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后脚访美访华,澳大利亚对中国“做两手准备”?
最后更新: 2024-05-07 15:37:21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触底反弹”,从回暖快进到升温阶段:
仅回顾过去两三个月,中澳双方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下的“大麦案”、“葡萄酒案”和“风塔等案”接连迎来转机;
适逢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历史性访华50周年,现任澳总理办公室还抢在阿尔巴尼斯正式访美之前,周末“加班”官宣了下周访问中国并出席第六届进博会的具体日期,表示将与中方讨论在经济联系、气候变化和民间联系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这也是两国关系开始走低之后澳总理首次访华,上一次还是2016年的特恩布尔。
然而,“五眼联盟”成员国澳大利亚在访华前先行访美,也引发了全球媒体关注解读。澳资源部长附和美国,在所谓“关键矿产”问题上所做出的表态,又是否意味着澳大利亚一边推动对华关系改善,一边对中国“做两手准备”?
与此同时,澳总理访华时间点有何特别之处?与澳大利亚相比,同为“五眼联盟”成员的新西兰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有何妙法?阿尔巴尼斯想要平衡与中美的关系,他能做到吗……围绕相关议题,观察者网联系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及夫人在白宫举行国宴,欢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夫妇。 图自IC Photo
“澳美同盟是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基石,这点肯定不会变。”但是陈弘同时指出,澳大利亚和任何国家建立这个同盟、那个伙伴关系,中国不会抱有任何立场和态度,前提是不能以中国作为代价。而前年刚刚解密的信息显示,澳大利亚曾在特殊时期顶住美国压力,向中国增加出口小麦。
他认为,莫里森政府是“黑天鹅式”的例子,中澳关系在阿尔巴尼斯上台短短一年多时间的变化也证明,现任澳总理有他的外交理念和政治智慧。“美国希望它在自己的对华棋局中充当棋子,问题是澳大利亚多大程度上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是真正同步,还是简单地跟上节奏,而不至于过分地掉队?”
这一点,陈弘觉得,澳大利亚确实需要向新西兰学习。
多次扬言“毁约”后,澳大利亚政府近日发布审查结论:没必要更改或取消中企的达尔文港租约 图自澳北领地政府网
以下为文字实录:
【文/观察者网 童黎】
观察者网: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1月4日至7日访华期间,将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方表示欢迎。这项特殊行程释放了哪些信号?此次澳总理访华有何象征意义,又有何现实意义?
陈弘:阿尔巴尼斯访华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政治,二是经济。
从政治上看,阿尔巴尼斯这次强调了纪念澳大利亚工党籍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惠特拉姆是政治上的巨人,1972年率领工党竞选获胜,出任澳总理,并在数周后与中国建交,然后于1973年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中国。
这和现在有极大的相似性,形成了一种平行。
首先,中澳关系前几年可以说处于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然后,阿尔巴尼斯在去年竞选获胜,同样在第二年准备踏着巨人的步伐访问中国,推动两国关系“触底反弹”。这实际上有继往开来,揭开中澳关系下一个50年新篇章的意味。
从经济上看,经贸关系是中澳关系的试金石。所以阿尔巴尼斯选择在进博会期间访华,给出的信号也非常清晰,就是希望以经贸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复苏和发展,同时非常明确地表明他完全认可一个开放的中国对中澳两国都有好处。
所以我觉得,阿尔巴尼斯访华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鲜明。继他的前前任特恩布尔2016年访华之后,这是两国关系开始走低之后澳总理首次访华,甚至可以称之为“破冰之旅”。
观察者网:澳大利亚方面早早吹风总理将在年底访华,行程最终定在了11月初,这个时间点有何特别之处?您认为澳总理访华的时机是否成熟?为什么?
陈弘:阿巴尼斯在去年5月竞选期间就明确表态,要改善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胜选执政之后,他也一直在放出风声说愿意访问中国,原话是“如果中国对我发出访华邀请,我就会接受”。
他也因此受到了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阻挠,国内一些政治势力要求他对访华预设条件,等于破坏他的出访计划。但是在宣布这次行程之前,阿尔巴尼斯多次强调“不预设任何条件”,澳大利亚和中国发展稳定的建设性关系对两国和本地区都有好处。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他周一(23日)动身访美之前,内阁办公室在礼拜天(22日)下午急急忙忙宣布了访华的具体日期。这是很值得玩味的,他生怕在访美期间受到美方的阻挠,所以先行锁定访华行程。这也能看出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确实顶住了种种压力,排除了各种干扰,决心非常明确。
而关于澳总理访华时机的问题,情况是这样的。
在工党执政之前,中澳关系出现了“自由落体式”的下降。两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纠纷、摩擦,这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任何国与国之间总归会有纠纷。
阿尔巴尼斯在上台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比较稳健地推进两国关系改善,中澳关系可以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所以在被问到“两国关系是不是要回暖了”的时候,我认为现在中澳应该已经过了回暖的阶段,进入到升温的阶段。
过去莫里森政府动不动就给两国摩擦贴上政治标签,非但无助于事态解决,反而激化矛盾。随着两国之间的纠纷在一一得到解决,中澳关系企稳向好,这也为澳总理访问中国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1日,澳大利亚悉尼,现任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将出任新一任澳大利亚总理。 图自IC Photo
观察者网:外界在谈到中澳关系时,经常会提到与澳大利亚同为“五眼联盟”成员的邻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对华政策有何不同之处?
陈弘: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有几方面不同。
首先新西兰的对外政策采取了比较独立的态度,而且在处理对美关系的时候相当独立。越南战争时期,美国要求新西兰出兵,新西兰拒绝。当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有一个军事同盟,但是新西兰拒绝美国军舰进入自己的领海,因为新西兰是无核国家,它说美国军舰里面可能有核武器。美国一怒之下把新西兰踢了出去,所以它和美国现在不是军事同盟,是“partner”,“伙伴” 。
在处理中国问题的时候,新西兰也始终强调符合自己本国的利益,而不是把它和美国的关系凌驾于它和中国的关系之上。所以,中新关系一直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中的一个典范,两国交往创造了好多个“第一”。
而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基石,是澳美同盟,这和新西兰有鲜明不同。
实际上也很“搞笑”,新西兰好几次给澳大利亚上课。尤其是莫里森政府时期,新西兰的贸易部长和外交部长都公开表态,新西兰能够妥善处理好和中国的关系,同时又能够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澳大利亚必须要向新西兰学习。澳大利亚当时非常恼怒,“小兄弟居然来教训我”,对吧?
我也认为,澳大利亚确实能从新西兰处理对华关系的做法上学到不少东西,有不少该注意的地方。
- 责任编辑: 童黎 
-
中法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
2024-05-07 14:17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同马克龙会见期间双方达成的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
2024-05-07 14:15 中国外交 -
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
2024-05-07 13:59 -
“这些国家风险高,也得给我上,不然就得依赖中国”
2024-05-07 13:35 -
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我们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
2024-05-07 13:25 -
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
2024-05-07 13:21 中法关系 -
约旦国王当面警告拜登
2024-05-07 13:08 巴以恩仇录 -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
2024-05-07 12:09 观察者头条 -
他又来:美国连胡塞都搞不定,怎么让盟友放心搞定中国
2024-05-07 11:13 中美关系 -
彭丽媛参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会见阿祖莱总干事
2024-05-07 10:49 -
“俄计划建新管道,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2024-05-07 10:43 中俄关系 -
欧核中心理事会主席:我有信心中国科学家能做到
2024-05-07 09:59 科技前沿 -
中方将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2024-05-07 09:44 中美关系 -
加沙民众上街庆祝,结果以色列说…
2024-05-07 09:41 巴以恩仇录 -
一驻韩美军在俄被捕,“涉盗窃和殴打女性”
2024-05-07 09:37 俄罗斯之声 -
44岁男子穿裙子戴假发只为逃出乌克兰,被抓现行
2024-05-07 09:09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下令“核武演习”,美方回应
2024-05-07 08:27 俄罗斯之声 -
“美日草案不全面、不平衡,中方无法支持”
2024-05-07 07:33 中国外交 -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背后藏着猫腻…
2024-05-07 07:30 -
习近平送给马克龙的一份特殊礼物
2024-05-07 06:57 中法关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