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3月20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百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在此基础上,联合团队和南非斯坦陵布什(Stellenbosch)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该工作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是迄今唯一可实现“信息论可证”安全的通信方式,将大幅提升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传输水平。目前,基于光纤链路的城域城际量子通信已发展成熟并初步得以应用。为实现远距离乃至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需要克服光纤存在的固有损耗以及难以覆盖全球的问题。利用卫星平台进行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限制,实现全球范围的量子保密通信。
中国科大与多家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在星地量子通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中国科大牵头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并与地面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成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充分验证了基于卫星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由于“墨子号”量子卫星无法直接覆盖全球且成本较高,发射多颗低成本量子微纳卫星并实现组网运行,已成为构建高效率、实用化、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迫切需求。
朝向这一目标,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低成本小型化诱骗态量子光源技术、复合激光通信的实时密钥提取技术、基于卫星姿控的高精度跟瞄等关键技术,完成星载量子密钥分发载荷、量子微纳卫星平台研制,载荷重量约23kg,相比“墨子号”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密钥生成时效性由数天时间完成提高到单轨实时成码。在系列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团队研制的国际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于2022年7月27日成功发射入轨。研究团队进一步发展了小型化地面站系统,相对第一代重约13吨的地面站,重量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达到低于100kg的水平,能够快速部署,可适应城市、山区、高原等各类环境,原理上已可支撑移动量子通信。
在本研究工作中,量子微纳卫星与济南、合肥、南山、武汉、北京、上海、南非斯坦陵布什等地面光学站建立光链路,实现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星载量子诱骗态光源平均每秒发送2.5亿个信号光子,结合上下行光通信实现密钥的实时提取,一次过轨对接实验可生成250kbits-1Mbits的安全密钥,平均成码率可达3kbps。以卫星作为可信中继,研究团队进一步实现了地面相距12900km北京站和南非斯坦陵布什站之间的密钥共享和数据中继。
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示意图
中国-南非“一次一密”加密传输的图片(上图:长城照片;下图: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实验现场)
该研究工作为未来发射多颗微纳卫星构建“量子星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为大规模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为量子互联网的全球部署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自然》杂志审稿人称赞该成果是“技术上令人钦佩的成就(a technically impressive achievement)”,代表了“基于可信节点量子星座提供广域卫星量子密钥分发服务的长足进步(represents considerable progress towards trusted-node constellations for wide-spread satellite QKD services)”,并“展示了卫星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代表了实现量子和经典通信卫星星座的里程碑(shows the maturity of the satellite QKD technology and it represents a mileston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satellite-constellation for quantum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自然》杂志还以“向长距离安全量子通信的现实飞跃(A practical leap towards secure quantum communication over long distances)”为题配发研究简报(Research Briefing)进行报道,《自然》播客(Nature Podcast)、著名科学杂志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等也对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安徽省、山东省、上海市等的支持。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官方公示:王兴兴,拟获表彰
2025-03-19 14:06 -
大逆转!国产MCU进入“反向传教”时代
2025-03-19 13:40 心智观察所 -
三大运营商的难言之隐
2025-03-18 15:15 心智观察所 -
高调展示的“美国雄心”,竟是中国制造
2025-03-18 09:56 心智观察所 -
中国科学家提出全新太空太阳能电站设计,有望根本解决全球能源问题
2025-03-17 10:20 心智观察所 -
这场标准之战,中国准备好了吗?
2025-03-17 08:15 心智观察所 -
5%恐惧症:美国对华半导体301调查真正的“故事背景”
2025-03-16 08:40 心智观察所 -
这一技术仅五个国家掌握!我国刷新纪录
2025-03-14 09:34 科技前沿 -
我国在三维世界造出二维金属材料
2025-03-13 10:16 科技前沿 -
-
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验收
2025-03-10 18:55 能源战略 -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再加速,云山动力一期量产示范线正式量产
2025-03-10 14:29 -
《纽约时报》急问为什么小米可以造电动车,苹果却不能?
2025-03-10 08:06 心智观察所 -
全球首个!我国团队成功绘制
2025-03-08 21:44 -
特斯拉FSD入华,深度回顾中美智驾竞争的关键变量
2025-03-08 09:30 心智观察所 -
“下一个颠覆者,也可能来自中国”
2025-03-07 21:41 人工智能 -
被90后女生王虹证明的挂谷猜想究竟是什么?
2025-03-07 08:21 -
教育部部长:DeepSeek和机器人是教育重大机遇
2025-03-05 11:34 2025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025-03-05 09:38 2025两会 -
用不用DeepSeek?娄勤俭:我是计算机专业,我对人工智能有偏爱
2025-03-04 15:16 2025两会
相关推荐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37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374“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53“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55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