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官员承认“监视”印度官员,印媒:是美国给的情报
最后更新: 2023-09-22 19:59:48(观察者网讯)
加拿大、印度之间因加籍锡克教领袖遭暗杀事件而起的外交龃龉愈演愈烈之际,加媒当地时间21日又曝出猛料称,加拿大针对印度提出的指控是基于对多名印度官员的“监视”,“五眼联盟”盟国之一也协助提供了情报。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21日引述加政府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加拿大政府在长达数月的暗杀事件调查中收集了“人力情报和信号情报”,其中包括涉及多名印度官员本人的通信,这些官员中有印度驻加拿大外交官。此后,美联社也援引一名加拿大官员说,加方指控基于对于印度驻加外交官的“监视”。
所谓“人力情报”,就是由情报部门在海外以人力从事情报搜集行动,而现代语境下的“信号情报”则主要是指对网络空间的通信活动进行拦截和识别。有印媒直白地指出,这通常意味着电子窃听。
两篇报道都提到,这些情报并非完全来自加拿大,而是有部分由一个“五眼联盟”成员国提供。“五眼联盟”是由五个英语国家所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据路透社,加方在公开提出指控前,已经在“五眼联盟”内部讨论此事。
CBC和美联社称,加方官员没有透露是哪个盟国提供的情报,也没有详细说明通信内容或获取方式。不过,《印度时报》22日引述印度TNN电视台猜测称,从华盛顿当天站出来支持加拿大的“强烈态度”来看,这个匿名盟国“指向美国”。
2022年6月27日,德国巴伐利亚州,印度总理莫迪(左)、美国总统拜登(中)、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右)出席G7峰会。图片来源:澎湃影像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21日就加拿大指控印度参与杀害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表示,美方深表关切,支持通过执法和外交程序查明真相,确保追究犯罪者的责任。他当天首次证实,美国不仅就此一直与加方保持密切磋商,支持其在此次调查中所做的努力,也一直与印度高级官员保持联系。
沙利文还坚称,美国不会因为此案涉及关键盟友印度就刻意低调处理,否认这对美加关系造成了损害。“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事情,我们将继续努力。”他辩称,“像这样的行为不会得到特殊豁免。无论涉及哪个国家,我们都会挺身而出,捍卫我们的基本原则。”
今年6月18日,45岁的加拿大公民、知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温哥华附近一座锡克教寺庙外遭两名蒙面枪手枪杀,引发多国锡克教社区抗议。三个月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国会发表紧急讲话,称加拿大安全部门正在调查“可信指控”,认为尼贾尔之死可能与印度政府特工有关。
截至目前,加方一直拒绝披露其所掌握的证据,并暗示可能要等到最终的法律程序中再公布。特鲁多21日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后称,他保证,在国会公开这些指控的决定并非“轻率”,“我们是以最严肃的态度做出这一决定的”。
CBC还提到,在这场从幕后逐步展开至幕前的外交危机中,加拿大官员曾多次前往印度寻求合作调查尼贾尔之死。加拿大总理国家安全和情报顾问乔迪·托马斯曾于8月中旬在印度访问四天,本月又访印五天。加消息人士称,在闭门对话中,没有一位印度官员否认此案核心的重磅指控,即有证据表明印度政府参与了在加拿大领土上暗杀一名加拿大公民的行动。
被刺杀的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 图片来源:印媒
舆论普遍认为,特鲁多的公开表态,让同属英联邦成员国、同为美国拉拢对象的加拿大和印度爆发了近年来最严重的外交争端,两国很快互相驱逐了一名负责情报工作的高级外交官。印度告诫身在加拿大和计划前往加拿大的印度公民保持“最高警惕”,暂停了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服务。
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向CBC透露,加拿大方面正在权衡报复措施,但尚未做出任何决定。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同样暂停印度游客的签证处理时,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21日仅称,此事无关地缘政治,渥太华正专注于将凶手绳之以法。此前,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相当于大使馆)宣布暂时“调整”驻印人数,但使领馆仍将“开放且正常运作”。
印度和加拿大还暂停了此前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加拿大国际贸易、出口促进、小企业与经济发展部长伍凤仪推迟了原定10月对印度的访问,两国原本计划在今年内达成协议。2022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02亿美元,双边贸易往来并不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媒体看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场风波中正面临加拿大和印度之间选边站队的风险,因为他们越来越将印度视作对中国的制衡,正努力确保此事不会波及到其他国际关系。印度在线媒体《公民报》20日称,“印度与加拿大的裂痕可能演变成印度同整个西方的问题”,印度不会遵照西方的利益行事,美国对抗中国的“印太联盟”前途未卜。英国《卫报》直言,西方应从这场风波中吸取教训,一些人寻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乃至利用其对抗中国,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习近平会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
2023-09-22 19:50 -
塞瓦斯托波尔市长:俄黑海舰队指挥部遭导弹袭击
2023-09-22 19:29 俄罗斯之声 -
习近平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
2023-09-22 19:16 -
美国驻日大使称中方对排海的反应是“经济胁迫”,中方回应
2023-09-22 18:57 福岛核泄漏 -
欧盟贸易专员将访华,“预计讨论电车反补贴调查问题”
2023-09-22 18:05 观察者头条 -
泽连斯基在美表态:乌军会夺回巴赫穆特
2023-09-22 17:49 乌克兰之殇 -
国会同意拘留后,李在明首次发声
2023-09-22 17:43 三八线之南 -
拜登扭头就走,卢拉:emm…
2023-09-22 17:36 -
他拒了泽连斯基:咱没空...
2023-09-22 17:18 乌克兰之殇 -
美监管机构:F-35任务执行率仅为55%,远低于90%的目标
2023-09-22 16:53 美国一梦 -
习近平会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
2023-09-22 16:40 中国外交 -
中蒙俄联合试运行第二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2023-09-22 16:22 一带一路 -
柬埔寨国王抵达杭州,将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
2023-09-22 15:55 中国外交 -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初举行?外交部回应
2023-09-22 15:50 中国外交 -
关于中国新版标准地图,马来西亚总理:中方的说明令人放心
2023-09-22 15:41 南海局势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2023-09-22 15:27 俄罗斯之声 -
“所有侵略过我们的人,如今都在大谈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2023-09-22 15:17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2023-09-22 13:55 三八线之南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2023-09-22 13:54 中国外交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2023-09-22 13:41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32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54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86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5最新闻 Hot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是否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