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者警告:美国恐华情绪日益失控,美领导人应更加理性和冷静思考问题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4-03-29 15:33:58(观察者网讯)随着美国政客变本加厉对华抹黑打压,西方学界反思声渐强。
“在如今的美国,中国‘威胁’似乎无处不在。”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3月28日发表了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的评论文章,对美国日益泛滥的“恐华”情绪进行了驳斥。罗奇指责这种情绪夸大其词近乎歇斯底里,那些针对中国的指控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却从来没有确凿证据,其背后是美国两党“政治化”的演绎推理在起作用。他警告,对中国的过度恐惧很容易掩盖许多由美国自己造成的问题,美国领导人应更加理性和冷静地加以思考。
这篇题为“美国的恐华情绪脱轨,阻碍了自身进步之路”的文章提到,美国当下的反华情绪已经持续多年,最早始于美国决策者对华为提出国家安全担忧。作为中国的国家科技冠军和开发新型5G电信设备的市场领导者,华为被指控可能为所谓中国间谍活动和网络攻击设置“数字后门”。
但华为只是一个开始。此后,美国陷入了一场全面爆发的“恐华症”(Sinophobia)。罗奇说,他从不轻易使用这样的词语。《牛津英语词典》将“恐惧症”(phobia)定义为“对特定物体或环境引发的极端或非理性的恐惧或胆怯”。
3月14日,美国华盛顿特区,TikTok的创作者们从美国国会大厦游行到白宫,要求保留TikTok/视觉中国
“事实上,‘中国威胁’现在似乎无处不在。”文章写道,美国政府实施出口管制,切断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渠道,这是美国阻碍中国人工智能雄心的举措之一。美国司法部还刚刚起诉一个所谓涉嫌攻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黑客组织。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建筑、码头的装卸起重机以及TikTok给美国带来所谓风险也被大肆炒作。
美国人的担忧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罗奇注意到,美国政府将一个多边问题——与100多个国家的贸易逆差——误判为一个双边问题,并用关税来惩罚中国。其他人也在警告,随着南海和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华盛顿对中国“军事威胁”的夸张说辞有时近乎歇斯底里。
“有充分的理由担心,这种日益严重的恐惧症会在美国失控。”罗奇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的‘抹红’(red-baiting)时代以来,美国还从未如此诋毁过另一个大国。”当时,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和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双向发力,打着保护美国人免受苏联间谍和影响的幌子,带头对所谓“同情共产主义”的人发起攻击。
美“中国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左)和该机构民主党领袖克里希纳莫西/美联社
如今,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另一位政客、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 )凭借众议院“中国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牵头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未经证实的指控,这令人想起当年HUAC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暗时光。虽然加拉格尔将于4月从国会退休,但他留下的风气将继续存在,他不仅是彻底封禁TikTok法案的共同发起人,还是国会势力的领导者,这些都给支持对华接触的声音蒙上了长长的阴影。
罗奇在文章中指出,美国的一连串指控披着不透明的国家安全的外衣,体现了美国未经证实的恐惧。任何一项指控都没有“确凿证据”,都是关于中国日益咄咄逼人的间接“证据”。很明显,背后是美国两党“政治化”的演绎推理在起作用。
例如,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要求我们“想象”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高速公路上“武器化”会发生什么。
前总统特朗普任命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警告称,“一旦中国决定发动攻击”,中国恶意软件可能会导致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瘫痪。
一名前美国反情报官员甚至将中国制造的起重机中的传感器比作特洛伊木马。
罗奇说,还有许多类似这样虚构的“假设”,但都缺乏能证明意图或行动的确凿证据。
雷蒙多:“试想一下,假如美国路上行驶有300万辆中国汽车,而北京可以让它们全部同时熄火。”
“是什么让美国对中国做出如此恶毒的反应?”文章指出,美国长期以来不容忍与之竞争的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治理体系,“美国例外论”的主张似乎迫使美国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冷战时期是这样,今天亦然。
罗奇发出警告,对中国的过度恐惧很容易掩盖许多美国自己造成的问题。比如双边贸易逆差很可能反映了个别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但广泛的多边贸易逆差更多地源于美国长期预算赤字,导致国内储蓄不足。
同样,所谓技术威胁也并不是所谓中国盗取美国知识产权所能解释的,它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美国在研发投资和高等教育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的不足。美国政客往往把指责中国当作一种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反躬自省。
另一方面,愈演愈烈的“恐华症”将导致事实越来越模糊,推高与中国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一旦根据这些焦虑采取行动,美国可能会引发本想阻止发生的结果。
罗奇最后提醒美国领导人,不应把过度“恐华”行为视作正当反应,应该更多理性和冷静地思考问题。发挥全球领导力同样要求做到这点。
“在1933年的首次就职演说中,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用令人难忘的一句话强调了这种危险病态的最终风险:‘我们唯一要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在眼下的恐华狂热中,这一点非常值得铭记。”罗奇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经济学人》:欧洲经济遭“三杀”,俄乌冲突、中国、特朗普
2024-03-29 15:27 欧洲乱局 -
内塔尼亚胡重大政治危机:犹太教徒或被迫上前线
2024-03-29 15:17 巴以恩仇录 -
美国没援乌,他倒急了:会被中国大陆看到你们的软弱!
2024-03-29 15:02 -
印度尼西亚当选总统普拉博沃将访华
2024-03-29 14:59 中国外交 -
“我们美国人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2024-03-29 13:28 中美关系 -
召回一周内,已宣布5人死亡!小林制药中国公司回应
2024-03-29 11:14 -
俄中大学生联合研制的首颗卫星5月发射:将寻找失踪物体
2024-03-29 11:05 中俄关系 -
俄罗斯否决,中方弃权
2024-03-29 10:27 朝鲜现状 -
刘振民谈南海:东亚人民应觉醒,联合自强是正道
2024-03-29 10:16 南海局势 -
“要三思啊,这种民族主义口号将毁掉国家”
2024-03-29 10:15 俄罗斯之声 -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2024-03-29 10:06 观察者头条 -
“美正拟中国先进芯片企业黑名单”,驻美大使馆回应
2024-03-29 09:53 中美关系 -
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即将离任回国
2024-03-29 09:24 中国外交 -
联合国再警告:英国这事令人担忧
2024-03-29 08:35 不列颠 -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2024-03-29 08:31 俄罗斯之声 -
国际法院新命令:以色列需采取行动解决加沙饥荒
2024-03-29 08:22 巴以恩仇录 -
“应以此为契机,就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规划”
2024-03-29 07:05 中国外交 -
“俄罗斯恢复死刑,没啥戏”
2024-03-29 00:09 博鳌论坛 -
“如果TikTok被禁,美科技巨头也应该被调查”
2024-03-28 23:09 中美关系 -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2024-03-28 22:31 俄音乐厅恐袭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