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企、德企施压立政府:再不缓和对华关系,就搬走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现在一定不能在立陶宛发展,我们真的不想放弃中国市场。”对华关系跌入冰点之际,立陶宛被国内外企业抛弃的风险,正在与日剧增。
综合路透社及立陶宛“15分钟”新闻网21日报道,立陶宛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正计划放弃在立国内业务,并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这些企业负责人坦承,他们曾寄望立政府能改善对华关系,但从现在来看希望渺茫。他们敦促立政府尽快恢复对华关系,否则为了长远利益,企业将别无选择,只能关闭位于立陶宛的生产线。
立陶宛“15分钟”新闻网:立陶宛企业正受到对华关系风波影响
全球最大的泥炭基质、生物燃料生产商“Klasmann Deilmann”首席执行官卡明斯卡斯(Kazimieras Kaminskas)透露,在立中关系未获实质性改善的当下,他们正计划将部分位于立陶宛的生产转移到其他欧盟国家。
“我们曾计划在立陶宛开展生产,但现在我们计划改在拉脱维亚。”卡明斯卡斯指出,“中国市场大约占据我们在立陶宛企业15%的销售量,我们真的不想放弃这个市场。”他表示,该公司向全球70个国家出口商品,而中国市场对其尤为重要,很难找到替代者。
卡明斯卡斯说,他曾经希望立陶宛和中国的关系能够重新走上正轨,但他现在意识到“什么都不会改变”。
“我从新闻中了解到了(两国关系)最新消息,最后做出了决定。”卡明斯卡斯说,“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首先要努力减少损失。”
另一家在立陶宛拥有2600名员工的非织造布厂负责人斯坦尼斯瓦斯·格鲁萨斯(Stanislovas Grušas)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他表示,公司正在寻找机会将位于立陶宛的生产线迁往邻国,例如拉脱维亚或波兰。
这名负责人说,在27个欧盟国家中,立陶宛是唯一一个不再拥有全球市场的国家。尽管公司并不缺乏资金,但确实需要一个全球市场。
立陶宛科技集团Brolis创始人克里斯蒂乔纳斯·维兹巴拉斯(Kristijonas Vizbaras)同样透露,考虑到政治风险因素,公司正在计划放弃在立陶宛新建生产线的想法。
“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在其他国家发展我们的生产。”维兹巴拉斯说。
路透社:德国大企业在对华问题上对立陶宛施压
不只是立陶宛媒体发现了企业将“外逃”的危机。路透社在21日的报道中也指出,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对立中关系持续的僵局忧心忡忡。德国—波罗的海商会近日敦促立政府尽快恢复对华关系,否则一些欧洲企业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关闭位于立陶宛的生产线。
根据路透社获取的信函,德国—波罗的海商会直接致信立陶宛外交部及经济部长,呼吁两位部长拿出“建设性方案”解决对华关系困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个月,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会见了商界领袖,听取了他们对当前局势的担忧。知情人士说,商界人士向希莫尼特抱怨,整个行业受到的损失高达数亿欧元,如果对华纠纷继续影响全球生产,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也没能逃过商界的抱怨。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瑙塞达本周与企业高管举行会谈时,他被敦促“立即缓和紧张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月中下旬,有关立陶宛国内乃至欧洲企业遭受立中关系风波影响的消息就不断传出。而中方也对此明确澄清——个别媒体炒作中方将立陶宛从报关系统中清除、暂停立陶宛自华进口贸易许可、施压跨国企业不得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部件等,这些消息均不属实。
不过,立陶宛政府如今面临的困境,也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立陶宛媒体援引国内银行的说法,受到对华关系风波的影响,2022年立陶宛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0.1至0.5个百分点。
德国大陆集团门店,此前有报道称该企业可能将被迫放弃立陶宛产零部件(图自大陆集团)
遗憾的是,自去年11月立陶宛公然批准设立所谓“台湾代表处”、重创立中关系以来,立方始终未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双边关系,甚至多次乞求美欧入局。
直到1月4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就该国允许以“台湾”名义开设代表处认错;两天后,瑙塞达要求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拿出具体的对华“缓和局势”方案。
19日,瑙塞达在总统府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对华关系危机。他在会后表示,立中关系交恶造成商业损失,立陶宛需要实施“降温计划”,立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已经按照要求拿出了方案,并称立中有望近期举行会晤。
但实际上,从兰茨贝尔吉斯20日接受媒体采访透露的信息看,他所提交的“降温计划”可谓十分荒谬。
这位外长一方面声称立陶宛和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举行峰会,另一方面坚称立政府不会让步,暗示中国才是“升级局势”的一方,甚至威胁将与欧盟协调,“极有可能”将中国告上世贸组织。
立陶宛国家广播电台(LRT):立陶宛外长20日称,不会在更名问题上对华让步
种种说辞,堪称“提油救火”。对立陶宛方面而言,无论认错还是顽固到底,要想摆脱当前困境,乃至将立中关系重新拉回正轨,恐怕不只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方同立陶宛沟通的大门始终敞开。立陶宛如果真的有意改善当前局面,应当向中方展示出诚意,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
赵立坚表示,中立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立陶宛当局在涉台问题上执意采取错误行动,损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谁是造成中立关系恶化,一步步导致局势升级的始作俑者,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我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提出严正交涉
2022-01-22 17:44 日本 -
美加州州长:这就像第三世界国家
2022-01-22 17:29 美国一梦 -
我大使:美国晒遏制中国“成绩单”,荒唐可笑
2022-01-22 17:24 美国一梦 -
英澳“2+2”会谈瞄准中俄,澳媒:廉价的反华言论无济于事
2022-01-22 16:18 -
美方制裁3家中企,商务部:将采取必要措施
2022-01-22 16:01 中美关系 -
香港允许航空公司重启波音737 MAX运营
2022-01-22 14:44 波音危机 -
日本这事,电视剧都不敢这么编…
2022-01-22 10:51 -
日本九州地区发生6.4级地震,暂无中国公民受灾报告
2022-01-22 10:37 日本 -
安理会闭门会议,中俄阻止美国对朝鲜制裁
2022-01-22 09:46 中国外交 -
美国暂停4家中国航空公司44趟航班
2022-01-22 09:24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确诊88.6万例死亡4303例,总数突破7000万
2022-01-22 07:29 美国一梦 -
斯洛文尼亚外长确诊
2022-01-22 07:21 -
南非失业率35%,民粹主义政党要求减少雇佣外国人
2022-01-21 23:28 非洲之窗 -
-
美华裔女子购物遭歧视获超8000人声援,涉事商店道歉
2022-01-21 23:09 -
一条招聘广告,给移民英国的香港人整懵了
2022-01-21 22:24 -
他俩见上了,但都“不指望有啥突破”
2022-01-21 22:13 乌克兰之殇 -
欧洲议会呼吁对林郑月娥制裁,外交部表态
2022-01-21 22:04 香港 -
“这不是会拍嘛!”
2022-01-21 21:27 -
中企安检设备畅销欧洲,美媒着急
2022-01-21 20:47
相关推荐 -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23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67“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0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58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