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溪-2”附近不明物体是什么?丹麦公布调查结果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39:37(观察者网讯)据丹麦《贝林时报》当地时间29日报道,丹麦能源署当天表示,此前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现的不明物体系海上浮标,不会构成安全风险。该浮标现已被移交给丹麦情报部门。
据悉,丹麦海军当地时间28日在 “北溪-2”股份公司代表的监督下,从73米深的海底将该物体打捞上来。丹麦能源署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写道:“调查表明,该物体是一个空的海上烟雾浮标,用于视觉标记。该物体并不构成安全风险。”
报道称,烟雾浮标形似手榴弹,可在海上喷出橙红色烟雾。这能帮助落水人员发出信号,争取救援等。丹麦国防部在一份给《贝林时报》的电子邮件中透露,该物体现已被移交给丹麦国防情报局做进一步调查。
丹麦《贝林时报》报道截图
被打捞上来的浮标。图片来源:丹麦能源署
丹麦早前检查“北溪-2”剩余最后一条完整管道时,发现了这个高约4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圆柱形物体。为进一步弄清其性质,丹麦当局其后邀请“北溪-2”管道运营商一同参与打捞行动。塔斯社当时的报道提到,在距离爆炸现场约30公里处,俄罗斯专家发现了一个圆柱状物体。俄专家推测,这可能是接收信号的天线,用于引爆可能埋设在管道下方的爆炸装置。
去年9月底,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在丹麦境内的泄漏点位于东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贝林时报》29日援引博恩霍尔姆电视二台报道称,烟雾浮标经常被冲到博恩霍尔姆岛的海岸上。
丹麦、瑞典和德国正分别开始对此进行独立调查。俄罗斯方面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今年2月8日,美国知名调查编辑西摩·赫什在其个人网站发布调查报道,指“北溪”天然气管道系由美国和挪威军方在拜登的授意下策划炸毁,但西方政府和媒体却对此保持“诡异的沉默”。
在这一重磅爆料后近一个月,美国《纽约时报》和多家德国媒体本月7日同时援引不同消息人士放出新料,前者指认幕后黑手为“亲乌”团体,后者亦声称“线索指向乌克兰”。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否认乌克兰与北溪管道事故有关,克里姆林宫则回应说,美德媒体的最新报道是在“协同释放假消息”,企图把公众视线从真正的袭击元凶身上转移。
就在丹麦公布此次调查结果前,联合国安理会当地时间27日未通过一项由俄罗斯提交的、推动联合国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开展国际调查的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和巴西投票赞成,其他安理会成员弃权,该草案未能获得批准所需的9票。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回应称,俄方对联合国安理会未通过有关决议草案表示遗憾。他强调,俄方将继续为各方参与客观调查努力。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对投票结果表达了失望。她指出,由于西方代表以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为借口阻挠调查,国际社会错过了机会,没有及时发出明确信号以表明“类似袭击不可接受”,将导致全球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处于直接威胁之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7日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时强调,安理会成员虽未就授权开展国际调查达成一致,但各方都支持查明真相,早日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中方期待开展国别调查的国家增强紧迫感,及时、定期向安理会报告调查进展,尽早查明并公布调查结果。安理会有责任继续对爆炸事件保持关注,包括定期举行通报、采取必要的进一步行动等,切实肩负起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935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