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代表:美国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应尽快回应伊方合理诉求
最后更新: 2022-07-01 07:07:42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30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安理会伊核问题公开会上发言表示,美国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回应伊朗合理诉求。
全文如下:
主席先生:
我感谢迪卡洛副秘书长、欧盟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斯科格大使和爱尔兰常驻代表内森大使所作通报,欢迎伊朗和德国代表出席今天的会议。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历时十年达成,是经过安理会决议核可的重要多边外交成果,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支柱,是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成功范例。自去年以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目前谈判已到最后关头,中方欢迎美伊在多哈重启“间接谈判”。希望有关各方增强紧迫感,尽快就剩余未决问题达成共识,为恢复全面协议完整、有效执行扫除障碍。
伊核问题前景事关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事关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为推动伊核问题复谈进程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尽早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愿强调以下几点看法:
一、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维护和执行好伊核全面协议,就是维护多边主义和安理会权威,就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全面协议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对话协商是解决伊核危机的唯一正确途径。有关各方应相向而行,坚持政治外交解决大方向,共同致力于劝和促谈,拿出外交智慧和政治决断,在未决问题上寻求共识。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赞赏欧盟近期开展的斡旋工作,希望欧盟继续发挥协调员独特作用,为推动各方体现更多灵活作出更大努力。
二、秉持正确是非逻辑。美上届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单方面退出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极限施压,这是当前伊核危机的根源所在。美方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理应认识到自身责任,彻底纠正错误,尽快做出政治决断,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回应伊方合理诉求。美方一边口口声声表示愿为重返协议作出努力,一边却在复谈期间对伊和第三方追加升级制裁,这显然不利于谈判取得进展。美方应重信守诺,解除所有相关对伊单边制裁及“长臂管辖”措施,确保伊方可充分获得全面协议的经济红利。
三、排除对谈判进程干扰。各方为恢复履约谈判已付出大量精力和努力,距谈判达成仅剩最后一公里。越是到最后关头,各方越要坚定信心,排除各种干扰,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谈判成果。当前形势下,各方均应保持理性克制,不要采取导致局势轮番升级的非建设性举措。中方反对将国际原子能机构事务政治化,反对有关国家日前强推机构理事会通过涉伊决议,支持机构与伊方通过对话合作解决未决问题。
作为国际社会一员,伊朗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各方对伊导弹和空间计划的性质有不同理解。希望有关各方准确解读安理会决议中对伊射导问题的规定,避免影响执行全面协议大局。
四、摒弃双重标准做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美、英、澳开展核潜艇合作是NPT达成以来,核武器国家首次公然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武器材料。无论三国对核潜艇合作冠以何种名义,都掩盖不了其核扩散行为的本质,消除不了其对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变不了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风险。这种双重标准和破坏NPT目标和宗旨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以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权威性和有效性。
主席先生,
秘书长在报告中建议会员国充分支持并使用“贸易结算支持机制”(INSTEX)、第2231号决议采购渠道等与伊开展贸易往来,帮助伊应对当前疫情挑战,让伊人民享受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中方对此表示赞同,也希望秘书长的呼吁得到有关国家重视和积极响应。同时,我们也希望伊方表达的合理关切能够得到重视和妥善处理。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面协议参与方,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进程。今年以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多次就伊核问题做有关各方工作,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中方将继续秉持公正客观立场,坚定维护全面协议和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设性参与恢复履约谈判,推动全面协议早日重返正轨。同时,中方重视有关地区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为此,王毅国务委员提出了搭建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倡议,支持各方通过对话协商不断积累互信,最终找到实现地区持久和平的方案。
谢谢主席。
- 责任编辑: 杨蓉 
-
近年来规模最大!埃及与俄法等签订81.5万吨小麦采购协议
2022-07-01 06:45 聚焦三农 -
美国再现非法移民伤亡事故,至少4死3重伤
2022-07-01 06:42 美国一梦 -
“法国通胀创下新纪录”
2022-06-30 23:27 -
王岐山出席菲新任总统就职仪式
2022-06-30 23:04 中国外交 -
144换144,普京批准俄乌最大规模换俘
2022-06-30 22:15 乌克兰之殇 -
055型拉萨舰回来了,绕日本列岛一周
2022-06-30 22:11 中国海军 -
“即使12岁的女孩被父亲或叔叔性侵受孕,也不应堕胎”
2022-06-30 21:48 -
他“愿为普京挡子弹”,F1火速划清界限
2022-06-30 21:48 不列颠 -
为何日韩澳新都参加北约峰会,却没印度?
2022-06-30 21:38 -
“望韩方从现实和长远利益出发,在中美间发挥‘润滑剂’作用”
2022-06-30 21:28 中国外交 -
约翰逊称若西方国家不出席G20会让中俄主导峰会,外交部回应
2022-06-30 21:26 G20 -
印度或在克什米尔争议领土举行G20峰会?外交部回应
2022-06-30 21:26 印度惊奇 -
被俘美国人在镜头前:收到了乌克兰酬劳,我一枪都没开...
2022-06-30 20:19 乌克兰之殇 -
土耳其发现首例猴痘病例
2022-06-30 19:49 -
外交部:相信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相关航班会逐步恢复、增加
2022-06-30 18:50 -
日媒:年轻人收入涨不动,少子化或将加快
2022-06-30 18:42 日本 -
首次出席北约峰会,新西兰总理竟称中国“越发咄咄逼人”
2022-06-30 17:43 -
美海军高超导弹最新试射,又失败了
2022-06-30 17:43 凉战 -
上东区女子推婴儿车上街被枪杀,震动纽约
2022-06-30 17:33 -
俄军宣布:出于善意,从蛇岛撤军
2022-06-30 17:10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