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故意推搡致踩踏?韩国警方回应
最后更新: 2022-10-31 17:33:26截至目前,10月29日晚在韩国首尔梨泰院发生的踩踏事故已导致154人死亡、149人受伤。事故震惊韩国上下,目前韩国全国都处于一片哀痛的气氛当中。
韩国各地都为遇难者设立了灵堂。位于首尔市中心的首尔广场设立的集体灵堂从10月31日上午起24小时开放,韩国总统尹锡悦和夫人金建希、总统秘书室长金大棋、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等总统府工作人员31日上午来到这里为遇难者献花悼念。事故发生地所在的龙山区也在绿莎坪站广场设立了集体灵堂,众多首尔市民前往现场为遇难者献花哀悼。
韩国警方从各处抽调了475名警力组成调查本部,负责调查梨泰院踩踏事故原因。为尽快查清事故真相,警方将此事件指定为“数码证据紧急分析”对象,立即启动证据分析流程,对事故现场附近的监控录像进行取证和分析,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结果。警方还对事发现场周边商户、市民等目击者,就事故始发时间、经过等进行详细确认及调查。
调查本部在3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截至目前,警方已经对44名现场目击者进行了询问调查,还对事故周边的所有可用的监控录像,包括公共监控、私人监控等52个监控摄像头的记录进行了分析调查。调查本部方面还表示,警方还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相关影像进行精密分析,尽可能还原事故的全貌。
据多位事件目击者和幸存者透露,这次踩踏事故的发生是有人故意推搡而导致的。调查本部方面对此回应说,目前警方对目击者进行询问调查后得到的陈述有分歧,警方将继续进行调查并加以确认。
有多名事故目击者及幸存者透露,当时在人群中有人趁混乱之际故意进行推搡,在坡路上方有人高喊“推!推!使劲儿推!”,话音刚落人群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
韩国警方指出,事故具体原因的查明需要展开专业评测工作,预计将花费较长一段时间。(总台记者 张昀)
- 原标题:韩国各地悼念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难者 警方已对44名目击者进行调查
- 责任编辑: 夏雨 
-
习近平即将为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颁授“友谊勋章”
2022-10-31 17:31 中国外交 -
中美元首未来几周是否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2-10-31 17:27 中美关系 -
芬兰警方:给乌克兰的武器已流入芬兰犯罪组织手中
2022-10-31 17:23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衷心祝贺卢拉再次当选巴西总统
2022-10-31 17:09 中国-拉美 -
印度拉索桥断裂致至少141死,中方: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2022-10-31 17:08 -
“中国绝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022-10-31 16:47 中国外交 -
美国拟在澳部署6架B-52轰炸机,赵立坚: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2022-10-31 16:43 -
习近平即将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谈
2022-10-31 16:42 中国外交 -
朔尔茨本周访华中方打算讨论哪些内容?外交部回应
2022-10-31 16:33 德意志 -
韩国踩踏事件致4名中国人遇难,我外交部介绍情况
2022-10-31 16:33 三八线之南 -
乌克兰全境再响防空警报,基辅和哈尔科夫传出爆炸声
2022-10-31 16:15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即将举行仪式欢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
2022-10-31 16:10 中国外交 -
海地驻美大使:盼国际社会派兵干预,不然黑帮就要接管国家了
2022-10-31 15:58 -
-
王毅同布林肯通话:美方如果真想了解中国,就请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
2022-10-31 15:28 中美关系 -
卢拉回归,中巴关系怎么走?
2022-10-31 14:38 拉美左翼 -
这家英国小报竟把韩国踩踏事故写成发生在香港
2022-10-31 14:04 三八线之南 -
刚果(金)音乐会发生踩踏事件,致11人死亡
2022-10-31 13:44 -
超7成遇难者30岁以下,18平米一度挤满300多人
2022-10-31 11:53 三八线之南 -
以色列不给武器,乌克兰找美国施压
2022-10-31 11:07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