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研人员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众号21日消息,亚洲稻又称水稻(Oryza sativa L.),包括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两个亚种,不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模式生物。尽管迄今针对水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水稻起源/驯化的历史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存在各种推论和观点。
目前存在两种主流假说:一次起源(single-origin)和多次起源(multiple-origin)假说,前者推测水稻单次起源于中国的普通野生种(O. rufipogon),而后者认为水稻不同亚种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地理区域,粳稻起源于中国的普通野生稻,而籼稻则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的尼瓦拉野生稻(O. nivara)。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葛颂研究组基于1578份水稻和野生稻样本的重测序数据,采用一种新的分析策略探讨了水稻的起源/驯化历史,即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通过分析驯化基因的起源来推断水稻的野生祖先和起源地点。
该研究首先厘清了水稻和野生稻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历史,明确水稻包括6个品种群(indica, aus, rayada, aromatic, temperate japonica和tropical japonica)以及两种野生稻存在4个遗传组分(Ruf1, Ruf2, Niv1和Niv2)。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扫描,鉴定到993个在indica和japonica中同时受到选择的基因(驯化基因),进而发现其中80%与来自中国的普通野生稻,而其余20%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尼瓦拉野生稻,这些驯化基因在水稻驯化过程中发生了持续的亚种间基因渐渗,因而共享在整个水稻的基因库中。
进一步对36个知名驯化基因进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中国南部和印度北部为水稻的二个主要驯化中心,东南亚以及印度南部也可能是水稻的次级驯化地区。上述结果充分证明水稻为多次起源/驯化的产物。
水稻起源推测图。野生祖先种(O. rufipogonand O. nivara) 地理分布用不同颜色标识。绿色菱形代表起源于中国的驯化基因,棕色三角代表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的驯化基因。
该研究重测序了422份广布于野生稻分布区的代表性样本,为水稻遗传改良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鉴定出一批水稻和野生稻种质资源库中鉴定错误和遗传混杂的样品。该研究还发现,某些选择性清除区段内包含了不同起源的驯化基因,说明基于合并选择性清除区段重建系统发生的方法在探讨作物驯化历史时可能出现误判。
上述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在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发表。植物所博士后景春艳、副研究员张富民以及博士研究生王秀花和王美霞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葛颂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加州大学欧文分校Brandon S. Gaut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郑晓明博士和刘荣博士。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
- 原标题:植物所科研人员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
- 责任编辑: 连政 
-
印度“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与“月船2号”轨道器建立通信连接
2023-08-21 22:05 航空航天 -
大藤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2023-08-21 20:05 超级工程 -
印度公布登月着陆时间及具体步骤
2023-08-20 21:23 航空航天 -
俄“月球-25 ”号探测器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已失联
2023-08-20 17:09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正在研制
2023-08-19 15:16 -
国际首套!中国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顺利下线
2023-08-17 15:37 能源战略 -
英特尔显卡成亚运会官方指定图形处理器
2023-08-17 15:28 亚运经济 -
我国二氧化碳精准合成己糖技术取得新进展
2023-08-16 22:37 科技前沿 -
我科学家成功打印出“金属力学超材料”
2023-08-16 07:51 科技前沿 -
天津大学成功研发5.5G/6G“技术心脏”
2023-08-16 06:54 5G -
吴艳华总师率团出席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发射活动
2023-08-15 16:04 航空航天 -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营收万亿,云业务成增长亮点
2023-08-14 00:28 观网财经-科创 -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可能还会走上核武竞争的老路
2023-08-13 08:33 这就是中国 -
如果一家公司或者一个人,利用人工智能把整个世界毁灭……
2023-08-12 09:45 人工智能 -
碧桂园已筹备债务重整 近期启动相关程序
2023-08-11 08:17 观网财经-房产 -
“为了这组高清图,我们前后花了10年时间”
2023-08-10 08:24 -
LK-99只是电阻很高的劣质材料?北大等团队研究结果公布
2023-08-08 22:05 -
香港大学获822.6毫克嫦娥五号月壤样本
2023-08-08 14:12 香港 -
国产薄煤层采煤机打破世界纪录
2023-08-08 07:45 科技前沿 -
美国复现核聚变点火,并突破净能量增益纪录
2023-08-07 12:04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2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