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亥俄州政府称“连日请求联邦灾难援助却一直被拒”,白宫回应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29:2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2月3日晚,美国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火车在俄亥俄州脱轨引发大火,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氯乙烯被人为泄漏。连日来,事发小镇火光冲天、毒雾弥漫的景象引发全美热议,当地居民还发现周边开始出现大量死鱼,甚至死鸡、死狗……
据福克斯新闻网2月16日报道,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温的发言人当天表示,州政府近期每天都在提出联邦灾难援助请求,但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一直予以拒绝,给出的回复是——俄亥俄州“目前没有资格”获得帮助当地社区从有毒物质泄露事件中恢复的灾难援助。
随后,白宫方面否认了FEMA未就脱轨事件提供支持的说法,并称俄亥俄州当前情况特殊,这不代表FEMA不作响应。
而在前几天的编辑会上,德温曾被编辑问到是否对拜登政府感到满意,当时德温表示,拜登曾致电问他需要什么,“在那次谈话之后,我还没给他打过电话。如果有需要我会毫不犹豫提出,但目前还没有发现”。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据报道,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温(Mike DeWine)的办公室在当天早些时候发布一份声明称:“德温政府每天都在与FEMA联系,讨论联邦支援的必要性,但FEMA继续告诉德温州长,俄亥俄州目前没有资格获得援助。”声明补充称:“德温州长将继续与FEMA合作,以确定可以提供和获得哪些援助。”
蒂尔尼透露,FEMA认为该起事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灾难”的标准,比如龙卷风或飓风灾害,通常在发生这些事件时,该机构会提供联邦灾难援助。
不过,德温的发言人丹·蒂尔尼(Dan Tierney)指出,德温能够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获得一部分卫生援助,这些援助将用于帮助当地居民支付因该事件而产生的任何医疗费用。
他补充说,脱轨列车的运营商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Norfolk Southern Railroad)一直在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援助,但州政府准备继续对该公司施加压力,以确保该公司继续援助社区。如果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放松救援工作,俄亥俄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准备进行干预。
俄亥俄州州长德温当地时间2月14日更新事故最新情况
与此同时,FEMA方面则表示,其团队一直在与德温的办公室保持沟通,但没有就有关联邦救济的问题的予以置评。
FEMA发言人杰里米·爱德华兹(Jeremy Edwards)在一份发给福克斯新闻网的声明中表示:“FEMA一直与俄亥俄州紧急事务管理局以及当地东巴勒斯坦镇的紧急行动中心保持联系,同时正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以及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密切协调,它们正帮助测试水和空气质量,并进行公共卫生评估。”
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同一天也对此作了回应,她否认FEMA在脱轨事件上不作为、不向俄亥俄州提供援助。
NBC报道截图
她说:“如你们所知,这些需求远远超出了FEMA的能力范围。当飓风或龙卷风发生时,FEMA就在第一线——你们已经看到总统访问了全国各地被摧毁的灾区。”白宫发言人接着指出,俄亥俄州脱轨事件的情况非常不同,这并不意味着FEMA不作出响应。
让-皮埃尔强调:“这需要多个机构的回应……HHS,CDC,EPA。它们正在与当地紧急行动中心协调,并与俄亥俄州紧急事务管理局密切合作。每个联邦机构在此处都有自己特殊的角色。”
当地时间2月14日,德温曾被编辑问及是否对拜登政府感到满意,当时德温回答说:“总统打电话给我了,问我有什么需要。在那次谈话之后,我还没给他打过电话。如果我们发现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提出,但我目前还没发现(需要什么)。”
除了共和党人,西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16日也加入到了批评拜登政府的行列。
曼钦在一份声明中称:“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花了近两周时间才出现在脱轨现场,这是不可接受的。我敦促拜登总统、环保署署长里根和交通部长布蒂吉格提供全面的受损情况和(救灾)计划,以确保社区在未来几周、几个月和几年得到支持,这样的事故再也不会发生。此次事件对东巴勒斯坦和周边地区造成的破坏是可怕的,那些负责任的人早就该采取行动了。”
NBC下属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当地媒体WKYC电视台在报道此事时,也进一步想要验证FEMA是否会向俄亥俄州当地提供援助。
WKYC电视台报道截图
报道称,俄亥俄州州长德温16日早上在白宫与联邦政府官员有过交谈,谈到了联邦政府的援助问题。谈话的结果是,德温已请求HHS和CDC等机构提供援助,在该州东巴勒斯坦地区提供现场援助。而FEMA方面也告诉德温,俄亥俄州目前没有资格获得援助,双方将继续进行合作。
WKYC电视台翻阅FEMA网站,发现该机构在救灾政策方面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救灾基金(DRF),FEMA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个人和公共援助,以帮助受宣布的灾害影响的家庭和社区进行重建和恢复。FEMA还管理减灾项目,以减少洪水和其他危害对生命财产造成的风险。一旦州和地方不堪重负或受到严重威胁,FEMA随时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援助和资源。”
在FEMA网站上,针对俄亥俄这一个州所宣布的最近一项灾害,仍是新冠疫情大流行。
FEMA网站截图
据报道,俄亥俄州共和党参议员万斯当地时间2月16日访问了该州东巴勒斯坦镇。他表示,在向联邦政府请求援助时出现混乱,是因为官员在列车脱轨事件的责任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
万斯称:“宣布联邦灾难和让FEMA介入,然后将事故责任转移给联邦政府,而不是真正造成问题的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
当地媒体WKYC电视台指出,俄亥俄州是否能够因此次列车脱轨事件获得FEMA提供的援助,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该州的确没有获得来自FEMA方面的援助。
当地时间2月3日,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后引发连日大火。因所载的氯乙烯可能引起爆炸,当地应急部门进行“受控释放”,方圆数公里内的数千名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俄亥俄州东部小镇东巴勒斯坦事发现场 图自推特
综合《纽约时报》、福克斯新闻网等美媒2月13日的报道,拜登政府及俄亥俄州政府经过采样检验后,很快就表示当地“空气安全”、“水质安全”,劝说撤离居民回家。不过有专家认为,此次泄漏事件无异于“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城镇”,预计5至20年后,当地居民会出现很多癌症患者。有众议员呼吁,应尽快采取“直接行动”,此次泄漏事故将影响当地数十年。
本次主要释放的有毒气体氯乙烯,为无色易燃气体,具致癌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当地居民描述称,他们的住所附近一直弥漫着一股类似于轮胎烧焦或指甲油洗甲水的刺鼻味道。还有居民眼睛感到明显不适,甚至有灼痛感。
除去生理上的不适外,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也让一些居民感到担忧和不满。首先是信息的不公开透明,目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均未提供列车运载物品的完整清单,而仅仅提供了部分“对居民区造成最严重影响的化学品”的清单。其次是监测数据的不准确,据《华盛顿邮报》援引有关人士的观点,环境保护署官员测量当地空气数据所使用的手持式检测器虽然方便使用,但是缺乏必要的灵敏度且无法完整评估风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33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3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9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