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最后更新: 2022-11-02 10:17:43【文/观察者网 杨蓉】俄乌冲突久拖不决,欧洲国家深陷能源危机泥潭,美国能源巨头却借机攫取暴利。面对美国等所谓“友好国家”的“背刺”,迫切希望压价的德国似乎正希望通过绑定日韩获取更多筹码。
据“政客”新闻网欧洲版7日报道,三名官员与外交官透露,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刚结束的非正式峰会上向欧盟领导人提出,可与日本、韩国等亚洲“能源饥渴国家”组成买方联盟,说服大型能源出口国降低天然气价格。
根据该计划,德国将利用其今年的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身份,推进组建这一“全球联盟”。建成之后,欧盟与日韩等国家可联合接触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天然气出口大国,并说服其让利。
报道指出,日本和韩国是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国,此举将避免买家之间的相互竞价。一位官员将该联盟形容为“G7+”,因为该联盟涉及像挪威这样不属于G7的国家。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报道截图
报道称,当地时间周四(6日)抵达布拉格参加首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时,朔尔茨也向媒体暗示了这一计划。他明确提到,日韩是潜在合作伙伴。
朔尔茨强调,各国应共同讨论如何降低“已经涨得太高的”天然气价格。“这不仅影响到欧洲,而且还影响到我们在日本和韩国的朋友,以及许多其他购买天然气的国家。供应和需求必须达到平衡,价格必须大幅下降。”
此前与荷兰首相吕特举行共同发布会时,朔尔茨同样谈到了达成全球解决方案的必要性。他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气价)整体下降。这是一个只能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致的共同努力,而且我相信,供应国最终也有兴趣确保其客户满意。”
朔尔茨还称,他认为挪威、美国、加拿大或是阿拉伯国家等供应国“合作意愿相当高”,而这是在实现共同目标中“可以依靠的东西”。
当地时间10月6日,捷克布拉格,德国总理朔尔茨赴布拉格城堡参加欧洲政治共同体会议时与媒体交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前,包括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波兰在内的欧盟国家正在推动实行对进口天然气价格设置价格上限,但德国、荷兰等国对此持反对意见。这些国家认为,这种强制的价格限制只会导致天然气出口被转移到亚洲国家,从而在明年造成欧洲大陆的天然气匮乏。
据报道,欧盟领导人或在本月20至21日于布鲁塞尔举行的正式峰会上继续讨论该问题。一名欧盟外交官表示,柏林希望在未来几周内推进其这项“G7+”计划,作为能源限价方案的有力替补。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早些时候,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曾指责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德国收取过高的天然气费用。
“一些国家,甚至是友好国家,在某些情况下收取了天价,这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哈贝克告诉德国《新奥斯纳布吕克报》,“当油价飙升时,美国求助于我们,作为回应,欧洲的国家石油储备被开采。这种团结对降低天然气价格有好处。”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等将此解读为德国对于美国的批评,认为哈贝克暗示美国等在俄乌冲突中获利,并呼吁美国在其欧洲盟友能源紧张时给予更多声援。
无独有偶,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6日也在一场大会上喊话美国和挪威,埋怨两国的天然气卖得太贵,伤朋友感情。他说:“你们为我们提供能源,这很棒,但我们不能付给你们四倍的价格。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
CNBC:德国部长批评美国“天价”天然气
事实上,在能源问题不断制约世界多国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时,美国能源巨头却借着俄乌冲突在能源市场上攫取暴利、大发战争财。
当地时间7月29日,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称,该公司今年二季度净收入为179亿美元,创下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单季利润,远超去年同期的46.9亿美元。差不多同一时间,诸如雪佛龙等能源巨头公布的数据显示,它们在第二季度中都获得了惊人的收益。
早在当地时间3月5日,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初,《金融时报》就报道称,美国先锋自然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谢菲尔德加入了一个政治团体,以推动美国政府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5月3日,彭博社称,美国对欧洲的单月石油出口量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新高。在天然气方面,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今年6月,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美国能源商在向欧洲运输液化气过程中,每艘大型运输船都能赚取上亿美元的暴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助理宇指出:“某种程度上(美国)可以叫趁火打劫,现在美国超过70%的液化气出口是出口到欧洲,也正是因为对欧洲出口液化气大幅上升,使得上半年美国如愿以偿成了世界第一大液化气出口国。它(美国)的目的就是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天然气的最主要供应者,从而从欧洲赚取更多利益。”
不过,从天然气限价到对能源生产商征收附加税,欧盟为缓解能源危机所祭出的种种措施是否真能行之有效,还有待商讨。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9月29日刊登的分析指出,事实上,欧洲的能源危机已经酝酿了20年。为了实现从化石燃料和核能向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转型,欧洲决策者迫使能源供应链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持续增长,欧洲也并没有未雨绸缪。
文章称,许多欧盟成员国削减了国内的化石燃料产能。拥有大量天然气资源的德国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法开采资源,法国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直接导致在过去十年里,欧洲本土天然气产量减少了一半,如今进口天然气占欧洲消费量的83%。同时,在活动人士和绿党的压力下,尽管核能拥有无懈可击的安全记录,但德国和其他几个国家仍选择逐步淘汰无碳排放的核能。
文章作者、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布伦达·谢弗(Brenda Shaffer)认为,欧盟的根本问题在于欧洲仍未正视其能源危机的根源,而是选择将当前困境归咎于外部原因。在制定欧洲能源政策时,意识形态压倒了基本算计。欧洲逐步淘汰核能和煤炭并限制使用天然气,但补充的可再生能源又少于减少的能源,其结果是欧洲迎来了能源短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也向央视新闻指出,对于欧洲企业而言,从市场原则出发,在美国可以获得更稳定、更廉价的能源。但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税收等利益其实在向美国流失。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欧洲毫无疑问已经成了俄乌冲突中受美国裹挟的最大牺牲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能源危机- 责任编辑: 杨蓉
-
扎哈罗娃问:特拉斯有没有跟布林肯说“搞定了”?
2022-11-02 09:25 俄罗斯之声 -
韩军: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弹道导弹
2022-11-02 09:22 半岛火箭 -
败选44小时后,博索纳罗打破沉默
2022-11-02 09:04 拉美左翼 -
习近平向第31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2022-11-02 09:04 -
波兰驻华大使馆在微博发文,要求德国赔偿超9.5万亿元
2022-11-02 08:42 欧洲乱局 -
德国警告塞尔维亚:欧盟或者俄罗斯,二选一
2022-11-02 08:27 观察者头条 -
泽连斯基:乌克兰40%能源基础设施已遭破坏
2022-11-02 08:08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要求俄罗斯把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真相是…
2022-11-02 07:44 网络谣言 -
中方将在香港特区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
2022-11-02 07:38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感染39525例、死亡457例
2022-11-02 07:08 抗疫进行时 -
王毅同法国外长科隆纳通电话
2022-11-02 06:49 中法关系 -
美国知名说唱组合成员Takeoff遭枪击身亡
2022-11-01 23:30 美国枪击案 -
“因为你,我再也不会感到安全”
2022-11-01 23:22 -
“欧盟这行为,不是一点虚伪、是非常”
2022-11-01 23:19 欧洲乱局 -
中巴是否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外交部回应
2022-11-01 22:12 巴铁 -
真·趁火打劫…
2022-11-01 21:59 -
拉加德:哪怕面临衰退风险,欧洲央行也必须加息
2022-11-01 20:45 欧洲乱局 -
俄防长:所有地区均完成征兵任务,其中8.7万被派往作战地区
2022-11-01 19:54 俄罗斯之声 -
-
国防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将赴印尼进行友好访问
2022-11-01 18:4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8“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36“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9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6“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