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能源部长呼吁在气候问题上别一味抨击中国,竟被部分美国人一通臭骂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她又在为哪个队伍效力?”(Which team is she playing for again?)这一问句,来自美国右翼媒体《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
据报道,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当地时间上周四(10月14日)在北达科他州格兰德福克斯,与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约翰·胡芬(John Hoeven)、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古姆(Doug Burgum)以及其他能源领袖举行了一场圆桌会议。
期间,格兰霍姆指出,美国“没有多少道德权威”来批评中国的能源政策,自身也应该采取行动。可随后,当其言论出现在推特上之后,引发了美国国内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他们抨击其这些话是“令人尴尬和错误的”。
《纽约邮报》报道截图
据《纽约邮报》报道,格兰霍姆当时的发言原话是这样的:“你们知道,我们面临着一个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中国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大因素,而我们也是。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不动用我们需要动用的科技,我们就没有多少‘道德权威’(moral authority)来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
格兰霍姆对于气候变化的这一发言,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导致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而是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数十年间的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燃烧化石能源,他们应承担主责。
格兰霍姆当天出席能源会议现场图 图自格兰霍姆推特
不过,从她的发言来看,这位拜登政府的能源部长至少认识到美国应当承担极大责任,不应对别国指手画脚,目的是在劝告一些人不要对中国“低级黑”。然而,这一发言依旧引来了一些美国人的批评,甚至是谩骂,主要集中在共和党阵营。
共和党籍参议员凯文·克莱默(Kevin Cramer)发推声称,格兰霍姆的这一言论是“尴尬和错误的”。他还在当天接连发布的推文中,转发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的报道。该报道使出惯用伎俩混淆概念,宣称中国占全球排放量27%,美国只有11%,中国排放量不断上升,而美国排放量正不断下降,绝口不提人均排放量的概念。
图自推特 下同
共和党籍参议员比尔·哈格蒂(Bill Hagerty)也在推特上呼应克莱默的论调,声称美国绝对有“道德权威”来谴责中国的“掠夺行为”,同时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宣称美国有责任站在有利位置对抗中国。
另一位共和党籍“反华政客”泰德·克鲁兹(Ted Cruz),同样在推特上攻击格兰霍姆,声称其言论说明“拜登政府在向中国磕头,而且还磕出了新高度”。
据报道,除这些人以外,包括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尼基·黑莉(Nikki Haley)、共和党籍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丽·米勒(Mary Miller)也向格兰霍姆“开炮”,甚至还将“炮火”轰向了整个民主党阵营。
美国共和党众议院气候危机特别委员会则在官方推特账号上回应格兰霍姆,宣称“美国的排放量一直在减少,而增多的是中国”;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官方推特账号也跳了出来,攻击格兰霍姆和拜登政府“不敢让中国承担责任”。
除此之外,网络上一些美国的所谓“爱国者”,则要求其赶紧辞职下台。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人替格兰霍姆的言论作了辩护,称其原话的重点是“如果”,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想要抨击中国,就必须自己先行动起来。
不过,这种观点很快就在美国这帮“爱国网络喷子”的谩骂声以及“叛徒”等声浪中被淹没。
10月11日,新加坡知名学者马凯硕教授发表题为《气候正义:真实的故事》的文章,肯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贡献,批驳一些政客将应对气变责任压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错误观点。他认为,与美国在气变问题上屡次毁约退群相比,中国一直在加强承诺,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0月1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评价称,马凯硕教授说得好,他之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坚持实事求是。例如他指出,美国才是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他指出,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累积排放的结果。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一直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美国人均历史累计排放是中国的8倍。历史上,美国曾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退出《巴黎协定》,严重损害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效果。
赵立坚强调,中国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巴黎协定》落实的行动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用最短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军定制了一批“非致命性武器”…
2021-10-19 19:28 -
伊朗博主:为什么国际上展示的中国电影总是悲观或脱离时代的?
2021-10-19 19:11 中国电影 -
澳报告:若中日韩碳中和,澳将痛失300亿美元能源市场
2021-10-19 18:42 -
四大创始国强硬施压,不许缅甸军方领导人参加东盟峰会
2021-10-19 17:22 缅甸局势 -
洪水中,印度夫妇乘大锅“漂洋过海”去结婚
2021-10-19 17:02 印度惊奇 -
埃尔多安:安理会无权决定人类命运
2021-10-19 17:02 -
“莫迪的脸为啥印在我疫苗证明上?”
2021-10-19 16:45 印度惊奇 -
美前国务卿鲍威尔逝世,外交部:深切哀悼
2021-10-19 16: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帝的法庭会等着他的”
2021-10-19 14:16 伊拉克战争 -
缅军“最大让步”释放5600多名示威者,专家:估计没她
2021-10-19 14:12 缅甸局势 -
日企制列车存在缺陷,美国首都60%地铁停运
2021-10-19 14:01 美国一梦 -
拜登夫妇带头违规,白宫“神回复”
2021-10-19 10:55 美国一梦 -
-
香港一小学招校长要求“爱护国家”
2021-10-19 09:03 -
委内瑞拉政府中止与反对派对话,抗议美国“绑架”委代表
2021-10-19 08:48 -
美国新增确诊108517例、死亡1780例
2021-10-19 07:27 美国一梦 -
美智库主席:美中关系是历史上最重要、可能也是最危险的双边关系
2021-10-18 22:43 中美关系 -
俄外长:俄罗斯驻北约代表处将暂停运作
2021-10-18 21:1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首位非裔国务卿鲍威尔死于新冠并发症,享年84岁
2021-10-18 20:22 美国一梦 -
不顾美国制裁,伊朗与委内瑞拉执行换油协议
2021-10-18 19:46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