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信和瑞银被曝遭美国司法部调查:涉嫌帮助俄寡头逃避制裁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银行业危机四伏,经济上高度依赖银行业的瑞士政府,刚刚“强拉硬拽地”推动了本国两家最大银行的收购交易案。
当地时间3月19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2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其濒临破产的竞争对手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然而,瑞信和瑞银的麻烦并没有结束。
彭博社当地时间3月23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金融专业人士是否帮助过俄罗斯寡头逃避制裁,而包括瑞信和瑞银这两家瑞士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正在接受调查。除此之外,一些美国大型银行的员工也收到了传票。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近期就此调查案发出了一大波传票,而在前不久瑞信陷入“暴雷危机”和瑞银对其展开收购之前,美方就已向这两家瑞士银行发出了传票。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美国司法部此番调查的重点是查明哪些银行员工与受制裁客户有往来,以及他们过去几年是如何审查这些客户的。据悉,这些银行人士和顾问之后可能会接受进一步调查,以确定他们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彭博社表示,对此相关消息,目前瑞信和瑞银方面都拒绝发表置评。报道称,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瑞信就已服务着众多俄罗斯寡头,该银行为俄罗斯客户管理着的资产最高时超过600亿美元,而这些俄罗斯客户每年也为瑞信创造5亿到6亿美元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向持“中立国”立场的瑞士跟进了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冻结了俄罗斯在该国的资产。
尽管就财富管理业务规模而言,瑞银要比瑞信更大,但在去年5月停止与俄罗斯个人客户的业务时,瑞信还是为这些人持有了约330亿美元,比瑞银多了50%。
瑞士苏黎世,瑞信和瑞银的标志出现在两栋大楼上
据报道,美国司法部去年成立了所谓“盗贼追缉”(KleptoCapture)特别小组,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治盟友和俄罗斯寡头实施制裁。此后,美国政府扣押了这些人的多艘游艇、私人飞机和豪宅。同时,一些个人也因涉嫌帮助俄寡头隐藏资产而被指控。
过去,一些违反美国制裁规定的银行就面临过严重处罚。2014年,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在承认了美国指控其为受制裁的苏丹、伊朗和古巴实体处理交易后,同意支付近90亿美元的钱款。2019年,英国渣打银行同意支付超过10亿美元,以解决美国司法部的一项调查,当时一名前渣打银行员工承认曾合谋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规定。
今年3月初,美国司法部副部长丽莎·莫纳科(Lisa Monaco)曾称,美司法部正通过强化其国家安全部门来应对“不确定的地缘政治环境”,这一国家安全部门负责处理各种违反制裁的行为。
当地时间3月14日,在瑞信披露其财务报告程序存在“重大缺陷”,并呼吁瑞士央行“如有必要”提供金融支持。3月19日,瑞银集团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2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瑞士信贷银行,这项“历史性的交易”预计将在2023年底完成。同时,瑞士政府还承诺提供高达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但前提是瑞银集团需自行承担前50亿瑞郎的损失。
当地时间3月19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集团将收购陷入危机的瑞士第二大银行集团瑞士信贷银行。图自澎湃影像
针对这笔收购交易,《华尔街日报》3月22日披露内幕称,瑞银集团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3月16日就已接到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瑞士央行和瑞士财政部这三方官员的电话,所传递的消息很明确:瑞银应当要收购瑞信,否则后者将会破产,而瑞银和其他银行也可能会因此而倒下。
报道指出,瑞信一旦“暴雷”,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场金融危机,而对瑞士更是“事关生死存亡”。“瑞士几百年来培育出的经济模式和国家认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财富的基础之上的。这不仅仅只是关乎一家银行(瑞信),瑞士本身也需要救援。”
《华尔街日报》长篇文章截图
瑞士第三大党、中右翼自由民主党(FDP)的领导人蒂埃里·伯克特(Thierry Burkart)直言,瑞信如若不被收购而导致破产,将会对瑞士的信誉造成长期的严重损害,“瑞信不仅是一家瑞士公司,也是瑞士人身份的一部分”。
《华尔街日报》则表示,除了银行金融体系,瑞士在国际政治体系中似乎也正遭遇一场“信誉危机”。随着放弃中立立场而跟着美欧制裁俄罗斯,瑞士也成为了俄罗斯的“不友好国家”;而另一方面,瑞士又拒绝允许德国、西班牙或丹麦向乌克兰出口瑞士军事装备,这也惹恼了欧洲的一些人,可谓是“两边不讨好”。
瑞士联邦前主席卡尔米-雷伊(Calmy-Rey)感叹:“我们现在面临两难境地,要让瑞士被承认为战略伙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美国驻瑞士大使上周则表示,瑞士当前正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因瑞信而遭受损失的外国投资者,正重新考虑他们的投资意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布林肯称美国应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毛宁:别是换汤不换药
2023-03-24 15:57 中国外交 -
TikTok CEO出席美国会听证会,外交部回应
2023-03-24 15:50 中国外交 -
杀害民警后逃俄27年,被引渡回国
2023-03-24 15:24 -
一周内第四次,耶伦再改口
2023-03-24 15:02 -
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2023-03-24 14:53 观察者头条 -
与华为有“秘密协议”规避制裁?德国电信强烈驳斥
2023-03-24 14:08 德意志 -
美舰再闯中国西沙领海,国防部回应
2023-03-24 12:31 中美关系 -
驻洛杉矶总领馆:领区一中国学者在加拿大火灾中失踪
2023-03-24 11:47 -
去泰国男模餐厅会被“噶腰子”?当地华人:有“噶脑子”的…
2023-03-24 11:43 -
-
日本“投桃报李”解除氟化氢限制,韩国将加强两国供应链合作
2023-03-24 10:55 日本产经 -
会晤拜登前,特鲁多声称对华政策要“三管齐下”
2023-03-24 10:52 -
印度“对等报复”英国
2023-03-24 10:28 印度惊奇 -
与中国竞争?美国要给太平洋岛国71亿美元换续约
2023-03-24 09:56 -
沙伊同意复交后,又一大突破将至?
2023-03-24 09:54 观察者头条 -
贷乌156亿美元!IMF首次对交战国贷款
2023-03-24 07:52 乌克兰之殇 -
“已经不知道被转卖了几次” 中国小伙应聘泰国鱼粉厂被骗至缅甸
2023-03-24 07:21 -
俄外交部警告:小心后果不可控
2023-03-23 21:47 俄罗斯之声 -
沙伊外长通话:同意尽快会面,为重开使领馆铺路
2023-03-23 21:45 -
25个基点,英国央行连续第11次加息
2023-03-23 21:09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