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驻法大使:热烈欢迎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适时访华
最后更新: 2023-01-01 23:15:17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网站,岁末年终,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巴黎接受《欧洲时报》专访,就2022年中欧中法之间、中国抗疫、两岸关系以及涉侨诸多重要问题发表看法。今将问答实录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欧时:今年中国最大的事莫过于二十大召开,可谓全球瞩目,并在会后掀起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访华潮,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卢大使: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受到举国举世高度关注。
二十大后,中国外交起手不凡、再开新局。大会闭幕后的一个多月内,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德国、古巴、老挝、蒙古国等国领导人及欧洲理事会主席先后密集访华,既彰显我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也反映出各国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加强对华合作的热切期许。来客遍布亚、非、欧、拉美四大洲,既有四个友好邻国,又有三位“同志加兄弟”;既有“铁杆”巴基斯坦、“老朋友”坦桑尼亚,又有欧盟核心大国德国,创下多个“第一”和“首次”: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自越共十三大后首次出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就任以来首次访华,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是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德国总理朔尔茨则是疫情发生以来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大后不仅有外国领导人的一波访华潮,更有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季”,习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赴泰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李克强总理也赴柬埔寨出席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17届东亚峰会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本轮高层交往热潮涌现,主场外交亮点纷呈,客场外交双多边并举,让世界更加坚信,在变乱交织的当下,和平发展、开放合作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源。立正位,行大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自信自立、胸怀天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启发和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力推进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
欧时:2022年,中欧关系既有波折,也有利好。您如何看待当今中欧关系的复杂性?您对2023年中欧关系发展有何前瞻与期待?
卢大使: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值得双方悉心维护好、发展好。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中欧关系经历一定困难,欧盟对华战略定位出现偏差,涉华负面言行有所增多,涉华舆论环境明显恶化。
2022年,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欧盟发展稳定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欧盟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这是值得肯定的。欧盟是由27个主权国家构成的联合体,在对华关系方面存在不同声音并不奇怪,在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上也是如此。但它们对什么是欧洲根本和长远利益应该有一个基本认识,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我们相信,保持中欧关系总体稳定、深化中欧务实合作有利于欧盟的经济繁荣、一体化建设和战略自主,符合欧洲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老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中国愿意做欧盟的朋友,就看欧盟愿不愿意交中国这个朋友。中欧分处亚欧大陆两端,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却有着经贸合作的利益。至于中欧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既然我们彼此谁都改变不了对方,那就不要让它成为阻碍双方合作的障碍。中欧不应“老死不相往来”,更不应“反目成仇”,将对方视为“制度性对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搞所谓价值观外交已经不合时宜了。米歇尔主席的访华迈出了改善中欧关系的第一步,我们希望欧盟能够延续这一良好势头。
2023年,国际形势将继续动荡调整,乌克兰危机及其产生的外溢效应走向如何尚难预料。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都将继续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洲稳定繁荣,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我们也希望欧方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工作调整转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欧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必将在新的一年迎来新发展。
欧时:据悉,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2023年访华,结合他最近在各种场合涉华及对华关系的表态,您对马克龙访华成果、未来中法关系有何前瞻和期待?
卢大使:过去一年,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政治持续紧张,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得益于中法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和双方共同努力,中法关系经受住了变局、乱局考验,保持总体稳定,呈现积极发展势头。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在巴厘岛成功会晤,增进了理解,扩大了共识。两国外长多次会面或通话,各层级保持密切沟通,经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人文交流灵活开展。中法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中密切沟通协调,共同践行多边主义。
当前,中国政府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中外人员往来将享有更多便利,中国经济前景看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加快释放。这对中法合作都构成重要利好。新的一年里,中法双方要进一步深化经贸、农业、航空等领域务实合作,拓展绿色能源、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潜力,并以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恢复和提升两国人文交流合作的热度和能见度。中法也要在多边和国际议题上继续密切沟通协调,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龙总统曾多次表达访华意愿。我们热烈欢迎马克龙总统于2023年适时访华,届时两国元首可以就双多边合作广泛深入交换看法,为中法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注入新动力。我们对此访充满期待,对中法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 原标题: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 责任编辑: 连政 
-
“Meta正考虑解封特朗普”
2023-01-01 18:46 -
事关中国,澳大利亚:与美加同日执行
2023-01-01 18:00 -
苏格兰警方一份年终报告气炸全网:你们怎么敢的?!
2023-01-01 16:19 -
“2023也不轻松,敌人摧毁俄罗斯的意图不会得逞”
2023-01-01 15:14 -
土耳其将派团赴美谈F-16采购
2023-01-01 14:04 -
因为祖先,“卷福”摊上事了
2023-01-01 13:37 -
卢拉宣誓就任前会见俄乌两国特使:呼吁结束冲突
2023-01-01 13:27 拉美左翼 -
驻美国一线外交官:现在是滚石上山,不能松手
2023-01-01 12:42 中美关系 -
联大通过涉巴领土决议,“以色列是时候负责了”
2023-01-01 11:51 巴以恩仇录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全球第一
2023-01-01 11:32 -
离谱!因为没提供这些物品,英国一男子监狱遭批
2023-01-01 11:23 不列颠 -
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奋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2023-01-01 10:06 中国外交 -
普京首次在军队发表新年致辞
2023-01-01 09:30 俄罗斯之声 -
加拿大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提交阴性证明,将与美国同日执行
2023-01-01 09:23 -
摩洛哥: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将不得入境,不论国籍
2023-01-01 08:28 -
缅甸军方宣布停火一年
2023-01-01 07:51 -
朝鲜宣布发射超大型火箭炮
2023-01-01 07:24 半岛火箭 -
乌全境拉响防空警报,俄拦截多枚火箭弹
2023-01-01 07:24 乌克兰之殇 -
杜金:俄乌冲突是世界上“第一次多极战争”
2022-12-31 21:59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警告:这将产生可怕后果
2022-12-31 20:13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3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0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