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无法创新的迷思已破灭”,她警告美国会:我们或错失下次产业革命
【文/观察者网 杨蓉】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低成本大模型在海外“出圈”,凸显中国AI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了华盛顿“翻炒”中国威胁的机会。
据香港《南华早报》7日报道,在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日前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美国分析人士称,中国已经打破了其无法创新的迷思,并借此敦促美国政府与盟友加强合作,并与中国抢夺STEM领域人才。
“北京已经打破了几年前在华盛顿盛行的迷思,即认为中国无法创新,只能借鉴或窃取技术。”地缘政治风险咨询公司Garnaut Global董事总经理莉莎·托宾(Liza Tobin)6日在听证会上谈及中国在AI和机器人领域取得的发展时说道。
据报道,托宾在向USCC提交的书面证词中警告,美国“尚未准备好”与中国这一“主要战略对手”发生长期冲突。“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目前在多个关键领域都依赖于潜在对手,包括稀土矿物、先进电子产品,甚至是武器炸药中使用的高能材料。”
托宾称,随着当前AI与实体工业的深度融合,下一场足以“重塑制造方式”的产业革命正在展开。她担心,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我们正面临着错失下一场产业革命的风险”。
托宾主张美国“正处于与中国的竞争的一个独特历史机遇时刻” 听证会截图 下同
托宾和其他出席听证会的分析人士就此敦促美国重建国内工业能力,利用更精准的出口限制措施和贸易壁垒“对抗”中国经济,并与“民主市场经济体”加深科技领域合作。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中国国际事务专家、经济学家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在其向USCC提供的书面证词中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曾着重打压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发展,但中国绝没有放弃相关目标。他认为,中国未来十年的重点将是进一步减少技术进口。
报道称,诺顿建议,美国政府在其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领域,对华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脱钩”。按照他的说法,中国的许多工业成就可以更直接地归因于其强大的市场环境和创业文化,而非政府产业政策。
“引人注意的是,中国最成功的行业往往是那些准入门槛不是特别高的工业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多元且竞争激烈,为整个产业的成功孕育了众多候选人。”诺顿说。
此外,听证会上也有人提及中国的技术人才优势。“我们未能阻止中国的人才吸收机器。”现美国战略情报公司Strider Technologies全球智能总监、曾在中国从事人力资源工作8年多的蒂姆·康(Tim Khang,音)声称,尽管中国政府没有公布最新数据,但他预计中国近年已经引进了超过10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在他看来,美国国会应改善H-1B签证政策,提高年度配额,并将当前的抽签制度改为基于人才择优的机制,以“反向吸收”来自中国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人才。
“中国系统中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从初中到高中——他们都想来这里的大学学习(STEM)。”蒂姆·康称,美国政府不应“阻拦”他们,而应努力“吸引”他们,“并告诉他们:‘这里有自由,你可以获得公民身份,你可以成为美国人。’”
蒂姆·康建议美国政府放宽对中国STEM人才的签证规定
6日出席USCC听证会的,还有因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受到港警通缉的乱港分子张昆阳。他曾是港独组织“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民间外交网络”的发言人,2020年8月起先后秘密潜逃至英国、美国,现于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任职中国问题研究员。
张昆阳称,中国的AI和机器人生态系统领域发展显著,在主要科技公司的推动下,在仿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即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领域取得不少创新。“这些企业在机器人硬件、AI集成和工业自动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正在使中国成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领导者。”
但张昆阳认为,中国尚未完全取代日本和德国在高精度电机和谐波传动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报道称,他建议,美国深化与日本、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合作,尽可能延缓和限制中国的技术进步,遏制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现代化进程。
从特朗普首个任期到拜登执政时期,再到如今特朗普重新上台,美国政府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在5G、半导体、AI等前沿领域对中国科技公司提出质疑,并综合运用拉拢盟友、限制出口、出台产业政策、交流阻断、人才封锁等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
有媒体认为,这代表美国对外政策的自私性日益凸显。《韩国时报》日前指出,实际上,所谓的国家安全和垄断等问题从未被证实。这种做法严重破坏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暴露美国对他国发展的焦虑和恐慌,执着于维护自身霸权。美国企业不走出舒适区,拒绝竞争,可能正在亲手扼杀自身技术创新的潜力。
今年1月,DeepSeek发布其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接近于美国OpenAI开发的GPT-o1的性能。这一进展业被视为对美国科技精英旧有偏见的颠覆。美国彭博社上月一篇评论文章说,DeepSeek不仅证明了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实现AI领域的突破,还打破了美国意图遏制中国的出口管制网络。
在6日听证会上,有美国智库专家将DeepSeek比作“迭代者”。美国“特殊竞争研究项目”(SCSP)未来技术平台高级总监、前美国国务院外交官戴维·林(David Lin,音)称,虽然中国尚未在科学突破方面超越美国,“但中国所做的是,通过其强大的制造实力,在这些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迭代,使其产品更好、更快、更便宜,而这一过程正通过DeepSeek-R1展现在我们眼前”。
彭博社文章告诫称:“西方越是不愿拆除在理解中国时的那一道壁垒,未来就越会被杀得措手不及。”不过,美国选择的却是进一步构建壁垒:拜登政府赶在1月下台前发布了新的AI相关出口管制措施,特朗普政府也被曝正在研究进一步收紧英伟达对华销售芯片的限制。
对此,中方已表示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坚定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人工智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能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制造新的‘发展鸿沟’。”外交部发言郭嘉昆1月14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说。他指出,美方为维护霸权,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始搞“三六九等”、分“远近亲疏”,其根本目的是剥夺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实现发展的权利。
郭嘉昆表示,美国这种“绊脚石战略”违背各国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的共同利益,引发各界对美国发起“科技新冷战”的担忧。不少美国科技企业和产业协会已经明确反对拜登政府有关举措。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AI- 责任编辑: 杨蓉 
-
“日本之耻”又冲上热搜……
2025-02-08 17:01 日本首相 -
白宫下令:立刻取消,所有!
2025-02-08 16:3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进攻性太强了,咱们得联手…”
2025-02-08 15:5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小包裹的胜利?“特朗普老谋深算,不要轻敌”
2025-02-08 15: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生物医药也迎来DeepSeek时刻,中国比美国又快又便宜”
2025-02-08 15:04 -
特朗普指控南非“歧视白人”?!
2025-02-08 14:2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DeepSeek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025-02-08 14:04 人工智能 -
马斯克对美国能源部动手了
2025-02-08 13:59 -
他话音刚落,俄大使火速“打脸”:不改就免谈!
2025-02-08 13:14 -
美媒挑拨,特朗普回应
2025-02-08 12:30 美国政治 -
以零容忍态度加强打击!中泰联合声明
2025-02-08 12:18 中国外交 -
加总理参选人又来:不会被中国吓到
2025-02-08 11:54 -
特朗普还没发力,欧盟就要跪了?
2025-02-08 11:24 观察者头条 -
几个菜?英国被曝要求苹果“开后门”监视全球用户
2025-02-08 11:16 -
巴拿马拟退出“一带一路”,中方:向巴方提出严正交涉
2025-02-08 11:16 -
闭门谈话意外流出,“吞并我们,特朗普是认真的”
2025-02-08 10: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出席人工智能行动峰会
2025-02-08 10:53 中国外交 -
特朗普玩悬念:等着吧,影响每个人
2025-02-08 10: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早就和特朗普谈好了,美国落后中国了…”
2025-02-08 10:03 -
石破茂极尽讨好,特朗普却说...
2025-02-08 09:58 日本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请求国际支援”,缅泰多个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