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关注中国绿色动力船舶制造目标,称“中国希望主导清洁造船新时代”
-
严珊珊.
(观察者网讯)船舶制造业有“综合工业之冠”之称,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我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随着造船业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超级周期”,我国船舶工业的绿色发展计划引起了外媒的关注。
12月2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对外发布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
美国彭博社和英国路透社等外媒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彭博社将中国的阶段发展目标形容为“中国希望主导清洁造船新时代”。
2023年12月5日,为期4天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观众在参观绿色动力船舶。(图源:视觉中国)
五部委发布的这份行动纲要指出,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全球海事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行动纲要明确了两个阶段目标。
——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国际同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骨干企业减污降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制造水平有效提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到2030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绿色船舶产品形成完整谱系供应能力,绿色船舶技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绿色船舶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领先;骨干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示范企业,全面建成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路透社注意到了第一个阶段目标,指出中国计划在2025年之前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使用清洁能源的船舶,并称行动纲要没有给出相关船舶数量的任何预估数字。
路透社称,中国计划建造更多以液化天然气、甲醇等低碳燃料为动力的船舶,是中国政府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做出努力的体现。
彭博社指出,上述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计划,即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世界各国努力减少排放,重点发展那些将获得重视的行业,从而使其庞大的工业园区经得起考验。文章称,中国已经在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全球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彭博社提到,目前,造船业正面临一场大规模转型,航运企业开始用绿色动力船舶来替代化石燃料船舶。今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在最新的减排战略中提出,要尽快使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在考虑到不同国情的情况下,在2050年之前或该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统计的数据,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船舶的订单占全球订单的比重从2019年的约15%跃升至2022年的近40%。该机构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以甲醇为动力的船舶的订单增加了一倍多。
彭博社还注意到,除了计划建造更多以液化天然气、甲醇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船舶外,中国还计划加快液氨、液氢、液态二氧化碳等新型运输船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航运巨头的绿色船舶高额订单近期花落中企。今年9月,中国船舶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与欧洲某知名班轮公司签订了多艘甲醇动力双燃料9200箱集装箱船新造船合同,合同总金额约10亿美元,约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2%(以2023年9月26日汇率测算)。
12月21日,中船防务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该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正在参加丹麦航运公司马士基多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支线集装箱船的招投标项目。
12月24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离港出海,进行首次试运营。这标志着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航母、液化天然气船及大型邮轮,均已被中国攻克。
早在去年9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其发展目标提到,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配套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绿色智能船型实现批量建造,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1-11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韩媒上个月发文称,今年,韩国造船业全年接单量或排名全球第二,第一名预计将连续第三年被最大竞争对手中国夺走。
另据央视新闻今年7月报道,2022年我国全年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
2023年12月7日,上海,由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为法国船东建造的全球首艘13000箱液化天然气双燃料集装箱船正式交付。交付后该船将运营于南美航线,也是这条航线上的最大双燃料型集装箱船。(图源:视觉中国)
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船,除了使用传统的石油燃料,还引入了液化天然气,可以直接降低28%以上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船艏防风罩可以降低2%左右的燃料消耗。绿色船舶除了体现在动力之外,也体现在设计建造的各个环节,无纸化建造等数字化节能手段正被广泛应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严珊珊 
-
乌方称俄122枚导弹空袭乌全境,“冲突以来最大规模”
2023-12-29 22:54 乌克兰之殇 -
菲驻美大使“喊穷”:太贵,没钱买
2023-12-29 22:13 -
炒作中美开战,他称“中国10年内准备不好”
2023-12-29 20:56 中美关系 -
“印度基建想借鉴中国模式,但绝非易事”
2023-12-29 20:34 龙象之间 -
缅北武装冲突造成中方人员伤亡,我外交部:强烈不满
2023-12-29 19:44 缅甸局势 -
制裁近两年后,俄制造业PMI升至7年内最高
2023-12-29 19:31 俄罗斯之声 -
禁用华为设备后,英国5G网速在G7垫底
2023-12-29 18:11 -
乌克兰外长教西方做事:欧洲根本不懂怎么打仗……
2023-12-29 17:15 乌克兰之殇 -
菲军方称要在仁爱礁建造永久建筑,中方:将坚决应对任何挑衅
2023-12-29 15:51 南海局势 -
“五艘驱逐舰”,印度出手
2023-12-29 15:40 印度惊奇 -
阿根廷援乌俄制直升机?俄大使回应
2023-12-29 15:35 俄罗斯之声 -
“美国盟友与这事保持距离,不想显得‘挺以色列’”
2023-12-29 15:33 巴以恩仇录 -
荒谬!他挑拨:香港解禁日本海鲜,就能体现“一国两制”
2023-12-29 15:30 日本 -
俄罗斯警告“若遭报复别惊讶”,韩国还在嘴硬
2023-12-29 14:26 俄罗斯之声 -
英美法德联合谴责
2023-12-29 14:10 -
SpaceX发射美军X-37B“轨道实验飞行器”
2023-12-29 13:50 -
“比希特勒还坏!”土以领导人隔空互撕,以方放狠话
2023-12-29 11:46 巴以恩仇录 -
“与教皇讨论了和平方案,80多个国家参与”
2023-12-29 11:13 乌克兰之殇 -
数千阿根廷人再上街:我们选米莱,不是让他当皇帝
2023-12-29 11:09 -
第二个!美国缅因州取消特朗普初选资格
2023-12-29 10:31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