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月内第三家,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美监管机构接管
最后更新: 2023-05-01 20:52:40(观察者网讯)继硅谷银行、签字银行后,短短两个月内,美国联邦保险公司(FDIC)又开始为第三家摇摇欲坠的银行兜底。当地时间5月1日,FDIC宣布,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门已指定FDIC作为第一共和银行的接管人,而摩根大通银行将承担第一共和银行“所有存款和几乎所有资产”。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图自美媒
根据FDIC网站发布新闻稿,今日(5月1日)起,第一共和银行在全美8州的84个办事处将在正常营业时间作为摩根大通银行的分支机构重新开放。第一共和国银行的所有储户将成为摩根大通银行的储户。第一共和国银行的客户应继续使用其现有分行,直至系统更改完成。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摩根大通银行将承担第一共和银行“所有存款和几乎所有资产”。FDIC将与摩根大通分担第一共和银行贷款的损失,估计存款保险基金支付的成本约为130亿美元。
截至4月13日,第一共和国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291亿美元,总存款约为1039亿美元。
另据路透社报道,5月1日晚些时候,摩根大通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将承担第一共和银行约920亿美元存款,还将购买该银行的大部分资产,包括约1730亿美元的贷款和300亿美元的证券。
“政府邀请我们和其他人挺身而出,我们做到了,”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表示,“我们的财务实力、能力和商业模式,使我们能够以一种以最大限度降低存款保险基金成本的方式进行交易”。
FDIC新闻稿截图
《华尔街日报》指出,第一共和银行是继硅谷银行、签字银行后,美国两个月以来倒闭的第三家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总资产仅次于2008年倒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
第一共和银行曾是一所明星银行,其通过迎合富裕客户的需求迅速发展,这些客户希望获得大银行无法提供的高端服务。即便在存款利率较低时,这些客户也乐于在该行的账户里留下大笔存款。
第一共和银行的情况与已倒闭的硅谷银行有部分共同点,他们服务于同一个旧金山湾区的客户群,以及保有大量没上保险的存款。两家银行的投资组合,也都倾向于低利率抵押贷款,而随着美联储加息,市场不断上升的利率让两家银行蒙受高额的浮亏。
硅谷银行、签字银行接连倒闭后,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和FDIC宣布为银行存款兜底,似乎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和恐慌情绪被暂时扼制。但现在看来,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的第一共和银行,最终没有渡过危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第一共和银行的危机在上周被彻底引爆。当时,该银行股价从3月1日的每股122.50美元暴跌至4月28日的每股3美元左右,原因是“人们毫无根据地预期FDIC将在当天结束前出手接管第一共和银行”。CNN此前曾报道称,联邦金融监管机构不希望看到有银行被FDIC接管,试图让大银行出面达成收购协议。
《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师的话表示,第一共和银行的失败预计不会引发美国银行业新一轮的动荡。而美国监管机构如何解决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对于增强各界对美国银行体系的信心非常重要。
耶鲁大学金融稳定项目高级研究员史蒂文·凯利称,这是“最初恐慌的最后阶段”。他解释说,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始于硅谷银行和签字银行,“这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演”。
不过,CNN认为,为防止另一家摇摇欲坠的银行引发更广泛危机,美国政府和金融业采取新联合行动。这凸显了美国内外对美国银行业的担忧,“并给拜登政府带来了又一个取胜无望(no-win)的政治难题”。
CNN报道截图
就在两个月内第三家银行被接管之际,美国两党仍深陷指责游戏,互相攻击对方是造成美国银行接连破产的“罪魁祸首”。一边,拜登政府和民主党议员聚焦在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修订案》,炮轰特朗普及共和党人当时放松银行监管;另一边,共和党人反击指控,称银行破产的根源在于拜登政府领导不力、以及各银行“管理不善,而非监管放松”。
CNN此前曾指出:“硅谷银行的戏剧性崩溃肯定地证明了一件事——美国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不在于其银行体系,而在于其两极分化的政治……若2008年金融危机重现,几乎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美国支离破碎的政治体系届时将能够及时避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乌克兰这操作,把印度人得罪狠了
2023-05-01 20:33 印度惊奇 -
中蒙外长会面,谈到“防治沙尘暴”
2023-05-01 17:34 中国外交 -
“冲突结束前,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
2023-05-01 15:22 乌克兰之殇 -
巴拉圭执政党候选人当选总统
2023-05-01 14:50 -
匈外长:乌克兰无权决定匈牙利外交“是否合适”
2023-05-01 13:52 乌克兰之殇 -
埃尔多安:土情报部门在叙利亚击毙“伊斯兰国”头目
2023-05-01 11:45 -
韩国连续14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2023-05-01 11:31 三八线之南 -
特鲁多恶意诋毁中国人权状况,中方:奉劝加方好好照照镜子
2023-05-01 11:23 中国外交 -
朝中社再发文:“逆贼”的乞求之行
2023-05-01 11:14 朝鲜现状 -
116万桶/天!OPEC+开始减产
2023-05-01 10:41 能源战略 -
中方帮助巴侨民从苏丹平安撤离,巴基斯坦大使感谢
2023-05-01 09:58 巴铁 -
12年来首次,伊朗总统将访问叙利亚
2023-05-01 09:54 -
苏丹冲突双方宣布停火再延长72小时
2023-05-01 07:38 -
果然,韩国对华出口暴跌
2023-04-30 22:31 三八线之南 -
“美元是最大的金融恐怖分子”,他说完又“怂”了?
2023-04-30 21:36 -
朝中社批他:仰美国鼻息,丑态百出
2023-04-30 20:28 三八线之南 -
“越来越有必要脱离美元,我们可以用人民币结算”
2023-04-30 19:48 观察者头条 -
伊朗法院:美国“涉恐”,需赔超3亿美元
2023-04-30 18:33 伊朗局势 -
2名中国船员不幸遇难,我使馆发声
2023-04-30 17:55 -
乌克兰喊话再要180亿欧元,欧盟:具体数字要讨论
2023-04-30 16:27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