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大报头版用顿涅茨克遇难者照片暗示基辅,俄方:厚颜无耻
-
李焕宇力量与荣耀 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各路朋友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被战火破坏的街道、一地的尸体、掩面痛哭的平民......这是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新闻报》(La Stampa)在3月16日的头版上刊登的照片,标题则是“大屠杀”(La carneficina)。尽管《新闻报》在头版里极力将其跟基辅等乌克兰政府控制的城市联系起来,但这张照片,其实来自顿涅茨克。
3月14日,乌克兰军队向顿涅茨克市中心发射了一枚携带集束弹头的“圆点-U”战术弹道导弹,造成20人死亡和28人受伤,《新闻报》用的这张照片正是顿涅茨克平民在导弹袭击后的惨状。
然而,《新闻报》并未在这张被冠以“屠杀”标题的照片里注明场景取自何处,反倒是在照片周边的文字里配上了乌克兰政府军控制下的乌克兰城市的局势,引导读者将照片中的惨状跟乌克兰政府军控制的城市联系起来。
《新闻报》的这种操作被俄罗斯外交部门怒斥。据俄卫星网3月17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写道:“有一些不能被忽视的、特别厚颜无耻的例子。《新闻报》在首页刊登了一张来自顿涅茨克的照片。救援人员、遗体、悲痛中的人群、被破坏的痕迹,所有这些都是乌军使用‘圆点-U’战术导弹系统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发动袭击的后果。报纸头版配文称:‘基辅面临如此攻击’。就好像这是基辅作战行动中的遇难者遗体,而不是在顿涅茨克。”
扎哈罗娃还指出,如果要列出散布虚假信息的报纸名单,这“需要一整天”。
同一天俄罗斯驻意大利大使馆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新闻报》今天发布了关于“俄罗斯轰炸”的文章,但没有提到头版的照片是乌克兰军队对顿涅茨克居民区发动袭击后拍摄的。
对此《新闻报》负责人加尼尼(Massimo Giannini)解释称,他们并没有将大屠杀“归咎”于任何人,使用那张照片是为了探讨“谈论战争的恐怖”,他们已经在昨天报道过发生在顿涅茨克的事情。
然而,有不少意大利网友表示他们并不买账。一位网友指出:“《新闻报》的布局存在误导性,因为照片右下角的文字,同时也是读者视线最容易落下的地方,讨论的是基辅遭到的围攻,而媒体刊物的布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另一位获赞数比加尼尼的回应还多的网友也表示:“在头版放顿涅茨克的照片,标着‘大屠杀’却只字不提顿涅茨克,而是说利沃夫和基辅,就算不是出于恶意,也会误导别人。”
其他网友就没这么客气了,一位网友直接怒斥《新闻报》的头版是个骗局,他们应该向读者道歉。
另一位身处《新闻报》所在的都灵的网友也认为,《新闻报》此举令人羞耻,他对这家媒体多年来的发展状况感到厌恶。还有网友怒斥《新闻报》曾将乌克兰纳粹的照片放在头版,这是在玩火。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意大利电视节台“TG3”和“TG5”的新闻节目中,节目组在涉基辅的报道中穿插了那张“顿涅茨克照片”。不过,两家电视台在之后都删除了相关的片段。
俄罗斯国防部将乌军此次行动为指责为战争罪行,强调使用集束弹头表明此次乌军打击的目标在于尽可能多地杀伤顿涅茨克平民,特别是其打击没有任何武装部署的城市。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普希林在“俄罗斯24”电视台节目中表示,这枚“圆点-U”导弹虽然已经被拦截,但其残余部分依然对正在公交站上的平民,以及在银行排队的退休人员带来了如此之大的伤害。普希林强调,如果没有受到任何拦截,这枚导弹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李焕宇 
-
卢卡申科:上周击落两枚自乌克兰发射至白境内的弹道导弹
2022-03-17 21:01 乌克兰之殇 -
英前情报局长称只有习近平主席能劝普京停战,外交部回应
2022-03-17 20:52 -
王毅:追求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作法没有前途,也贻害无穷
2022-03-17 20:37 -
自然资源部:此次日本地震引发最大海啸波为35厘米
2022-03-17 20:32 日本 -
外媒:印度正研究与俄罗斯签署卢比卢布的兑换机制
2022-03-17 20:22 -
会晤罕见临时取消,他们因两个问题吵起来了
2022-03-17 20:10 三八线之南 -
德媒称“俄外长试图飞往北京但中途返航”,中俄回应
2022-03-17 19:42 -
“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发展中,阿拉伯国家应借鉴中国经验”
2022-03-17 19:19 -
气氛“极度敌对”,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离场抗议涉疆谎言
2022-03-17 18:38 -
“发推特暴露行踪,这一举动很幼稚,我不明白”
2022-03-17 17:40 乌克兰之殇 -
戴琪承认对俄制裁也令美国受损,同时呼吁韩国多买美国货
2022-03-17 17:23 美国经济 -
日本更正地震遇难人数:4人更正为1人
2022-03-17 17:19 地震 -
美媒剖析“战时总统”的演技天赋:煽动情绪操纵观众关心局势
2022-03-17 17:05 乌克兰之殇 -
乌媒出现大乌龙 泽连斯基怒了
2022-03-17 16:57 -
克里斯·科莫:CNN不当解约,要赔我1.25亿美元
2022-03-17 16:50 美国一梦 -
外交部:《天鹅湖》又何罪之有呢?
2022-03-17 16:30 乌克兰之殇 -
哈萨克斯坦全面改革:将修宪30多条,建“强大议会”
2022-03-17 16:08 -
约翰逊“中东求油”遗憾收场:未获实质性增产承诺
2022-03-17 15:53 乌克兰之殇 -
乌内政部长:截至17日,乌全境各州均发生过交火
2022-03-17 15:47 乌克兰之殇 -
韩防疫部门解释日增62万确诊:将抗原检测阳性纳入统计
2022-03-17 15:1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6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