以来被关于乌克兰的虚假信息所误导,比如2014年乌东冲突是由乌克兰激进右翼分子挑起而非俄罗斯无端挑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违背明斯克协议,寻求加入北约激化了与俄罗斯的矛盾,最终导致2022年的大规模冲突。文章总结称,当前冲突本可通过谈判早日结束,但拜登的政策失误和泽连斯基的误判导致了战事的无谓拖延,眼下无论达成何种协议,对乌克兰而言,都只会比当初被愚蠢抛弃的明斯克协议更糟。
“我很少同意特朗普总统的观点,但他最近关于乌克兰的争议性言论大多是正确的。”库珀曼写道,特朗普的言论之所以看似荒谬,只是因为西方观众十多年来一直被灌输关于乌克兰的虚假信息。现在是时候澄清三个关键点,以说明为什么乌克兰人、前总统乔·拜登——而不仅仅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乌冲突的爆发和持续负有重大责任。
首先,最近压倒性的法庭证据,甚至连基辅法院的裁决都证实,是乌克兰右翼武装分子在2014年挑起了暴力,这引发了俄罗斯对乌克兰东南部(包括克里米亚)最初的“入侵”。当时,乌克兰有一位亲俄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他在2010年胜选,获东南部俄族群体强力支持。2013年,他决定与俄罗斯而不是欧洲进行经济合作,随即亲西方的活动人士占领了首都广场和政府办公室,直到亚努科维奇于2014年2月中旬做出重大让步,抗议者才逐渐撤离。
然而,右翼武装分子此时向警察及滞留的抗议者开枪,并谎称警察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人们被“政府屠杀”的假象激怒,推翻了亚努科维奇政权,这位总统逃往俄罗斯。普京随后以保护俄族为由出兵克里米亚并向顿巴斯运送武器。尽管这段历史不能为俄罗斯的“入侵”开脱,但也证明了俄罗斯这么做并非全无理由。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 视觉中国
其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做出了致命的误判。他违反明斯克协议,向北约寻求军援和成员国资格,引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2014至2015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要求乌在2015年底前赋予顿巴斯有限自治权,普京认为此举可阻止乌加入北约或成为北约的军事基地。遗憾的是,乌克兰七年来拒绝履行约定。泽连斯基2019年竞选时一度承诺将履约以避免战争,但胜选后出尔反尔,因为他担心对俄示弱比冒险开战更有损自身形象。
于是,泽连斯基转而加大从北约进口武器,成为普京发出“最后通牒”导火索。2022年2月21日,俄承认顿巴斯独立并派“维和部队”,要求泽连斯基放弃加入北约的诉求。乌克兰拒绝后,俄乌冲突随即爆发。无论有意与否,泽连斯基确实挑衅了俄方。
第三,拜登也对冲突的升级和持续起到了关键作用。2021年底,当普京在乌克兰边境集结部队并要求执行明斯克协议时,显然,除非泽连斯基让步,否则俄罗斯将发动进攻,至少是为了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之间建立陆上通道。
考虑到乌克兰已经对美国军事援助存在生存依赖,如果拜登坚持要求泽连斯基满足普京的要求,这本可以实现。然而不幸的是,拜登将决定权留给了泽连斯基,并承诺如果俄罗斯“入侵”,美国将“迅速果断”地予以回应,泽连斯基以为美国给他对抗普京打开了绿灯。
文章说,如果特朗普当时是总统,他可能不会提供这样的空白支票,那么泽连斯基将别无选择,只能执行明斯克协议以避免冲突。即使泽连斯基仍然拒绝协议并激怒俄罗斯发起进攻,特朗普也不会像拜登那样鲁莽地给予泽连斯基对和平谈判的否决权,拜登曾宣称“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没有关于乌克兰的任何决定”。
正是这一承诺,悲剧性地鼓励了乌克兰延长冲突,期望最终能得到美国决定性的军事援助,而拜登又因核风险限制军援,给了乌克兰不切实际的希望,导致冲突无谓拖延。两年间战线仅变动1%,却导致数十万人伤亡。
如今,尽管细节尚待商榷,但结束冲突的和平方案框架已然明晰。正如美俄领导人在通话中所讨论的那样:俄继续控制克里米亚及乌东南部,剩余乌领土不加入北约但获西方安全保证。可悲的是,若拜登在两年前早将军援与泽连斯基谈判停火挂钩,这样的计划本可以实现。
更可悲的是,对乌克兰而言,现在无论达成怎样的协议,只会比当初被愚蠢抛弃的明斯克协议更糟——这一切都归咎于泽连斯基的政治野心及他对美国支持的天真幻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柳白 
-
马斯克要求起诉后,五角大楼准备用测谎仪揪出“泄密者”
2025-03-23 15:15 美国一梦 -
“英国此举意味着屈服于特朗普的霸凌”
2025-03-23 14: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外长“鼓劲”:我们能赢,对美影响力世界最强
2025-03-23 13:4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真诚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
2025-03-23 13:42 -
英希思罗机场CEO:感到自豪
2025-03-23 11:31 不列颠 -
大规模山火致4死6伤,韩国多地进入“灾难状态”
2025-03-23 10:20 三八线之南 -
谢锋:将关税武器化如同回旋镖, 终将反噬自身
2025-03-23 10:0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乌代表团将于23日举行首次“停火谈判”
2025-03-23 09:51 乌克兰之殇 -
哈马斯政治局高层夫妇被以军炸死
2025-03-23 09:46 巴以恩仇录 -
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2025-03-23 09:33 乌克兰之殇 -
方济各将出院,“还得休养两个月”
2025-03-23 09:05 -
特朗普撤销拜登、哈里斯、希拉里安全许可
2025-03-23 08:31 特朗普 -
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
2025-03-23 07:58 -
以军:空袭加沙、黎巴嫩和叙利亚200多个目标
2025-03-23 07:14 -
美国警告:美公民不要前往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
2025-03-23 06:59 巴以恩仇录 -
美商务部长:500万美元“金卡”,一天卖出1000张
2025-03-22 23:01 美国一梦 -
中日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
2025-03-22 22:39 中日关系 -
“加70%关税也从中国订货,我不想做‘美国噩梦’”
2025-03-22 22:35 美国一梦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岩屋毅
2025-03-22 22:02 中日关系 -
塞尔维亚副总理当面向绍伊古“承认错误”
2025-03-22 22:02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