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法大使:有人说中国变傲慢,那是习惯了曾经“打不还手”的中国
聊完中国,我们再来聊聊世界。
不知道同学们如何看待当今世界。但从法国媒体对国际形势的报道看,“混乱”“疫情”“战争”“挑战”是最常出现的高频词,反映了大家对当今世界的普遍困惑和担忧。我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世界形势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身处百年变局,有天灾也有人祸,确实再次面临混乱失序和分裂对抗的风险。但同时,消极力量也受到积极力量制约,机遇始终和挑战共存。比如我们虽身处世纪疫情,但很快研制出了疫苗,通过携手合作看到了战胜疫情的曙光;比如有人热衷筑墙、鼓吹封闭脱钩,但更多人主张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比如个别大国崇尚霸权霸凌、制造阵营对抗,但更多国家反对“新冷战”、期待和平。人类社会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封闭还是开放,战争还是和平,该如何选择?
中国人是乐观的行动派,始终相信百年变局变中生乱,但也乱中蕴机,不管是“文明的冲突”还是“修昔底德陷阱”都不是宿命,只要国际社会在多边主义的旗帜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跨过当前的挑战,共同迈向更光明的未来。我觉得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精神”至关重要,愿同大家分享。
一是同舟共济的“抗疫精神”。突如其来的新冠疫请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面对全球性挑战,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年初世界经济论坛上所指出的那样,“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去年7月,国际奥委会通过投票表决,一致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0多年来首次修改,充分说明了“团结”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大国应该有大的样子。作为大国,中国为促进全球团结作出了表率。仅以新冠疫苗合作为例,中国是最早开始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的国家,也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从总量看,截至目前我们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1亿剂疫苗。全球使用的疫苗每两剂就有一剂是“中国制造”。从国别看,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主要使用中国疫苗应对疫情,在全球疫苗接种总量前10位和人均接种量前10位的国家中,有一半都将中国疫苗作为主力。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疫苗最大的受益者。很多发展中国家收到的第一批疫苗来自中国,迄今获得的大多数疫苗也来自中国。“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分发的10亿剂疫苗中,中国疫苗交付量占近1/5。目前,一个“中国疫苗、多国制造、服务全球”的生产网络已在世界范围内初步形成,与中国合作的疫苗生产项目在12个国家正式投产或进入试生产阶段,8个国家与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还有多个国家正与中国企业进行接触洽谈。这些国家几乎也都是发展中国家。从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到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再到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破解“分配赤字”、弥合“免疫鸿沟”贡献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力量。
刚刚我提到人类社会“同舟共济”,既然是同舟共济,就应该往一个方向划桨,而不是相互掣肘、相互攻击。但各国间的分歧、差异甚至竞争是确实客观存在并且难以避免的,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呢?由此我要讲到第二个精神,和平竞赛的“奥运精神”。相信大家都关注了不久前刚刚落幕的北京冬奥会。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为身处疫情寒冬和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温暖的力量。其实体育竞赛的本质也是竞争,但为什么奥运赛场上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也能和平竞赛、相互鼓励?我认为我们从中至少能得到三点启示:第一,求同存异、尊重差异。应当允许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同场竞技,各展风姿。第二,竞争的目的不应是简单的打败对方,而应是以对手为激励,超越自我、共同进步。第三,竞争必须遵守规则。就国际关系而言,联合国的权威必须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必须坚守。不管哪个国家,哪怕是超级大国,也不能以本国意志取代国际规则,更不能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
关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有一些误解和谎言。
其中最著名的谬论是“中国威胁论”,当下最流行的就是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事实上,中国从未想过称霸,甚至也不在乎经济总量能否超过美国。如何让14亿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国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知道,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GDP是法国的四分之一、美国的六分之一,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中国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15.4%,这才是我们高度重视并要努力去改变的。美国过去20年在阿富汗花了2.3万亿美元打仗,而在中国,十年来我们花了2500亿美元开展脱贫攻坚,使近1亿人脱贫。比起同美国争霸,我们更愿意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上。但美国要把中国列为假想敌,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打压,我们也不得不反击。全球各国都是平等的,中国也有发展的权利,中国人民也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我们也希望美欧等先发展起来的国家能够更加包容地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步。
近期乌克兰局势骤变,这实际上是欧美俄之间的事,中国却意外“躺枪”。美国务院发言人近日说中俄关系发展方向令人担忧,暗示俄罗斯有中国背后支持才敢行动。这纯属无稽之谈。美国在建国不到250年的时间里只有20年没有对外发动军事行动,而新中国建国以来从未主动对外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我们同美国对和平的理解显然是不同的。中国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我们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各国的合理关切应该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我们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努力,包括诺曼底机制。而美国做了什么?如果不是美国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推高紧张、渲染战争,乌克兰局势会不会走到今天?恐怕要打个问号。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中国的批评,就像一个火上浇油的人,批评一个没有救火成功的人,是不负责任的。至于中俄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和美方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帮结伙搞集团政治、制造对抗分裂有本质不同,中国反对非友即敌的冷战思维,也不会效仿。
最后,我愿同大家聊聊中欧中法关系。
这两年国际形势变化很快,中欧关系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去年,中欧关系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经贸合作逆势增长,全年贸易额达到8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环境气候和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机制正式启动,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高。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等领域存在广泛共识,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同时,中欧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去年3月欧盟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对华实施单边制裁,给双方关系造成冲击。经过长期艰苦谈判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被欧洲议会搁置。同时,欧盟不断强化扩充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导致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营商环境产生担忧,对欧投资信心受挫。
很多同学关心中欧关系未来将走向何方。我想,不管是中欧关系能否走出当前面临困难,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方怎么看待中国。欧盟自2019年3月提出对华关系“三重定位”,这3年来,中欧关系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干扰。中方始终认为,中欧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双方优势互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需求,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合作是正道,对抗没有赢家。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如果能够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将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中法关系是中欧关系中,也是大国关系中最稳定的一组关系之一。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中法携手能够改变世界。回望历史,中法关系曾创下过许多第一: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蓬皮杜总统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元首,法国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的西方国家,还是最早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近年来,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携手推动达成历史性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伊朗核、非洲等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马克龙总统上任后,中法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两国元首实现互访,疫情以来更是保持密切沟通,先后八次通话。上个月,两国元首再次通话,就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明确了下阶段中法务实合作的方向。在元首外交指引下,中法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边合作取得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去年,中法贸易额首次突破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中方自法国进口农产品总额同比增长40%。这在疫情反复、经济复苏迟缓背景下尤显难能可贵。中方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和法国在欧盟内部的领导地位,期待法国能够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引领作用。
今天在座的都是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或者是关心国际问题的青年学生,你们是未来法国外交的中坚力量。希望你们能够发挥青年一代的优势,用包容、客观的态度去发现并向法国介绍真实的中国,用你们这代人的智慧和力量,为中法、中欧交流合作架更多的桥、铺更多的路,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团结的世界。
谢谢!我就讲到这里,下面我愿同大家交流。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美媒采访乌克兰“新纳粹市长”,网友一眼看穿背景
2022-03-05 17:47 乌克兰之殇 -
他被质问:西方每天花7亿美元买俄能源,还想击败普京?
2022-03-05 16:35 乌克兰之殇 -
芬兰总统访美:形势改变,芬兰拟讨论加入北约
2022-03-05 16:10 乌克兰之殇 -
俄修法严惩假消息,“吓走”BBC和CNN
2022-03-05 15:48 乌克兰之殇 -
俄裔学生灵魂发问,结果被澳媒直接赶出去了…
2022-03-05 15:37 乌克兰之殇 -
在乌俄军宣布“停火”,开放通道以便居民撤离
2022-03-05 14:55 乌克兰之殇 -
“除非被枪指着,否则星链不会封禁俄罗斯媒体”
2022-03-05 13:35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已抵华
2022-03-05 13:16 中美关系 -
英国副首相:考虑没收俄“寡头”房产安置乌难民
2022-03-05 11:21 乌克兰之殇 -
韩国山火烧至核电站附近,6000多名居民紧急疏散
2022-03-05 11:06 三八线之南 -
-
普京与德总理通话,为和平开出新条件
2022-03-05 10:29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代表团首枚奖牌!朱大庆女子滑翔(视障组)夺银
2022-03-05 10:29 北京冬残奥会 -
泽连斯基“痛批”北约:软弱!
2022-03-05 10:2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决定封锁“脸书”和“推特”
2022-03-05 08:19 乌克兰之殇 -
张军大使:希望相关当事方谨慎行事,共同确保乌克兰核设施安全
2022-03-05 08:15 核电 -
乌总统泽连斯基:自己仍身处基辅
2022-03-05 07:4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3.5万例、死亡2051例
2022-03-05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我们赞赏乌克兰人的勇气,但美国人不要掺和了”
2022-03-04 22:56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4“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90“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40“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4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涉及中国,韩企与美国“一拍即合”
-
欧洲学者:现在,中国能不能反过来帮帮我们?
-
印度“硬刚”: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