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满英国纵容分裂分子,印度“对等报复”
(观察者网讯)在过去的周末,印度驻英国外交机构遭海外“分裂分子和极端分子”侵入并撤下国旗,引发印度政府及海外侨民愤怒,印方指责英国警方对“暴力行为”“漠不关心”。
据印度《经济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23日报道,作为“对等报复”(tit-for-tat)措施,印度当地时间22日对位于新德里的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及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的个人官邸进行“安保降级”。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同日回应称,英国将审查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的安全措施。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截图
“安保降级”后的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图片来源:印度报业托拉斯
此次纠纷起源于当地时间上周日(1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场暴力抗议活动。此前印度旁遮普邦警方刚对“卡利斯坦运动”(印度锡克族分离主义的代表)传教士阿姆里帕尔·辛格发起大规模搜捕行动,一大群“卡利斯坦运动”的支持者当天便喊着“反印”口号、高举“卡利斯坦运动”的黄色旗帜,试图闯进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
抗议活动持续了数个小时,一些抗议者甚至爬上公署大楼的阳台试图取下印度国旗,并替换上“卡利斯坦运动”的黄色旗帜。据报道,公署大楼的窗户也被砸碎,两名安保人员受轻伤。伦敦警方随后在附近加强巡逻并设置路障,以阻止抗议者接近公署,示威人群则从路障后面向大楼投掷水瓶和鸡蛋。
但印方对英国警察的应对迟缓感到不满。《印度斯坦时报》22日援引消息人士称,伦敦警方在抗议活动开始后很久才赶到现场,这导致了印度的愤怒。印度据信与英国分享了关于“卡利斯坦运动”抗议可能转变为暴力活动的情报。
“卡利斯坦运动”的支持者换下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悬挂的印度国旗。图片来源:印媒
当晚,印度外交部紧急召见英国驻印度副高级专员克里斯蒂娜·斯科特(Christina Scott,中文名司徒娜),要求英方就示威者闯入印度外交机构建筑、且事发现场“英国安全人员完全不在场”等情况做出解释说明。印方提醒,英国政府应履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的基本义务。
“印度认为,英国政府漠不关心印驻英外交机构和人员的安全是不可接受的。”该部在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中称,“希望英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查明、逮捕和起诉每一个与今天所发生事件有关的人员,并采取严厉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当时本人并不在印度的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艾利克斯·埃利斯19日迅速发推,“谴责针对印度驻伦敦高级专员公署人员和办公场所的可耻行为”,并称这种做法“完全不可接受”。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同日批评称,伦敦市不应该存在这样的暴力及破坏行为。
英国《卫报》23日称,有关抗议活动本周仍在继续,但伦敦警方将示威人群的位置控制在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对面。据《印度时报》,印度驻伦敦外交官员22日在公署大楼外挂起了一面巨大的印度国旗“来嘲弄外面的抗议者”,这面旗比之前被抗议者扯下的要大得多。《印度教徒报》22日称,当天至少有100名警察被部署在公署外的道路。
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大楼展开的印度国旗。图片来源:印媒
据《印度斯坦时报》23日援引消息人士披露,印度政府还在22日下午对英国采取了“对等报复”:在新德里使馆区,政府方面有意移除了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大门口的路障设施,撤回了驻守在附近的警力;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埃利斯的个人官邸也被“安保降级”。对此,印度警方表示,移除这些路障设施是为了“不影响交通”。
尽管该消息并没有获得官方确认,但印媒普遍分析认为这是对于此前伦敦暴力抗议活动的回应。《印度斯坦时报》提到,在2013年引起印度举国愤怒的女外交官在美遭逮捕和脱衣搜身事件中,印度警方也曾用拖车和挖掘机拆除美国大使馆门前道路上的混凝土路障。据悉,这些路障用于迫使汽车驶近使馆区时减速,保护使馆免受自杀式爆炸袭击。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23日回应称,英国将审查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的安全措施。“我们正在与伦敦警方合作,审查印度高级专员公署的安全并作出必要的改变,以确保其工作人员的安全。”他表示,“卡利斯坦运动”支持者的暴力抗议行为“不可接受”,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此类问题,并将“强有力地”应对袭击事件。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2日报道,英国警方的调查仍在继续,但目前仅就该事件逮捕了一名抗议者,且该人士已被保释至六月中旬。至于“安保被降级”一事,英国高级专员公署不予置评。
印度移除了位于新德里的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大门口的路障设施。图片来源:印媒
英国《金融时报》称,在BBC今年1月播出名为《印度:莫迪问题》的纪录片后,伦敦和新德里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在加剧。该片提到2002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骚乱,并指责该邦时任首席部长、现任总理莫迪为骚乱者“营造了一种免受惩罚的氛围”。莫迪此前否认自己未能阻止骚乱,在印度最高法院开展调查后,莫迪在2012年被证明无罪。去年,印度法院又驳回了一份质疑莫迪被免罪的申诉,称上诉者“别有用心”。
尽管该纪录片并未在印度本土播出,但仍引起不小争议,在英印度侨民曾在BBC总部外举行抗议,批评其“故意在英国的印度教和穆斯林社区之间制造裂痕”。印度政府也援引“紧急状态法”屏蔽了该纪录片的视频和推特分享链接,称其是“敌对宣传和反印垃圾”,此后有部分大学生团体不顾校园禁令,放映该片。
当地时间2月14日,BBC驻印度办公室受到当地税务部门突袭搜查,多名记者的文件和手机被拿走,两处办公室均被封锁。印度官员则表示,这起搜查是对BBC在印业务活动进行逃税调查的一部分,目前已经查封了多个账户和财务文件。
搜查发生后,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发言人高拉夫·巴蒂亚批评BBC是“世界上最腐败的组织”,指责其报道“充满恶意、浅薄、有导向性”,且“沉溺于反印宣传”。他表示,税务部门的突击检查是合法的,只是时间上存在巧合。“印度是一个给每个组织提供机会的国家......只要你不喷吐毒液。”他说,“任何公司或组织在印度工作,都必须遵守印度的法律。如果你遵纪守法,为什么还会害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与中国竞争?美国要给太平洋岛国71亿美元换续约
2023-03-24 09:56 -
沙伊同意复交后,又一大突破将至?
2023-03-24 09:54 观察者头条 -
贷乌156亿美元!IMF首次对交战国贷款
2023-03-24 07:52 乌克兰之殇 -
“已经不知道被转卖了几次” 中国小伙应聘泰国鱼粉厂被骗至缅甸
2023-03-24 07:21 -
俄外交部警告:小心后果不可控
2023-03-23 21:47 俄罗斯之声 -
沙伊外长通话:同意尽快会面,为重开使领馆铺路
2023-03-23 21:45 -
25个基点,英国央行连续第11次加息
2023-03-23 21:09 不列颠 -
三天出访,两份《声明》,什么信号?
2023-03-23 20:52 中俄关系 -
西班牙首相下周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3-03-23 19:53 中国外交 -
我使馆:中印推动边境局势早日转入常态化管控
2023-03-23 19:38 龙象之间 -
英国威廉王子突访波乌边境,还将会见波兰总统
2023-03-23 19:31 不列颠 -
美军研究船在英国倾覆,致35人受伤
2023-03-23 18:30 不列颠 -
拦截美无人机,俄苏-27飞行员获勇气勋章
2023-03-23 18:18 俄罗斯之声 -
埃及正式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2023-03-23 17:36 金砖国家 -
“紧急威胁!”致命病菌在美感染激增,近半数病患90天内死亡
2023-03-23 16:46 美国一梦 -
布林肯声称解放军将在2027年前有能力“侵台”,汪文斌驳斥
2023-03-23 16:41 中国外交 -
汪文斌:有关说法十分荒谬,纯属无中生有
2023-03-23 16:37 中国外交 -
他急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当有份量,美国却甚至不在台面上
2023-03-23 16:20 -
“当中方为和平而奔走时,美国却宣布再提供3.5亿美元武器装备”
2023-03-23 16:18 乌克兰之殇 -
洪都拉斯外长访华商讨建交?中方回应
2023-03-23 16:11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直播: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沪出坞 评论 16他反对北约在日设办事处:管好自己的事,否则将犯大错 评论 314规模刷新!天舟五号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 评论 212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108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58最新闻 Hot
-
他反对北约在日设办事处:管好自己的事,否则将犯大错
-
白宫竟“恶人先告状”:中方“咄咄逼人”,有人会受伤
-
洪都拉斯总统:我将于6月9日访华
-
布林肯还没来,沙特先迎马杜罗
-
制衡中国?美印达成军工合作“路线图”
-
华航空姐没讲日语被日本女乘客辱骂,造成航班延误40分钟
-
俄边境播普京讲话宣布“戒严”?克宫:被黑了
-
“战场首次出现豹式坦克”,俄国防部:共摧毁8辆
-
北约:500人增援部队已抵科索沃,必要时将继续增派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