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聚焦中国探月新任务:40多年来,首次有国家要从月球采样返回
最后更新: 2020-11-22 22:38:30【文/观察者网 齐倩】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定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计划首次实现我国从月球的采样(如月壤或月岩等宝贵样品)返回。
随即,这一消息引起不少外媒的注意。路透社在22日的报道中称,如若此次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取回月球岩石的国家;也是继美国和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实现上述目标的国家。
美国著名杂志《外交学人》日前刊文指出,“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以及其他一系列太空任务赋予了中国特殊的战略意义,未来一段时间,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中国以“一带一路”为主导的太空计划中来。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图自新华网
“嫦娥五号”已准备就绪
21日上午,“嫦娥五号”月球探测任务组织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北京飞控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望号测量船队以及任务各测控场站实施联调联控,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国家航天局介绍称,“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计划首次实现从月球的采样,如月壤或月岩等宝贵样品带回地球,届时将有望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的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据《科技日报》19日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肖龙说,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样本,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月壤即月球的土壤,虽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对地球人来说却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
全国空间探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则告诉记者,此次月球采样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月球轨道无人对接方案转移月壤,计划带回2千克月球样品。
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图自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
40多年来,首次有国家再赴月球采样返回
路透社在22日的报道中称,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有国家尝试从月球采样返回。如若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实现该目标的国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了载人登月的目标。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共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成功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用载人飞船从月球采样返回。美国的月球采样采集量大、选择性强,而且采集范围广,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总计约381.7千克。
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采用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技术,成为该领域的开路先锋。
1970年9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月球16号”。它在月面软着陆后,用自动钻孔机采集月球样品,然后把样品封装于返回舱内,返回舱最终成功返回。苏联此后多次进行月球采样返回,最后一次于1976年,“月球24号”当时从月球采集了约170克的样本。
对于中国在40多年后重启月球采样返回计划,路透社认为,这对于月球研究意义重大,可能有助于回答诸如月球内部火山活动持续多久,以及月球磁场何时消失等问题。
“尽管阿波罗采集的月球样本区对我们研究至关重要,但该区域远不到月球表面的一半。”美国布朗大学行星科学家詹姆斯·海德(James Head)说,目前的轨道遥感数据显示,与“阿波罗月球样本”相比,月球岩石类型、矿物学和年龄的多样性更大。
海德补充称:“在此之前,月球科学家一直在倡导到这些不同的关键地区重启机器人采样返回,以解决早期探索遗留下来的一些列基本问题。”
路透社报道截图
“越来越多国家将加入中国太空计划”
另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19日报道,中国此次月球采样返回计划,受到行星学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行星地质学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分析小组科学主席布雷特·德内维(Brett Denevi)表示,中国此举可以产生重大科学影响。
她说:“了解这些样本的年龄,以及由此在太阳系范围内产生的所有影响,将是行星科学的一大飞跃。”
《外交学人》报道截图
《外交学人》报道则评价称,“嫦娥五号”探月及其他一系列太空任务,赋予了了中国特殊的战略意义。
报道指出,这些任务不仅事关对于月球和太空的科学探索,同时增加了中国太空计划的吸引力,即此举可以向外界证明,中国政府有能力承担长期太空任务。相较之下,美国的太空任务目标经常会随着公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总统的更迭也会产生根深蒂固的不确定性。
《外交学人》预测称,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中国以“一带一路”为主导的太空计划中来。“在一个太空迅速成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中,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将在这一战略持久战中获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莫迪想要“自力更生”,结果对华进口激增
2020-11-22 21:20 龙象之间 -
成千上万美国大学生未检测就返乡,专家:定时炸弹
2020-11-22 16: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法国,又是为“自由”
2020-11-22 15:55 法国见闻 -
总行程超4000公里,630名在提格雷州中国公民平安撤出
2020-11-22 15:14 非洲之窗 -
-
-
危地马拉国会前,架起断头台
2020-11-22 12:43 -
“5月以来,中方部长没接过电话”
2020-11-22 11:47 观察者头条 -
G20会议开着开着,他溜去打球了
2020-11-22 09:34 特朗普 -
美国新增超18万例,累计超1204万
2020-11-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荷兰记者“入侵”欧盟机密会议,中国被强行“出镜”
2020-11-21 22:56 -
这你能猜到?纽约州长喜提艾美奖
2020-11-21 20:36 -
中国同胞从这个国家北部安全撤离了
2020-11-21 19:45 非洲之窗 -
美国抓了墨西哥前防长又放,还有内情...
2020-11-21 18:58 -
美国州长从韩裔老婆“娘家”弄来试剂盒后,尴尬了
2020-11-21 18:20 -
中方积极考虑加入CPTPP,日本如何接招?
2020-11-21 18:08 观察者头条 -
想搞“选举人政变”?结果当头一盆冷水…
2020-11-21 16:57 美国大选2020 -
“中国不完美,但又有哪国完美呢?”
2020-11-21 16:09 -
不管特朗普答不答应,这号要换人了
2020-11-21 13:38 美国大选2020 -
罕见参加APEC峰会,特朗普又搞特殊
2020-11-21 12:44 APEC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