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天听证会上还明确拒绝,美国特勤局局长金伯莉·奇特尔突然辞职
最后更新: 2024-07-24 10:43:30综合美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3日,美国特勤局局长金伯莉·奇特尔当日辞职,原因是特勤局未能阻止特朗普遇刺事件。
在22日应讯出席的国会听证会上,奇特尔还曾明确拒绝辞职。
当地时间7月13日,宾夕法尼亚州的20岁男子克鲁克斯,在该州巴特勒市竞选集会现场,从距演讲台大约140米的一处建筑屋顶连开数枪,导致前总统、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右耳受伤,并致现场观众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美联社指出,这次袭击是自1981年里根遭枪击以来,针对美国总统或总统候选人的最严重的暗杀企图。负责保护特朗普人身安全的美国特勤局很快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不少人质疑特勤局制定的安保方案有重大疏漏。据报道,包括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和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在内的共和党高层要求金伯莉·奇特尔辞职。
在事发近10天后,当地时间本周一(22日),应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主席科默传唤,特勤局局长奇特尔出席该委员会主办的听证会,就特朗普遇刺一事做出说明。美联社指出,这将是国会首场调查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杀的听证会,同时也是奇特尔在特勤局任职近三十年来首次在国会作证。
据美媒报道,奇特尔在开场白中就表现出认错态度,她称自己对“任何安全失误负全部责任”,并承认事发时现场“显然出现了故障和失误”。
“特勤局的庄严使命是保护国家领导人。7月13日,我们失败了,”奇特尔说,“作为美国特勤局局长,我对任何安全失误承担全部责任。我们正在全力配合正在进行的调查。我们必须了解发生了什么。”
据奇特尔所说,在枪击事件发生之前,特勤局确实曾被告知现场有一个可疑人物至少二至五次。她还透露,就在集会前几天,枪手克鲁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登上并开枪的屋顶,就已经被确认为“安保潜在薄弱环节”。而且,奇特尔在证词中也提到,联邦调查局告诉过她,枪手曾驾驶无人机飞越集会现场,但她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议员们质问奇特尔,在总统候选人本应受到严密保护的情况下,枪手为何能以如此近的距离接近他,以及在当地执法部门已经认定克鲁克斯“可疑”后,特朗普为何仍被允许登台。
奇特尔对此的解释是,虽然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枪手已被确定为“可疑人物”,但特勤局当时并不知道枪手持有武器,因此没有将其确认为“实际威胁”,否则特勤局绝对不会让特朗普上台。
她解释说,他们当时认为枪手携带的是“步枪测距仪”。“一个背着背包的人并不构成威胁。带着测距仪的人也不是威胁”,奇特尔说,当地执法部门在看到克鲁克斯行迹可疑后,拍下他的照片并分享给工作人员,但直到他开枪前几秒钟,特勤局才确认他构成“威胁”。
奇特尔还表示,在克鲁克斯被认为是可疑人物后,执法人员曾被派去询问情况。不过她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包括何时派出的小组与枪手接触。她辩解称:“在我们的一些受保护地点,经常会发现一些可疑人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构成了威胁。”
按照奇特尔的说法,事发时,当地执法人员就在枪手所在的建筑内。美联社称,但当被问及为何屋顶上没有特工,或特勤局是否使用无人机监控该区域时,奇特尔也拒绝做出详细回答,仅称她仍在等待完整的调查结果。据报道,这项内部调查至少需要60天。
“目前我无法回答枪手究竟是如何进入屋顶的,联邦调查局仍在进行调查。”据CBS报道,奇特尔告诉众人,她并没有事发当天的具体工作时间表,这一度引起会上议员们的笑声。她还说,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审查特朗普集会的安全计划,但有很多人看过这份计划,并在文件上签署了名字。而在被问到她是否认为保护计划足以保护特朗普时,奇特尔又给出了认同的回答。
奇特尔说,在刺杀未遂事件发生后,她打电话向特朗普道歉。但她强烈反驳了特勤局当天投入不足的指控,强调当天有“足够数量”的特工在现场负责安保工作,增加人手并不总是安保加强的最有效方式。她进一步指出,特朗普的安全级别“早在”竞选之前就已提高,并随着针对他的威胁发展而“稳步提高”。不过她依旧不肯提供具体信息,而且这一证词与特勤局发言人早前承认该机构曾拒绝为特朗普加强保护的声明相矛盾。
美媒无一例外不提到,奇特尔含糊其辞,一再拒绝提供有关刺杀事件的具体细节,仅仅承诺在内部调查完成后会透露更多信息的做法,同时激起了两党议员的愤怒,斥其“满嘴谎言”、“完全不诚实”。而奇特尔则称,她正“竭尽所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随着听证会的气氛越来越激烈,得克萨斯州共和党议员帕特·法伦(Pat Fallon)一度拿奇特尔在百事公司做安全主管的任职经历说事,公开嘲讽她能力不足,应该“回去看守多力多滋(百事玉米片薯片品牌)”。
民主党知名“网红”议员科尔特斯(AOC)也加入了批评的行列,称该机构用60天的时间来提供一份完整的报告“不可接受”,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人罗·卡纳(Ro Khanna)则提出,奇特尔应该引咎辞职。
不过,奇特尔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是领导特勤局的合适人选,拒绝辞职。美联社提到,当共和党众议院员南希·梅斯(Nancy Mace)建议她在听证会上就可以开始起草辞职信时,奇特尔直戳了当地拒绝道:“不了,谢谢。”
- 责任编辑: 戴佳源 
-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代表王沪宁将率中共代表团赴越南吊唁阮富仲逝世
2024-07-24 10:04 -
“中企出海越南,发现成本没那么低”
2024-07-24 09:40 -
日本已婚妇女保留原姓咋就这么难?
2024-07-24 08:34 -
谢锋:中美关系正处于止跌企稳的关键阶段
2024-07-24 08:02 中美关系 -
拜登露面了,“他所有精力都用在走路上”
2024-07-24 07:48 -
中方敦促美国摒弃、立即停止
2024-07-24 06:38 -
-
他将开启第四任期,“西方人不理解,但当地人说…”
2024-07-23 23:07 非洲之窗 -
“中国是一道光,所作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是罕见的”
2024-07-23 21:49 中国外交 -
王文涛部长会见美中贸委会董事会代表团
2024-07-23 21:23 中美关系 -
日本车企在华连续失势,新日铁顶不住了
2024-07-23 20:30 日本 -
“日官员开始担忧:若拜登走了,中俄恐将对付日本”
2024-07-23 19:45 日本 -
马朝旭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并举行中日战略对话
2024-07-23 17:50 中国外交 -
“最重要共识:巴勒斯坦14个派别大和解大团结”
2024-07-23 17:45 巴以恩仇录 -
李强致电祝贺冯德莱恩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2024-07-23 17:40 中国外交 -
不只是冲绳,“35年来,驻日美军人员涉性侵案达166起”
2024-07-23 17:07 日本 -
俄副外长:俄伊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4-07-23 16:11 俄罗斯之声 -
“怕他回归,德国已自觉上调军费、收紧对华政策”
2024-07-23 15:58 德意志 -
国情咨文谈南海,他搬出了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2024-07-23 15:54 南海局势 -
外交部:希望菲方不要试图倒退,不要节外生枝
2024-07-23 15:54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8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0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8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