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军开始灌海水”,但不确定人质是否仍藏身地道
(观察者网讯)
《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12日引述美国官员消息称,以色列军方已开始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庞大地道网络灌注海水。以军方面没有回应报道,称其针对地道的攻击属于机密。
根据以军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仍有135名人质被扣押在加沙,尚不清楚他们是否在隧道内。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2日被问及“水淹计划”时只表示他“并不确知”隧道内的人质情况。此外,专家们还担心用海水淹没加沙的地下隧道,极有可能对已经面临严重供水危机的加沙地带造成更多潜在危害。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士兵展示在加沙地带希法医院地下发现的一条地下隧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此前报道,以色列军方11月中旬左右便在加沙地带西北部的沙蒂难民营(Al-ShatiCamp)以北约一英里(约合1.6公里)安装了至少5台抽水泵,每台抽水泵每小时可抽取数千立方米的海水,预计几周内就能用海水淹没加沙地带的地下隧道。
根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了解以色列军方行动的美国官员透露,以色列日前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2台水泵,并在进行了一些初步测试之后便开始实施其计划。美国广播公司(ABC)12日晚些时候也援引两名美国官员“证实”,以色列“最近”开始向哈马斯隧道灌入海水。
两家媒体也提到,该行动仍处于“早期阶段”。庞大的隧道网络仍是以色列实现摧毁哈马斯军事能力目标的主要挑战之一。以色列军方一直指控哈马斯将人质、战斗人员和弹药藏匿在隧道中,并认为灌注海水或有助于摧毁该网络,但考虑到地道的规模及其设置的厚厚的防爆门,以方仍在评估这种战略的成效。
根据以色列军方的说法,以方已经在加沙地带发现了至少约800条地道,并认为实际规模应该更大。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前,哈马斯方面曾表示,其已在加沙地区地下建立起长达逾400公里的隧道网络,路透社称,这与纽约地铁系统规模相当。
图片来源:英国广播公司(BBC)
目前尚不清楚隧道内是否还留有人质。在以色列媒体上周泄露的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与获释人质及其家属的通话录音中,有人愤怒地告诉内塔尼亚胡,他们担心“水淹地道”计划会危及被扣押人员的性命。根据以军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仍有135名人质被扣押在加沙。
以色列军方没有回应《华尔街日报》和ABC的报道,称其针对地道的行动属于机密。《以色列时报》12日则在其报道中提到,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哈勒维上周曾表示,“任何能让我们比敌人更有优势、使其失去这一资产的手段,都是我们正在评估使用的手段”,淹没隧道“是一个好主意”,但他不会评论其具体细节。
美国总统拜登拒绝直接回答有关以色列正打算“水淹地道”的问题。路透社称,在当地时间12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联合发布会上,拜登被问及相关报道时没有直接谈及以色列的做法,只谈及了地道内的人质问题。“有人断言......这些隧道里没有人质,但我并不确知。”
以色列前军事情报局长阿莫斯·亚德林称,现阶段哈马斯正在转入地下。《华尔街日报》引述军事分析家评估,以色列尚未摧毁哈马斯大部分地道网络,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案。除了海水灌注之外,以军尝试以空袭和液体炸药,以及派遣机械人、军犬和无人机来攻击该网络。
此前,熟悉这一问题的多名前美国官员曾承认,“水淹计划”会让拜登政府陷入困境,并可能招致全球谴责。但他们认为,这是永久摧毁哈马斯庞大地下隧道系统的少数几个有效方案之一。环境专家和环保人士则提醒,直接取用海水淹没地道的做法,也可能对已经面临严重供水危机的加沙地带构成更多潜在危害。
荷兰和平组织PAX人道主义裁军项目负责人维姆·兹维宁伯格(Wim Zwijnenburg)曾研究中东战争对环境的影响。他说,假设已有约三分之一的哈马斯地道网络被破坏,以色列也还须抽取100万立方米左右的海水才能瘫痪剩余地道。
兹维宁伯格说,加沙居民从地下抽水饮用或做其他用途,但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地下水开始盐化,人们此前主要依赖海水淡化厂获取日常用水,而水淹地道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加沙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储存在地道内的危险物质也可能渗入地下。
2015年,埃及曾用海水淹没在与加沙接壤的拉法边境口岸下的地道,来阻止当时由此盛行的商业货物、燃料和武器走私活动,引发附近农民抱怨农作物受损。
当地时间2013年5月16日,肯德基快餐食品通过连接加沙地带和埃及的地下隧道抵达加沙城后,一名快递员搬运着袋装食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加沙地带唯一的天然水源是沿着东地中海海岸从埃及北部穿过加沙地带再到以色列的沿海含水层,但由于海水入侵、化学品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约96%来自该含水层的家庭用水不适合饮用。除了海水淡化以外,加沙地带饮用水也依靠从以色列购买。
海水淡化厂的运作需要大量能源。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三座海水淡化厂由于燃油短缺已停止运行。另外,由于设备缺乏维护、进口限制和电力短缺,当地的污水处理厂长期无法满足需求。来自以色列的三条输水管道中,一条已经关闭,另两条的供水量也急剧下降。
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的供水就已经无法满足世卫组织建议的每人每日最低用水量的要求。目前,加沙地带每人每天更是只能获得1-3升的水,而绝对最低限度应为每人每天15升。因此,不少居民只能被迫将海水当作主要生活用水来源,甚至只能自行处理海水来饮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美“中国委员会”又挑事,鼓动美联储为中美冲突做压力测试
2023-12-13 10:20 中美关系 -
尹锡悦访问阿斯麦总部,就半导体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
2023-12-13 10:13 -
习近平将会见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
2023-12-13 09:55 -
“他的下场会和瓜伊多一样,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下场”
2023-12-13 09:37 -
人权事务,中俄一起谈
2023-12-13 09:17 中俄关系 -
又一国反对乌克兰“快速入盟”
2023-12-13 09:04 欧洲乱局 -
缅甸取代阿富汗成世界最大鸦片生产国
2023-12-13 08:46 -
以色列遭拜登“强硬”警告,联大153票通过停火决议
2023-12-13 08:31 巴以恩仇录 -
卡梅伦会见黎智英之子,我使馆:强烈谴责
2023-12-13 07:20 香港 -
联大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新决议,要求巴以立即停火
2023-12-13 06:55 巴以恩仇录 -
欧盟插一脚,我使团坚决反对
2023-12-13 06:55 南海局势 -
中越双方宣布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
2023-12-12 23:05 观察者头条 -
“中国值得尊敬,它是全球安全的稳定性因素”
2023-12-12 23:00 -
持续发酵,FBI局长访问印度
2023-12-12 22:34 -
沙特大臣力邀中企:考虑我们的巨大需求吧!
2023-12-12 22:27 -
巴勒斯坦:敦促美国承担推动停战的责任
2023-12-12 22:08 巴以恩仇录 -
“以军袭击加沙北部唯一运营医院,部分医护人员被枪杀”
2023-12-12 21:10 巴以恩仇录 -
“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023-12-12 20:54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中方坚定支持越南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023-12-12 18:48 中国外交 -
习近平:中越关系将进入新阶段
2023-12-12 18:46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