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大山深处建5G,到底值不值?
最后更新: 2023-06-30 08:39:49【文/观察者网 吕栋】
“如果你有国内外自驾游的经历,就能直观地体会到中国通信基建的强大。不只是在经济繁荣的都市中,在乡间田野、大型风景区、高铁沿线,甚至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只要有人去的地方,基本都实现了通信网络的覆盖。”一位通信行业专家对观察者网说道。
早在2018年,4G网络就已覆盖中国99%的人口。今年是5G商用第四年,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月末,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8.4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
但任何大型基建,都不可避免出现成本收益的讨论。有从业者估算,5G基站需求如果按照4G的两倍,以1000万个来计算,中国5G基站采购总投入将达到1.6万亿元。而从功耗角度看,单台宏基站按照3500W功率来算,1000万个基站,一年的电费大概就要1500亿元。
在此背景下,到环境恶劣的山区建设5G网络,无疑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如果单从成本收益考虑,不会有企业愿意到偏远山区投入。以美国等欧美国家为例,电信企业高度私有化,他们在考虑基站建设时,往往将经济价值放在首位,只有在确保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投资。
而在中国,从最南地级市三沙,到青藏高原雪山下的山村,5G已不再罕见。不少人会问,中国甘愿花费巨资建网,这么做值得吗?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首先,偏远地区有权利享受到和发达地区同等的通信权利;其次,通信网络产生的价值,并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
外界并不熟知的是,深山建站之艰难,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多年来,中国通信人“上山下海”,凭借辛苦付出让偏远山村实现“隔山隔水不隔音”,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手段,正深刻改变着偏远地区人民的命运。或许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这种“一步跨千年”的感受。
广阔天地不再遥远
“远程教育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英语和语文上的提升。”盐源县民族中学的刘小荣说道,刚开始接触网课时,发现老师基本上全英文上课,她的“哑巴英语”很难跟上节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网课老师指导下,她现在全程跟着上课没有任何问题,也不再那么畏惧高考了。
脱贫攻坚之前的盐源县,祖祖辈辈困在大山中,走出村子需要跋山、淌河,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要骑马两到三天,到镇上、县里更是不易。在这样的偏远山区实现教育公平,谈何容易?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等,都难以与城市相比。上网课,成为孩子与家长的寄望之一。
“请用英文聊聊你对ChatGPT的看法,同学们畅所欲言。”在盐源县民族中学电信班的全英文直播课上,来自成都七中的教师用流利的英语发问道。对于从未走出大凉山州的农民来说,他们的孩子可以受益于这样的教育,在课堂上紧跟社会热点,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盐源县正在全县中学开展远程教育,从最开始的录播课程到现在的实时直播,这样的教学模式他们用了六年时间探索。在当地,中国电信联合中兴通讯搭建4G、5G网络,借助云电脑,将成都七中、棠湖中学、成都四中等名校教学资源辐射到远在盐源乡村的课堂,打通教学通道,外面广阔的天地离这些大山中的孩子不再遥远。
接触网课这三年,刘小荣愈发感慨远程教育的优势。“远程课堂的老师会很自然的就把学习和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每次写作文就会感触很深,成都同学们作文的案例引用通常是社会热点,过去的我却在背作文素材。”现在,她开始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喜欢鲁迅、汪曾祺。
不仅是远程课堂,民族中学体育教练还可以借助网络引进国外先进、训练理念,研究奥运会等各大比赛的跑步方法、训练方式等,结合体育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培养。利用数据分析模型、并与国内优秀教练网上联络,体育教练致力于让这里的训练与国内领先水平同步。
- 责任编辑: 吕栋 
-
中国电科实现国产离子注入机28纳米工艺全覆盖
2023-06-29 19:11 观网财经-科创 -
诺奖图灵奖得主等轮番登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周在沪举办
2023-06-29 10:48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反对跨界、挂名、一言堂评议,中科院发布8条诚信提醒
2023-06-28 10:56 -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柔性电池、生成式AI在列
2023-06-27 18:59 -
中国率先在全球将6GHz频段划分用于5G/6G系统
2023-06-27 17:07 -
海拔4526米,全国首座“零海拔天文观测站”交付
2023-06-27 08:16 天文 -
101岁锂离子电池之父、化学诺奖得主古迪纳夫去世
2023-06-27 07:59 -
在孔子故里,李彦宏、张勇、周鸿祎等畅谈AI发展
2023-06-26 16:13 观网财经-科创 -
如何走向共同富裕?京东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2023-06-25 17:47 -
国家发改委与空客签署进一步深化航空工业合作的意向书
2023-06-21 21:46 航空航天 -
“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
2023-06-21 17:40 -
“天宫”电推进发动机首次实现在轨“换气”
2023-06-20 11:49 航空航天 -
5G连通无人区,青海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守护可可西里
2023-06-16 16:57 -
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开展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
2023-06-15 07:30 航空航天 -
饶毅称院士增选中有行贿受贿,中科院人员回应
2023-06-12 13:42 -
陈冬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2023-06-11 21:53 航空航天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通过工艺验收
2023-06-09 08:26 科技前沿 -
迄今最大最全人肺细胞图谱公布
2023-06-09 07:36 科技前沿 -
浙大科学家创造出新物质:兼具陶瓷、橡胶、塑料特性
2023-06-08 17:02 -
四川田湾河水电站“中国心”机组发出“第一度电”
2023-06-08 11:02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