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云CEO张平安:依托中国创新市场,有机会构建一个全新技术生态
最后更新: 2023-11-09 14:41:0611月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论坛在浙江乌镇召开。作为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题分论坛,活动邀请了多国政府代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嘉宾交流分享,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路径,共绘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新蓝图。
论坛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以“构筑核心技术新生态,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为题演讲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飞速革新,正迎来构建全新核心技术体系的新机遇。华为希望携手产业伙伴、客户,在多元算力领域、AI领域、云原生核心软件领域持续突破,共建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新生态。
从2014年到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迎来十周年。张平安表示,过去十年,云计算在中国风起云涌,AI技术加快从理论走进现实,数字化成为每一家企业的转型共识。如今,以云为底座的创新生态,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正在加快重塑千行万业,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提供全新动能。
从宏观数据看,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总规模已突破50万亿元,占GDP比重41.5%,从2016年至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4.2%,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在核心技术投入与研发创新方面,我国市场仍与发达经济体有较明显差距。
“这也意味着,云服务、SaaS软件等相关产业在中国仍有着广阔空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核心技术创新的黄金十年。”张平安指出,核心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生态,生态决定了数字世界的话语权,中国需要建立创新、可靠、可信、中立的技术新生态。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
张平安表示,面向飞速发展的智能世界,在多元算力领域、AI领域、云原生的核心软件领域,依托中国创新市场,我们有机会构建一个全新的技术生态。这需要产业界紧密携手合作,敢于突破核心技术,敢于构建创新技术生态。这个新的技术体系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放眼全球,能给世界一个更优选择。
首先,算力是智能时代企业发展的关键生产力,构建对等的多元算力势在必行。行业分析指出,到2030年,全球通用算力需求将达到3.3 ZFLOPS,AI算力需求将达到105 ZFLOPS,二者分别是2020年的10倍和500倍。当前以CPU为中心的计算架构,必然加快走向支持多元算力的对等架构,打破输入输出瓶颈,拓宽计算带宽、降低时延、提升性能,适应海量的多样性算力需求。
目前,华为正加快软、硬、边、端、云等全面融合,鲲鹏、昇腾生态已汇聚超过440万开发者,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解决方案认证超过17000个,并建设72个产教融合的人才基地,持续携手业界伙伴,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
其次,AI创新风起云涌,大模型“百花齐放”,AI正加快重塑千行万业。张平安表示,中国拥有千行万业的业务场景,也拥有全球最大的软件创新人群,在AI领域也有机会实现全球领先。华为从2019年开始投入AI大模型研发,坚持“AI for Industries”,华为盘古大模型要帮助行业解最难的题,做最难的事情,思考用大模型解决各行业研、产、供、销、服等环节面临的复杂难题,加快AI重塑千行万业。
在数字资产方面,华为联合超过30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高质量数据联盟,用AI帮助挖掘数据资产应用价值;在开发者方面,华为云提供盘古大模型研发工程套件,打造开放模型社区、大模型云学堂,帮助开发者更快实现大模型的开发落地;过去要完成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端到端开发准备就需要5个月,现在通过昇腾AI云服务、大模型开发套件等,开发准备工作可以缩减到1个月。在生态合作方面,昇腾AI云服务已经可以接入20多个第三方优质的开源大模型,同时华为云携手数百家伙伴、客户企业,打造了超过20个行业大模型、超过400个模型应用场景。
再者,云原生的核心软件和开发工具链,将成为数字时代产业创新的加速器。今年,华为陆续发布了软件代码仓、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等23款软件开发工具,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软件开发生产线CodeArts;联合数十家工具软件企业,联合打造硬件开发生产线CraftArts,帮助业界持续提升研发工具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每月有20多万软、硬件开发人员正在云上使用这些开发工具。
同时,华为云分布式云数据库GaussDB,全面替代了华为内部使用了27年之久的Oracle数据库,并具备比Oracle更好的高可用、高性能、高弹性等技术优势。目前,GaussDB已经在银行、保险、证券、能源等关键基础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上,华为云GaussDB数据库更是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一众申报成果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奖。
数字生态的创新繁荣,离不开产业伙伴们的共同力量。目前,华为云全球开发者数量已超过500万人,合作伙伴42000多家,云商店SaaS应用已达10000多个,与全国110多所高校合作培养数万名专业人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核心技术生态行稳致远。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仍然需要跨越一道道技术鸿沟,需要更加多元活力的创新生态,需要全行业携手攻坚克难。”张平安表示,华为愿与广大的客户、技术伙伴一起,笃行致远,同赴山海,携手共建智能时代的创新技术新生态。
- 责任编辑: 吕栋 
-
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今日下水
2023-11-09 13:52 能源战略 -
我国科学家实现高效水—气跨介质声波通信
2023-11-09 13:50 科技前沿 -
对出院患者追踪两年,国内首次发现23个长新冠标志物
2023-11-09 11:31 -
瑞萨再次参展进博会,公开下一代车用SoC和MCU产品路线图
2023-11-09 08:00 进博会最新动态 -
OpenAI出大招:“乔布斯推出iPhone后,硅谷从未如此兴奋”
2023-11-08 21:58 人工智能 -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被撤回:论文中的材料来源和实验测量不准确
2023-11-08 16:37 科技前沿 -
突破关键技术!我国首台,研制成功
2023-11-08 11:01 科技前沿 -
英特尔再次参展进博会:加速开发本地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11-08 08:41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5826米!我国自研海底地震仪创作业水深新纪录
2023-11-07 16:49 -
国之重器“扩容升级”!中国首个缪子源将在东莞启建
2023-11-07 15:48 科技前沿 -
“只看科研KPI,爱因斯坦远不算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学家”
2023-11-07 14:14 -
vivo携手蔡司亮相进博会,联合开启“大光学战略”
2023-11-07 07:30 进博会最新动态 -
杰青项目迎重大改革:分级评价,择优滚动支持
2023-11-06 14:22 -
长七A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
2023-11-04 07:44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
2023-11-03 14:47 科技前沿 -
中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取得重大突破
2023-11-03 14:02 航空航天 -
国际首套!百千瓦级自由活塞热声斯特林发电样机研制成功
2023-11-03 10:21 能源战略 -
空中出租车来了!全国产化2吨级电动飞机试飞成功
2023-11-03 09:44 中国精造 -
我国团队破解钙钛矿电池寿命基因难题
2023-11-02 14:25 -
煤海蛟龙:煤矿无人化,靠它
2023-11-02 12:39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