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讨论债务上限,居然也扯上了中国?!
-
周弋博冲冲冲!
最后更新: 2023-03-17 14:59:31【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触及法定上限的31.4万亿美元,债务违约发生在即。即便如此,美国在讨论这一内部问题时,还是莫名其妙扯上中国。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消息,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财长耶伦在谈及共和党提出的“优先偿还部分债务以避免违约”建议时称,如此操作将使中国成为最先得到偿付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选择。
耶伦认为,让中国先获得偿付,会使社会养老金与退伍军人福利的偿付被延后,优先偿付部分债务在本质上也是对其他债务的违约,不符合此前惯例。在她看来,让美国国会再次批准提高债务上限,才是“保护美国信用”的选择。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截图
1月19日,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触及法定债务上限31.4万亿美元。截至本文发稿时,实时更新美国国债总额的国债钟持续爆表,显示该国国债总额已经超过31.620万亿美元。
尽管美国财政部已暂停为部分福利基金注入新资金等,以在今年6月5日之前避免该国陷入违约风险,但在此之前,国会必须授权政府提高债务上限,以便政府承担新的债务并履行责任。
2月15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警告,如果债务上限保持不变,美国联邦政府将在2023年7月至9月期间发生债务违约。此前,耶伦已多次就此呼吁两党合作,称这或酿成“一场经济和金融灾难”。
不过,掌控众议院的共和党却搁置了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CNBC报道称,共和党人认为,任何围绕债务上限所达成的协议,都要与削减社会项目支出的条件相匹配。
就在上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以21票对17票通过了一项关于债务上限的法案,该提案涉及美国财政部无法发行更多债券时,应当优先偿付哪些款项的问题。
根据共和党的计划,他们希望优先用联邦资金偿付公共债务和社会保障支出,其他类型的联邦债务则之后再说。
3月16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举行关于联邦预算的听证会。耶伦在会上表示,“联邦政府资金每天要支付数百万笔款项,我们的机制是为了按时支付所有的账单而建立的,而不是为了挑选支付哪些账单而设置的。”
“两党的财政部长都先后拒绝了这个极其冒险和危险的想法(优先偿付部分债务),这是有原因的,以前也从未有人尝试过(这种做法)。”耶伦说道。
在听证会上,有民主党人指出,共和党的“优先偿付部分债务”计划将使华尔街和中国受益,因为它们持有了大多数政府债券。报道称,中国持有约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约占美国所有未偿债务的3%。
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就向耶伦提问道,“如果财政部遵循共和党的计划,考虑到中国持有约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谁会先得到偿付?”
“如果优先考虑这一点,中国会比‘他们’先拿到钱。”耶伦回答道,所谓考虑“债务优先级”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债务违约。
报道指出,耶伦口中的“他们”是指享受社会养老金以及领取退伍军人福利的人群。
“我不能对这样一项计划的技术可行性给出任何保证。”耶伦向听证会上的参议员们说道,“这将是一种异常冒险的、未经检验的、彻底背离联邦政府各机构正常偿付惯例的做法。”
耶伦还表示,国会议员们需要认识到,“提高债务上限是他们保护美国信用以及人们对美国的充分信任的责任。”
“我们需要支付账单,我们需要支付所有的账单。这种对已经发生的债务负责任的意愿和承诺是美国强大信用评级的基础。”耶伦说,“如果我们无法去偿付所有债务,那就会让人怀疑我们是否配得上目前的信用评级。(人们会)认为我们只能偿付一部分债务,而不能支付全部债务,这也是导致经济和金融灾难的原因。”
3月16日,耶伦出席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联邦预算的听证会 图源:CNBC
《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称,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借款来帮助支付各项到期账单,将不得不暂停某些退休金的支付,暂缓发放或削减士兵和联邦工作人员的工资,或推迟偿付利息,这将构成违约。2011年,美国财政部在几天内无力支付某些福利金后,标准普尔公司首次取消了美国的AAA信用评级。
债务上限是美国政府为履行其财政义务如支付社保医保福利、军队工资、国债利息、退税等而被授权举债的最高法律上限,美国政府借债不能超过国会设定的债务上限水平。
而在今年3月7日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金融界人士警告称,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僵局造成了“严重威胁”。一旦发生债务违约,美国经济将立即进入衰退,并引发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灾难性后果。
由于美国政府一直以高额年度赤字运行,美国债务上限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总共上调了104次,平均每9个月就要上调一次。最近一次上调出现在2021年12月,债务上限被上调2.5万亿美元,达到了31.4万亿美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217人被捕!马克龙强行通过延迟退休,政治危机一触即发?
2023-03-17 14:48 法国见闻 -
“拜登认为当‘战时总统’有利于连任,北溪事件就是他干的”
2023-03-17 14:32 -
利比亚丢失2.5吨天然铀,东部武装宣布找到了
2023-03-17 13:25 -
这一幕传回国,韩网民要掐人中了…
2023-03-17 12:10 -
“美银行系统仍稳健,但风险极可能蔓延并引发挤兑”
2023-03-17 11:30 美国经济 -
“二战后罕见”,德国“严重关切”以色列司法改革
2023-03-17 10:40 德意志 -
普京解释“不友好国家”含义:其实没反映现实
2023-03-17 10:27 -
关于新冠变异株跟踪,世卫组织更新了
2023-03-17 10:24 -
驻加大使在加媒撰文:污蔑中国“干涉内政”闹剧可休矣
2023-03-17 10:21 -
又一银行告急,华尔街11家巨头联手注资300亿美元
2023-03-17 09:45 美国经济 -
加拿大:17日起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新冠检测要求
2023-03-17 07:39 中国游客 -
荷兰将限制半导体技术出口,商务部回应
2023-03-17 07:33 中国外交 -
朝鲜宣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金正恩指导
2023-03-17 07:12 半岛火箭 -
波兰总统:未来几天内,将援乌4架米格-29战机
2023-03-16 22:34 俄乌冲突一周年 -
秦刚同乌克兰外长通电话:希望乌俄为对话谈判保留希望
2023-03-16 21:51 中国外交 -
尹锡悦:日本是共享普世价值的全球议程伙伴
2023-03-16 21:33 三八线之南 -
莫兰特直播时晒枪被禁赛八场,NBA总裁:他知道错了
2023-03-16 21:10 -
又一例,美国女子变性后后悔了…
2023-03-16 20:35 -
美军公布现场视频,俄战机对无人机倾泻燃油
2023-03-16 20:17 -
“入约”要成?芬兰总统暗示:土耳其人希望我在场...
2023-03-16 19:41
相关推荐 -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38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12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57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评论 242“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 评论 380最新闻 Hot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
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