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会“反华周”共通过25项涉华法案,美国两党仍互批对方“对华不够强硬”
最后更新: 2024-09-14 13:36:08其中部分法案,美国两党并无共识
美国保守派小报《华盛顿观察家报》(Washington Examiner)认为,共和党领导的众议院在本周通过一系列法案,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并与民主党的拜登-哈里斯政府形成对比。
“尽管所有法案都至少得到了一些两党支持,但‘中国周’的立法,是众议院共和党人在11月之前优先对抗中国影响力和实力的一项努力,希望保住众议院控制权并夺回参议院控制权的共和党,正寻求在大选来临之际对决民主党。”这家立场偏保守派的媒体如是说。
而被认为偏自由派的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则注意到的是,再过两个月不到,白宫和国会的控制权就将在一场新的选举中尘埃落定。尽管这些涉华法案足够强硬,但由于共和党人优先选择民主党人反对的几项政治分歧大做文章,这些法案几乎没有成为法律的机会。
报道就此列举了几项法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一项由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兰斯·古登(Lance Gooden)发起的法案,该法案已于当地时间9月11日在众议院以237票对180票获得通过,其内容是在美国司法部之下重启一项为期6年、类似“中国行动计划”的“2.0版本”,宣称要遏制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学术机构的间谍活动,并制定一套针对实验室和大学研究人员的执法策略。
兰斯·古登资料图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众议院的全体共和党人支持这项法案,但只获得23名民主党人的支持。此外,这项法案更是“罕见”成为白宫针对“中国周”而点名回应的一项。
在当地时间9月10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白宫表示“强烈反对”古登的这项法案,同时声称“仍然致力于赢得21世纪对中国的经济竞争”。“这项立法所设想的案件归类方式会削弱司法部调查和起诉此类犯罪活动的能力,包括使得司法部更难获得受害者和证人的合作。”声明表示。
除了该法案,诸如限制农地购买的法案,有55名民主党人支持;涉及限制孔子学院的法案,则有36名民主党人支持;涉及电动汽车的法案只有7名民主党人支持;而在涉及国会针对国际大流行病和世卫组织的议题上,这一法案除了4名民主党人支持外,其余民主党人均表示反对。
共和党和民主党,互喷对方“对华不够硬”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一篇标题耸动的署名文章——“北京开始摧毁美国经济霸权,正接近目标”。文章炒作渲染称,美国决策者不能对面前最大、最先进的对手傲慢自满,为防止中国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完全超越美国,美国两党必须制定自己的产业政策。
“因为白宫选择不对抗中国,不保护美国的利益,但众议院共和党人却会这样做。”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当地时间9月10日则曾对记者这样放狠话。
“在华盛顿,要想做成一件事,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中国或国家安全的框架下。”刚卸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总裁(负责政府事务)的罗里·墨菲(Rory Murphy)说。他补充道:“对中国过于强硬不会产生任何政治后果。”
《纽约时报》则认为,共和党领导人增加的这些党派行动,似乎是为了把共和党描绘成在对抗中国方面更强硬,而拜登政府在内的民主党人则软弱无能。《华盛顿邮报》也同样直言道,众议院共和党人如此操弄,就是想将民主党描绘成“对华软弱”。
更加值得注意是,就在共和党在众议院层面主导着“中国周”,并不断指责民主党之际,民主党人不甘示弱,也反过来指责共和党人“不够硬”,甚至认为由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只是提交了无伤大雅的“软弱法案”。
资料图:“中国委员会”一号、二号人物穆莱纳尔(右)和克里希纳莫西视频截图
“中国委员会”的“二号人物”、民主党籍高级成员、伊利诺伊州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告诉“政客新闻网”(Politico),“中国周”针对中国太过软弱无力,“‘中国周’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法案遗漏了什么?”
他说:“没有一项法案可以修复我们的工业供应基础,没有一项法案可以解决关键矿产问题,没有一项法案可以修复我们的合法移民制度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没有一项法案可以投资于科学和创新,也没有一项法案可以提升我们劳动力的技能。没有这些举措,‘中国周’一无是处。”
纽约州民主党籍众议员汤姆·索齐(Tom Suozzi)当地时间9月11日更是直言:“‘中国周’的许多内容都不会实现,这些内容不是两党一致认同的,它们没有经过协商,只是被强行通过而已。”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荷兰议会通过涉台动议,中使馆驳斥
2024-09-14 13:25 两岸关系 -
被掉包的“丘吉尔”又找到了
2024-09-14 12:19 -
“我要驱逐海地移民……驱逐到委内瑞拉”
2024-09-14 11:44 美国大选 -
“华尔街空神”:真按哈里斯说的干,美国金融就崩了
2024-09-14 11:40 美国大选 -
拜登政府敲定提高对华关税,“美国人承担成本”
2024-09-14 11:20 中美关系 -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说了句中文:听其言,观其行
2024-09-14 10:51 -
教皇罕见发声:美国人只能“两恶取其轻”
2024-09-14 10:00 美国大选 -
德军舰执意穿越台湾海峡,我使馆发声
2024-09-14 08:42 台湾 -
“波音飞船有些问题让我们不舒服,就这么离开很难过”
2024-09-14 08:41 航空航天 -
意大利一商铺起火致3名中国人遇难,中领馆:敦促意方尽快查明原因
2024-09-14 08:24 -
IMF涉俄重大转变,引欧洲9国“强烈不满”
2024-09-14 08:09 俄罗斯之声 -
-
以色列:接近完全消灭哈马斯
2024-09-14 07:51 巴以恩仇录 -
美方再次歪曲污蔑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耿爽回应
2024-09-14 07:41 乌克兰之殇 -
因参与未遂政变,刚果(金)判处3名美国公民死刑
2024-09-14 06:43 -
厄瓜多尔将关闭驻委内瑞拉使领馆
2024-09-14 06:36 -
“战火”升级!特朗普团队这操作,又把霉粉得罪狠了
2024-09-13 23:40 美国大选 -
打压中国电商,拜登政府宣布动手
2024-09-13 23:05 中美关系 -
“俄方将和合作伙伴分享这一诀窍”
2024-09-13 22:47 俄罗斯之声 -
斯里兰卡前海军司令:中国是真的想建立全球安全
2024-09-13 20:55
相关推荐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05“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78“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76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