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开发出耐寒全固态电池用电解质,零度以下地区有望用上电动车
(观察者网讯)日前,一日本研究小组宣布,开发出一种有机分子结晶,其容易在低温下发挥作用,并可用作“全固态电池”电解质,使得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度以下的寒冷地区使用电动汽车成为可能。
据日经中文网11月23日报道,该研究小组是由日本静冈大学讲师守谷诚与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组成,开发出了由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A)和丁二腈(SN)组成的名为“分子结晶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通过适当调整锂盐及有机分子组合及反应比,在晶体中规则排列分子,使后者状态形成离子通道,传导率提高。
此次新开发的电解质在常温下传导率跟过去开发的分子结晶电解质的最高值相当,但在摄氏零下20度时,传导率却能达到原来100倍,在寒冷地区也能顺畅工作,因此可以期待成为纯电动汽车用全固态电池的材料。
图源:日媒
与此同时,上述晶体的制造工序也较为简化。首先混合双氟磺酰亚胺锂和丁二腈后加热,然后仅通过冷却到室温,就可以获得单晶。再加热时,又恢复液状,冷却时,再度结晶,可以像液体一样制作电池。而作为电池使用时,又可作为固体使用。不管在制造还是实用方面都成为了易于处理的电解质。
报道还说,全固态电池是被期待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等的新一代蓄电池。其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固态电解质,无需担心起火。而普通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为液态,但接触空气后,存在起火风险。配备此类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后存在安全隐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奕含 
-
又一位“冰桶挑战”发起人去世
2020-11-23 15:43 -
英政府想瞄准“印太”抗衡中国,一盆冷水泼来
2020-11-23 14:27 -
“法国与非洲之间,定是一场爱情故事”
2020-11-23 12:48 法国见闻 -
G20最后一天,他狂喷《巴黎协定》
2020-11-23 11:15 特朗普 -
“西藏流亡政府”头目首次窜访白宫
2020-11-23 09:58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超16万例,累计破1221万
2020-11-23 07: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40多年来,首次有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
2020-11-22 22:35 外媒看中国 -
莫迪想要“自力更生”,结果对华进口激增
2020-11-22 21:20 龙象之间 -
成千上万美国大学生未检测就返乡,专家:定时炸弹
2020-11-22 16: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法国,又是为“自由”
2020-11-22 15:55 法国见闻 -
总行程超4000公里,630名在提格雷州中国公民平安撤出
2020-11-22 15:14 非洲之窗 -
-
-
危地马拉国会前,架起断头台
2020-11-22 12:43 -
“5月以来,中方部长没接过电话”
2020-11-22 11:47 观察者头条 -
G20会议开着开着,他溜去打球了
2020-11-22 09:34 特朗普 -
美国新增超18万例,累计超1204万
2020-11-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荷兰记者“入侵”欧盟机密会议,中国被强行“出镜”
2020-11-21 22:56 -
这你能猜到?纽约州长喜提艾美奖
2020-11-21 20:36 -
中国同胞从这个国家北部安全撤离了
2020-11-21 19:45 非洲之窗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